嗬護最美夕陽紅——我國養老服務保障體係建設成就巡禮
發稿時間:2019-08-28 15:01:47 來源:新華網
千百年來,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依一直是關(guan) 係社會(hui) 穩定家庭幸福的大事。讓千千萬(wan) 萬(wan) 老年人生活安心、舒心、順心,始終是中國老齡事業(ye) 的發展目標。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dang) 和政府把老年人福祉記掛在心,一項項惠老政策陸續出台、一處處為(wei) 老服務設施加快建設,帶給老年人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強保障:老有所養(yang) 政策體(ti) 係不斷完善
炎炎夏日,浙江麗(li) 水市怡福家園是一家開業(ye) 不久的敬老院,坐落於(yu) 綠水青山間,院內(nei) 兩(liang) 棵百年香樟播撒下古意和清涼。老人住養(yang) 在這裏,不僅(jin) 可以唱歌繪畫、讀書(shu) 健身,還能認領“家庭農(nong) 場”和“花藝公園”,一派田園景象使老人們(men) 感到愜意而舒適。
幸福不是一蹴而就。新中國成立之初,神州大地百廢待興(xing) ,養(yang) 老事業(ye) 幾乎處於(yu) 零起點。然而,中華民族敬老孝老的傳(chuan) 統美德始終未曾丟(diu) 棄。
為(wei) 了廣大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在國家各項事業(ye) 不斷發展推進的同時,關(guan) 於(yu) 老年社會(hui) 保障、老年福利與(yu) 服務、老年文化教育和體(ti) 育、老年人權益保障等相關(guan) 法律法規和政策相繼頒布,形成了以憲法為(wei) 基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wei) 主體(ti) ,包括有關(guan)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等在內(nei) 的法治框架,指引著我國老齡事業(ye) 在正確軌道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我國人口基礎大,隨著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做好老齡工作的重要性,黨(dang) 中央、國務院加強頂層設計,出台一係列政策和規劃,為(wei) 養(yang) 老服務業(ye) 快速發展開辟道路。
2013年,《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養(yang) 老服務業(ye) 的若幹意見》發布,明確要求通過簡政放權激發社會(hui) 活力,充分發揮社會(hui) 力量的主體(ti) 作用,健全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滿足多樣化養(yang) 老服務需求;
2016年,《關(guan) 於(yu) 全麵放開養(yang) 老服務市場提升養(yang) 老服務質量的若幹意見》發布,提出將通過降低準入門檻、放寬外資準入、精簡行政審批環節、改進政府服務等舉(ju) 措,促進養(yang) 老服務和產(chan) 品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升,徹底打開了養(yang) 老服務市場的大門;
2017年,《“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ye) 發展和養(yang) 老體(ti) 係建設規劃》印發,明確提出到2020年護理型養(yang) 老床位占比不低於(yu) 30%、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0%等多項指標和改革任務……
為(wei) 老服務還充滿溫情。近年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新修訂的法律法規,為(wei) 實現“兒(er) 女常回家看看”開辟出綠色通道;獨生子女護理假在多個(ge) 省市從(cong) 立法走向實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越來越多老年人擁有了“健康守門人”……
“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快建設以居家為(wei) 基礎、社區為(wei) 依托、機構為(wei) 補充的多層次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目前已建有各類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6.38萬(wan) 個(ge) 、各類養(yang) 老服務床位746.3萬(wan) 張;全國養(yang) 老機構以內(nei) 設醫療機構、簽約服務等不同形式提供醫療服務的比例達到93%;高齡津貼製度已實現全國省級層麵全覆蓋,30個(ge) 省份建立了養(yang) 老服務補貼製度,29個(ge) 省份建立了老年人護理補貼製度。
補短板:愛老護老的陽光照進每個(ge) 角落
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49億(yi) ,是全世界老年人最多的國家。“銀發浪潮”下,我國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的一些短板逐漸顯現,大力提升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能力、完善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提升養(yang) 老機構服務質量等,成為(wei) 新時期養(yang) 老服務保障工作的重點。
2016年以來,為(wei) 破解農(nong) 村留守、獨居和困難老人養(yang) 老問題,江西新餘(yu) 市探索“黨(dang) 建+頤養(yang) 之家”農(nong) 村居家養(yang) 老新路,明確村支書(shu) 、村委會(hui) 主任或村小組長作為(wei) “頤養(yang) 之家”責任人。目前,新餘(yu) 全市414個(ge) 行政村建成736個(ge) “頤養(yang) 之家”,9000多名老人入了“家”,實現了所有行政村和有需求老人全覆蓋。
在人口老齡化程度最深的上海,補足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短板是政府一項重點工作。到去年底,上海已對農(nong) 村薄弱養(yang) 老機構全部實施標準化改造,在農(nong) 村大力推廣互助式養(yang) 老,農(nong) 村宅基睦鄰點已建成1000個(ge) 。
民政部數據顯示,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現已覆蓋全部城鎮社區和50%以上的農(nong) 村社區。今後,民政部門將牽頭健全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保障製度,積極為(wei) 低收入、高齡、獨居、殘疾、失能農(nong) 村老年人提供養(yang) 老服務;大力支持各地發展政府扶得起、村裏辦得起、農(nong) 民用得上、服務可持續的農(nong) 村互助養(yang) 老設施,滿足農(nong) 村老人養(yang) 老“離家不離村”的需求。
針對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存在的良莠不齊、監管薄弱難題。國務院2019年發布相關(guan) 文件強調,要完善工作機製,將養(yang) 老服務政策落實情況納入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範圍;建立綜合監管,推進養(yang) 老服務領域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健全養(yang) 老機構食品安全監管機製;完善標準體(ti) 係,製定確保養(yang) 老機構基本服務質量安全的強製性國家標準等。
“民政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建立跨部門協同監管機製,完善養(yang) 老服務事中事後監管製度,堅持最嚴(yan) 謹的標準、最嚴(yan) 格的監管、最嚴(yan) 厲的處罰、最嚴(yan) 肅的問責。”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增活力:社會(hui) 力量助力“夕陽工程”變“朝陽產(chan) 業(ye) ”
養(yang) 老服務業(ye) 既是關(guan) 係億(yi) 萬(wan) 群眾(zhong) 福祉的民生事業(ye) ,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chan) 業(ye) 。
相比公辦養(yang) 老機構,民營機構的優(you) 勢在於(yu) 靈活,提供為(wei) 老服務更具效率和活力。
上海普陀區萬(wan) 裏街道,有一個(ge) “愛照護”長者照護之家。走進這裏的認知症單元,患有認知症的老人們(men) 正在“客廳”裏鍛煉、遊戲。照護團隊精心設計看護、護理、康複和心理幹預各個(ge) 環節,努力讓老人過上有尊嚴(yan) 的生活。
上海民政部門表示,全市今後新增的政府投資建設或改建的養(yang) 老服務設施,原則上均采取委托社會(hui) 力量運營的模式。
近年來,針對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養(yang) 老服務麵臨(lin) 的準入審批難、融資貸款難等問題,我國出台多項政策予以大力支持。2019年4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進養(yang) 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一攬子有力舉(ju) 措,包括進一步放寬行業(ye) 準入、進一步擴大投融資渠道、完善養(yang) 老服務設施供地政策、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等。
財政部等部門也發布公告,從(cong) 2019年6月1日到2025年底,對提供社區養(yang) 老等相關(guan) 服務的收入免征增值稅,並減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等6項收費。這些措施力度大、受惠麵廣,進一步激發了養(yang) 老市場的活力。
浙江省民政廳數據顯示,近年來,在持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努力下,養(yang) 老服務企業(ye) 雨後春筍般出現,有效擴大了服務供給,提升了服務質量。當前,民辦機構提供的養(yang) 老床位數已占浙江全省養(yang) 老床位總數的63%。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夕陽紅”的美好景象得到精心嗬護,億(yi) 萬(wan) 老年人正從(cong) 一件件暖心實事中感受到不盡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依、老有所樂(le) 、老有所安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