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更好的數字化生活
發稿時間:2019-06-21 15:15:4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鄔賀銓
內(nei) 容提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與(yu) 以往相比發生了巨大改變,這種改變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化推動的。世界因信息化而更加多彩,生活因信息化而更加不同。信息化不僅(jin) 改變著人們(men) 的衣食住行,還在不斷拓展和滿足人們(men) 更高層次的需要。新時代,我們(men) 要解決(jue) 好數字鴻溝問題、信息安全問題、應用成本偏高問題、法律法規不健全問題,創造更好的數字化生活。
互聯網作為(wei) 20世紀最偉(wei) 大的發明之一,給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帶來巨大變化。我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已有25年。截至2018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yi) ,互聯網普及率達59.6%,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互聯網的發展為(wei) 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廣闊平台,互聯網與(yu) 這些技術結合,推動信息技術發展進入全新階段。當今時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軍(jun) 事等領域都產(chan) 生了十分深刻的影響。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hui) 生活各個(ge) 領域,信息化正深刻影響著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推動形成數字化生活。
信息化正在深刻改變社會(hui) 生活方式
當前,我們(men) 正處在信息化大潮之中,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與(yu) 以往相比發生了巨大改變,這種改變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信息化推動的。可以說,世界因信息化而更加多彩,生活因信息化而更加不同。
信息化正在改變人們(men) 的衣食住行。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不斷改變人們(men) 的生活,深刻影響與(yu) 人們(men)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衣食住行。在“衣”方麵,依靠虛擬現實(VR)技術,人們(men) 可以在網上通過3D視覺來挑選服飾,通過機器人模特穿戴來觀看效果;增強現實(AR)技術可以讓人們(men) 通過網絡直接體(ti) 驗身穿服裝的感受。此外,無論是定製服裝還是定製鞋子,都可以依托數據庫和3D模型庫來實現,用批量化的方式生產(chan) 個(ge) 性化的服裝和鞋子,大大降低生產(chan) 成本。隨著信息技術與(yu) 生產(chan) 技術的深度融合,“衣”方麵的個(ge) 性化定製將日益走進大眾(zhong) 生活。在“食”方麵,農(nong) 業(ye) 信息化可及時檢測與(yu) 發現土壤墒情、肥力以及病蟲害,助力農(nong) 業(ye) 穩產(chan) 增產(chan) ;大數據提供精準市場信息,幫助農(nong) 民增收;物聯網與(yu) 區塊鏈結合,可以監控從(cong) 農(nong) 田、牧場到餐桌的整個(ge) 流通過程,讓消費者放心消費。現在,外賣十分流行,手機點餐已成為(wei) 一些人的一種生活常態。在餐廳,已經可以實現後廚機器人配菜、前台機器人送餐。在“住”方麵,智能建築將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綜合應用到建築物的設計、運行、維護和管理中。IBM公司認為(wei) ,到2025年全球聯網設備將有1/5用在智能建築中。智能家居不斷提升人們(men) 的生活質量,各類家用電器聯網後可增加音控或手機遙控功能,照明和空調可識別環境條件自動啟動或關(guan) 閉,電冰箱可以提醒人們(men) 所儲(chu) 存食品的保質期,其他一些家居設備將實現安防、節能、娛樂(le) 、養(yang) 老監護等多種功能。可以說,信息化發展將使“住有所居”變為(wei) “住有優(you) 居”。在“行”方麵,智能交通被認為(wei) 是治理大城市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改善道路通行狀況。比如,根據經驗設置的紅綠燈轉換節奏難以適應路況的動態變化,而利用信息技術將攝像頭與(yu) 紅綠燈控製係統連接起來,可以實現紅綠燈轉換的智能化。得益於(yu) 信息技術的支撐,網約車和共享單車不斷發展,方便了人們(men) 出行。5G在500公裏時速下的通信能力,為(wei) 未來高鐵提速和無人駕駛做好了準備。
信息化正在拓展和滿足人們(men) 更高層次的需要。按照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人的生理需要之上還有安全的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信息化在深刻改變人們(men) 衣食住行的同時,還使人們(men) 的其他需要得到延伸和拓展,並且得到更好滿足。比如,安全是當前人們(men) 十分關(guan) 注的問題,包括人身安全、家庭安全、財產(chan) 安全、健康保障等,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安全水平。比如,利用遍布道路卡口的傳(chuan) 感器和攝像頭,可有效檢測套牌車、超載車、超速車等,維護交通安全;人臉識別係統能夠幫助尋找丟(diu) 失兒(er) 童。再如,在醫療方麵,超級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可以加速藥物研製過程,高清視頻和可靠的傳(chuan) 輸係統可以支撐遠程醫療,AR技術可以縮短醫生培訓時間。學習(xi) 、娛樂(le) 、運動、旅遊等屬於(yu) 人們(men) 更高層次的需要,信息化在這些方麵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語音與(yu) 文字的互相轉換、母語與(yu) 多種外語的自動翻譯已經不是難題,人們(men) 可以將講話實時自動翻譯為(wei) 數十種語言,輕鬆地與(yu) 外國朋友交談。微信等社交軟件使人們(men) 的溝通交流更加便捷。搜索引擎、慕課等為(wei) 人們(men) 了解世界、學習(xi) 知識打開了一片新天地。移動互聯網與(yu) 物聯網融合能夠進一步豐(feng) 富通信的功能,各種傳(chuan) 感器嵌入手機後可以擴展人的感官能力,實現環境感知等功能。
解決(jue) 好數字化生活麵臨(lin) 的問題
信息化對人們(men) 生活的影響巨大而深刻,正在帶來可以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數字化生活。新時代,我們(men) 要進一步解決(jue) 好發展數字化生活所麵臨(lin) 的問題與(yu) 挑戰,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決(jue) 數字鴻溝問題,讓越來越多的人享有數字化生活。數字鴻溝又稱為(wei) 信息鴻溝,是指信息技術領域存在的差距,它既存在於(yu) 信息技術開發領域,也存在於(yu) 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當前,我國不同地區、不同群體(ti) 、不同領域在信息化方麵還存在不小差距。雖然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逐年提高,但不同人群在信息的掌握、擁有和使用能力方麵還存在較大差距,城鄉(xiang) 之間、東(dong) 西部地區之間的信息化發展也很不平衡。貧困人口在信息化方麵還麵臨(lin) 不少障礙,數字化生活對一些人來說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能讓互聯網的高普及率遮蔽了數字鴻溝,必須進一步推動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之間信息化均衡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享有數字化生活。
解決(jue) 信息安全問題,提高數字化生活的安全係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應用得當可以造福社會(hui) 、造福人民,應用不當也會(hui) 危害社會(hui) 、危害人民。當前,從(cong) 整個(ge) 世界範圍來看,網絡安全威脅不斷增加,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安全就談不上讓信息化更好造福人民。信息時代,人們(men) 享受著數字化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但網絡黑客、互聯網詐騙、侵犯個(ge) 人隱私等又讓很多人“中招”。可見,信息化應用越深入,就越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要通過技術、法律等手段解決(jue) 信息安全問題,讓人們(men) 更為(wei) 安全地享有數字化生活。
解決(jue) 應用成本偏高問題,讓老百姓用得起信息服務。創造更好的數字化生活,需要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信息化應用成本,讓老百姓用得起信息服務。為(wei) 此,近年來我國已推出許多有效舉(ju) 措。今年,我國進一步推動網絡提速降費,中小企業(ye) 寬帶平均資費再降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20%以上,針對低收入和老年群體(ti) 推廣“地板價(jia) ”資費。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新型信息化應用將不斷湧現。要貫徹落實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wei) 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老百姓都能用得起信息服務。
解決(jue) 法律法規不健全問題,為(wei) 數字化生活提供法治保障。信息化是事關(guan) 經濟社會(hui) 發展、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信息化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法律法規保障。當前,數字化正給人們(men) 生活方式帶來深刻改變。隻有健全相關(guan) 法律法規,才能更好保障數字化生活健康發展。比如,今年1月1日起,我國電子商務法正式施行。電子商務法是調整我國境內(nei) 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的專(zhuan) 門法,為(wei) 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應全麵審視、深入分析信息化發展中的法治問題,不斷健全與(yu) 數字化生活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
(作者為(wei) 中國工程院院士)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