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人物

文章

“將軍大使”耿飆

發稿時間:2019-06-20 13:51:30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李國敏 王紅續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另起爐灶”戰略方針,重建外交組織,調配了全新的外交人員。其中一項最有特色的舉(ju) 措,就是大批選調軍(jun) 隊高級幹部出任駐外大使。軍(jun) 功卓著的耿飆轉入外交戰線後,不辱使命,成為(wei) 一位出色的“將軍(jun) 大使”。

  脫下軍(jun) 裝換上西裝從(cong) 事外交工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蘇聯等11個(ge) 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迅速承認新中國,並派出駐華大使;接著,印度、緬甸、巴基斯坦3個(ge) 亞(ya) 洲民族主義(yi) 國家和瑞典、丹麥、瑞士、芬蘭(lan) 等歐洲國家也陸續與(yu) 新中國談判建交。隨著外交局麵的初步打開,迫切需要派出大批駐外使節。毛澤東(dong) 和周恩來決(jue) 定:主要從(cong) 部隊有過一些外事工作經驗的兵團級幹部中,選派駐上述十幾個(ge) 國家的大使。在新中國派出的第一批駐外大使中,2/3是軍(jun) 隊高級將領。

  耿飆時任第一野戰軍(jun) 第十九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50年初,他接到中央調令,到北京做外交工作。周恩來接見耿飆,稱讚他在抗日戰爭(zheng) 時期和1946年在軍(jun) 調部所做過的外事工作很出色。周恩來指示他參加正在籌備中的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出任軍(jun) 事代表。不久,籌備工作停止,代表團解散。根據周恩來的提名,耿飆被任命為(wei) 駐瑞典王國大使。

  由於(yu) 這些軍(jun) 隊將領過去隻有一些不正規的外事活動經驗,而現在要進行全麵外交,一切都要正規化,所以,周恩來把這些準備派駐外國出任大使的將軍(jun) 們(men) 集中在北京,用一段時間進行正規外交培訓,學習(xi) 如何代表國家當特命全權大使。

  身兼北歐三國使節

  耿飆是新中國向西方國家派出的第一位大使。他向周恩來請示如何開展使館工作時,周恩來說:首先,外交工作是代表國家和別人打交道,所以凡事要慎重,要多請示,不要自作主張。其次,要重視調研和總結,在工作中學習(xi) 和提高。他還要求耿飆努力使瑞典成為(wei) 我國和西方聯係的紐帶,同時要支持瑞典等西北歐國家堅持中立政策,爭(zheng) 取團結國際上的中間力量,越多越好。毛澤東(dong) 指示耿飆注意了解北歐國家經濟建設方麵的經驗。這些指示對耿飆此後開展使館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yi) 。

  當時,與(yu) 丹麥的建交談判也取得成功,因此,在宣布耿飆為(wei) 駐瑞典大使後,又宣布他兼駐丹麥王國公使。1951年初,他受命再兼任駐芬蘭(lan) 共和國公使。由於(yu) 身兼三國首任使節,而且三個(ge) 使館都處於(yu) 草創階段,所以耿飆的工作極其繁忙,加上初次出使外國,工作難度巨大。他遵循毛澤東(dong) 和周恩來的指示,凡事認真調研,並經常向國內(nei) 請示報告,還注重發揮使館內(nei) 部的集體(ti) 智慧和群眾(zhong) 積極性,因而創建三個(ge) 使館的工作順利開展,很好地完成了各項外交任務。

  耿飆通過對工廠企業(ye) 的參觀調研,看到瑞典發達的鋼鐵工業(ye) 推動其國際貿易和各項工業(ye) (如造船業(ye) 、汽車業(ye) 、機械製造業(ye) 等)的迅速發展。他立即就瑞典鋼鐵工業(ye) 寫(xie) 了調研材料報回國內(nei) ,供經濟部門參考。他還把丹麥利用風力發電和芬蘭(lan) 植樹造林的成功經驗,加上自己的建議報回國內(nei) 。此外,三個(ge) 使館在促進中瑞(典)、中丹、中芬的文化交流和民間團體(ti) 交往,以及在促進新中國和歐洲國家的經貿合作等方麵,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當時新中國與(yu) 美國等西方大國的政治關(guan) 係中,駐北歐三國使館也發揮了橋梁作用。1954年日內(nei) 瓦會(hui) 議前和中美大使級會(hui) 談開始前,耿飆奉周恩來之命分別拜訪丹麥、瑞典和芬蘭(lan) 三國領導人,請他們(men) 向美國轉達中國政府的意見。北歐三國領導人及時向美國轉達了中方意見,引起了美方的關(guan) 注。

  開創“現代絲(si) 綢之路”

  1956年初,耿飆受命出任駐巴基斯坦大使。在回國出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期間,毛澤東(dong) 和周恩來分別接見耿飆,下達新的外交戰略任務。毛澤東(dong) 指示:為(wei) 打破帝國主義(yi) 對新中國的經濟封鎖,除了要充分利用香港這個(ge) 對外貿易的“南門”,還要推開巴基斯坦這扇“西門”,為(wei) 新中國發展對外經濟貿易開辟新的通道。周恩來囑咐:我們(men) 可以考慮經巴基斯坦建立一條通向歐洲的現代絲(si) 綢之路。同年12月,周恩來率代表團訪問巴基斯坦。他在與(yu) 白沙瓦大學師生座談時說,希望今後中巴兩(liang) 國間能夠建造一條新的絲(si) 綢之路。

  為(wei) 了實現毛澤東(dong) 和周恩來“打開西門”戰略決(jue) 策,建造“現代絲(si) 綢之路”,耿飆大使與(yu) 駐巴使館工作人員下定決(jue) 心,努力推動中巴兩(liang) 國的民航和交通部門建立中巴國際航空線,並開辟兩(liang) 國間的公路交通。

  要實現這個(ge) 目標,首先必須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為(wei) 此,耿飆大使多次拜訪巴基斯坦領導人。米爾紮總統非常讚同這個(ge) 意見,繼任的阿尤布·汗總統也予以高度評價(jia) ,認為(wei) 開辟陸上和空中的中巴交通線以及中國經由巴基斯坦通向中東(dong) 、歐洲和非洲的國際航線,意義(yi) 重大,所以對有關(guan) 談判和建設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

  在駐巴使館工作人員的積極聯係下,中巴兩(liang) 國的交通和航空部門經過反複磋商,終於(yu) 促成了中巴通航,並為(wei) 中巴國際公路的建設著手做準備工作。1964年3月,巴基斯坦派出國際航空公司技術業(ye) 務代表團來到中國,就中巴兩(liang) 國通航的具體(ti) 業(ye) 務事項進行商談,為(wei) 中巴航線開航作最後安排。1964年4月29日,中巴航線正式通航。這條航線以後又加以延伸,成為(wei) 通向歐洲、中東(dong) 和非洲的空中“現代絲(si) 綢之路”。

  海拔幾千米的喀喇昆侖(lun) 山脈自西北向東(dong) 南綿延幾百公裏,成為(wei) 中巴兩(liang) 國邊境線上的一道天然屏障。但在喀喇昆侖(lun) 山脈的北段,有幾個(ge) 山口可以通行,其中之一就是紅其拉甫山口。古代的“絲(si) 綢之路”就是通過這些山口,把中國和西亞(ya) 及歐洲聯結起來。為(wei) 了建造陸上“現代絲(si) 綢之路”,經過中巴兩(liang) 國十幾年的艱辛合作施工,終於(yu) 建成全長1032公裏的喀喇昆侖(lun) 公路。

  1978年6月18日,中巴兩(liang) 國政府在巴基斯坦塔科特隆重舉(ju) 行喀喇昆侖(lun) 國際公路通車儀(yi) 式。在這個(ge) 儀(yi) 式上,當年執行毛澤東(dong) 和周恩來“打開西門”、建立“現代絲(si) 綢之路”戰略指示的耿飆大使,接受巴基斯坦政府邀請,以副總理的身份擔任中國代表團團長,出席通車儀(yi) 式。他在巴基斯坦領導人舉(ju) 行的歡迎宴會(hui) 上熱情地說:“如果古老的‘絲(si) 綢之路’是我們(men) 兩(liang) 國人民傳(chuan) 統友誼的曆史見證,那麽(me) 喀喇昆侖(lun) 公路的建設,正如齊亞(ya) ·哈克將軍(jun) 曾指出的,則是今天我們(men) 兩(liang) 國親(qin) 密友誼和合作的傑出範例。”隨同耿飆參加這條國際公路通車儀(yi) 式的記者,寫(xie) 了一篇充滿激情的報道,題為(wei) 《“絲(si) 綢之路”換新顏》。巴基斯坦各界人士稱讚喀喇昆侖(lun) 公路促進了兩(liang) 國的友好往來和邊界經貿,是“新的絲(si) 綢之路”。

  2013年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而經過改擴建的喀喇昆侖(lun) 國際公路則成為(wei) “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