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周恩來的獨特之處
發稿時間:2019-08-16 11:03:03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章百家
1955年,周恩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席在印度尼西亞(ya) 萬(wan) 隆召開的首屆亞(ya) 非會(hui) 議。
周恩來是令人敬仰的曆史人物,對中國和世界都有巨大貢獻。新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shu) 》對周恩來詞條的概括是:“中國馬克思主義(yi) 者,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jun) 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締造者之一。”這個(ge) 概括與(yu) 此前的一些概括相比有所變化。如周恩來逝世時悼詞中對他的概括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優(you) 秀黨(dang) 員、偉(wei) 大的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共產(chan) 主義(yi) 戰士、中國人民久經考驗的卓越的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兩(liang) 者相比,其中重要的變化是加上了“中國馬克思主義(yi) 者”,並在“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之後加上了“政治家、軍(jun) 事家、外交家”。
周恩來這樣的人物在中國、在世界都很少見
什麽(me) 是政治家?我們(men) 很少會(hui) 去思考這個(ge) 問題。一般是指那些在長期的政治實踐中湧現出來的具有一定政治遠見和政治才幹,掌握政黨(dang) 或國家的權力,並對社會(hui) 曆史發展起著重大影響作用的領導人物。了解周恩來生平的人知道,他在革命戰爭(zheng) 年代就稱得上是中國政壇上的一位重要政治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又成為(wei) 國際政治舞台上公認的政治家,而不僅(jin) 僅(jin) 是外交家。這樣的人物在中國、在世界都很少見。
第一,政治家是一定階級或政治勢力的代表。周恩來是馬克思主義(yi) 者,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人,是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是新中國的總理。這是他作為(wei) 政治勢力代表的基本身份。他一生擔任過許多重要職務。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場合,他的身份有所變化。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周恩來作為(wei) 中共代表,與(yu) 國民黨(dang) 進行了長期談判,與(yu) 各民主黨(dang) 派協商合作,與(yu) 蘇共和共產(chan) 國際協調關(guan) 係,與(yu) 外國人接觸,等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是國家的主要管理者,作為(wei) 國家的代表,參加了大量的外交談判,參與(yu) 了國際事務的處理。
第二,政治家必須身處政治活動的中心,掌握重要的政治權力,是事關(guan) 全局的政治決(jue) 策的製定者和推行者。政治家是領導者,而不是被支配著從(cong) 事和參與(yu) 社會(hui) 政治活動的人。關(guan) 於(yu) 這一點無須多說。周恩來是中共創立時期的黨(dang) 員,旅歐返國後不久就進入了黨(dang) 的領導核心層,此後從(cong) 未離開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共和國總理直至辭世。雖然周恩來從(cong) 未擔任過黨(dang) 的最高領導人,但重大決(jue) 策他大都參與(yu) 其中。在某些方麵、某些工作中,他可以說是最主要的決(jue) 策者。
第三,政治家是政治係統的協調者和組織者。作為(wei) 政治權力的核心,政治家要和方方麵麵的人打交道,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和政策。對共產(chan) 黨(dang) 人來說,就是要實現黨(dang) 的目標和貫徹黨(dang) 的政策。在這個(ge) 方麵,周恩來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事實上,自大革命後期起,中共黨(dang) 內(nei) 曆任的一把手,都離不開周恩來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我們(men) 常說,沒有武裝鬥爭(zheng) ,中國革命不會(hui) 勝利;同時我們(men) 不能忘記,沒有統一戰線,中國革命也不會(hui) 勝利。在中國,國共兩(liang) 黨(dang) 都是少數,在國共鬥爭(zheng) 中究竟誰能勝出,很大程度取決(jue) 於(yu) 中間力量倒向哪一方。由此可見,周恩來領導的統一戰線工作對中國革命貢獻不可低估。毛澤東(dong) 把統一戰線列為(wei) 中國革命“三大法寶”之首,就很好地說明了這項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此外,還有另一個(ge) 方麵不能忘記,即周恩來領導的黨(dang) 的隱蔽戰線所作的貢獻。
簡而言之,周恩來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偉(wei) 大的政治家。他為(wei) 中國革命的勝利、為(wei) 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為(wei) 中國以大國身份登上國際舞台、為(wei) 國際政治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關(guan) 於(yu) 周恩來政治生涯的著述不少,但綜合性的論述很少,深刻的評論幾乎罕見
在中共黨(dang) 史人物研究中,從(cong) 數量上看,對周恩來的研究是名列前茅的,內(nei) 容涉及革命、政治、軍(jun) 事、外交等各個(ge) 領域。其中,關(guan) 於(yu) 周恩來的革命、外交和軍(jun) 事生涯的著述較多,而且不乏綜合性的論述;關(guan) 於(yu) 周恩來政治生涯的著述也不少,但絕大多數涉及的是具體(ti) 事件、某個(ge) 方麵的工作,綜合性的論述很少,深刻的評論幾乎罕見。
我想,原因大概有三個(ge) 方麵。第一,作為(wei) 政治家,他所做的工作包羅萬(wan) 象。自青少年時代起,周恩來便與(yu) 政治結下不解之緣。在他的事業(ye) 生涯中,政治無所不在。第二,周恩來的個(ge) 人經曆與(yu) 黨(dang) 和國家的曆史密不可分,他身處的地位不僅(jin) 關(guan) 鍵而且時常很微妙。這使得做出客觀、準確、全麵的記述和評價(jia) 都很不容易。第三,政治是影響周恩來喜、怒、哀、樂(le) 最重要的因素,政治也使得周恩來的內(nei) 心世界極其複雜。這種複雜性遠遠超出常人的想象,很難為(wei) 常人所理解。
政治家周恩來有四點獨特之處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袖人物,可以被稱為(wei) 政治家的,有許多共性。例如,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具有奉獻精神,能夠理論聯係實際,善於(yu) 做群眾(zhong) 工作,等等。作為(wei) 政治家,周恩來有哪些獨特之處?可概括為(wei) 四點:
第一,顧全大局,深明大義(yi)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紀30年代上半期,周恩來曾有機會(hui) 成為(wei) 黨(dang) 的最高領導者,但他認為(wei) 自己並非帥才,而全力支持毛澤東(dong) 做黨(dang) 的領袖。另一個(ge) 例子是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時,關(guan) 於(yu) 1921年參加在歐洲成立的少年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的黨(dang) 齡應從(cong) 何時算起,有些爭(zheng) 論,此事涉及到這些人是否應作為(wei) 黨(dang) 的創建者。為(wei) 使七大成為(wei) 一個(ge) 團結的大會(hui) ,周恩來主動表示,他的黨(dang) 齡從(cong) 1922年算起,從(cong) 而平息了這一爭(zheng) 論。
第二,有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並在道德方麵高度自律。在工作方麵,他對部下要求嚴(yan) 格,對自己要求更嚴(yan) 格;部下犯錯誤,他會(hui) 批評教育,同時自己也承擔責任。這種嚴(yan) 於(yu) 律己、寬以待人的事例很多。在個(ge) 人生活的方方麵麵,他始終保持著道德上的高度自律。他的這種作風影響了在他身邊工作過的很多人。
第三,能忍辱負重,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在艱難時刻,如20世紀30年代初期中共黨(dang) 內(nei) 意見最為(wei) 分歧的時期,特別是後來的“文革”時期,周恩來都是維係黨(dang) 的團結、國家團結的支柱,同時也是保持黨(dang) 和國家工作運轉的核心。事實上,每一個(ge) 政治家都會(hui) 有難言之隱,其功過是非總由後人評說。政治家處理問題,做出抉擇,往往不同於(yu) 常人的設想。尤其在危難關(guan) 頭,他們(men) 常常是在壞與(yu) 更壞之間作選擇,兩(liang) 害相權取其輕。在特定的曆史環境中,周恩來內(nei) 心的磨礪,內(nei) 心的強大都是人們(men) 難以想見的。
很多人認為(wei) ,周恩來善於(yu) 委曲求全。我想,即便如此,他也絕非是為(wei) 個(ge) 人的聲譽,而是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著想。他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提出了實現四個(ge) 現代化的宏偉(wei) 目標,保護了一批正直有能力的幹部。此後發生的曆史轉折,表明了周恩來這樣做的價(jia) 值,也體(ti) 現了他的意願。
第四,教養(yang) 和魅力兼備,具有仁愛之心,善解人意,大愛為(wei) 民。中國老一輩革命家和領導人很多都具有人格魅力,但各有不同。我認為(wei) ,周恩來的魅力與(yu) 他的教養(yang) 分不開,而他的教養(yang) 突出表現在對於(yu) 他人的尊重和關(guan) 懷,無論是對外國政要,還是對普通百姓。在許多外國人眼中,他是一位受到中國悠久曆史文化傳(chuan) 統熏陶的領導人。而與(yu) 周恩來有過接觸和交往的人,無論是幹部還是普通群眾(zhong) ,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他對別人發自內(nei) 心的關(guan) 愛。這種愛是無言的,但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經曆了一個(ge) 偉(wei) 大的革命時代,但我們(men) 很少去思考革命、道德與(yu) 人性之間的關(guan) 係。而周恩來恰恰能在這個(ge) 方麵給我們(men) 以啟示。他一生經曆了那麽(me) 多冷酷無情的鬥爭(zheng) ,卻在極其複雜的環境中仍能保持人性的常識,始終富有人情味。我以為(wei) ,在周恩來身上所體(ti) 現的人性的光輝是跨越時空的。■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