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的到來與智慧政務發展新趨勢——5G時代政務信息化前瞻
發稿時間:2019-06-19 14:27:48 來源:人民論壇網 作者:汪玉凱
近年來,在“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引領下,我國政務信息化的步伐明顯加快。伴隨著一係列新技術的應用,政務信息化正朝著智慧政務的方向推進。如果說在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中,智慧民生、智慧產(chan) 業(ye) 、智慧化基礎設施以及綠色生態的智慧化空間布局是智慧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要素,那麽(me) ,智慧政務無疑是諸多要素中起引領作用的頂端板塊。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來說,一個(ge) 地方的智慧政務發展程度,不僅(jin) 反映著政府對信息化的應用程度,也代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水平。
數字政府初露端倪的四個(ge) 主要標誌
經過二十多年的曆程,我國的政務信息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即數字政府初露端倪,主要有四個(ge) 標誌:
一是政府結構由物理碎片化到虛擬空間整體(ti) 性的轉變。我們(men) 知道,政府結構包括橫向結構和縱向結構兩(liang) 個(ge) 層麵。在傳(chuan) 統的政府結構下,不管是橫向的部門設置,還是縱向的層級設置,物理上多處於(yu) 分散狀態。這為(wei) 企業(ye) 、老百姓辦事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但在互聯網時代,這種物理碎片化狀態被網絡空間的整體(ti) 性、無縫對接的政府結構所替代。當前,不管是一級政府,比如中央政府、省市縣政府,還是一個(ge) 係統的衛生、文化、教育等政府機構的信息,都可以以最快的方式在網上獲取,多數都實現了無縫對接,這為(wei) 社會(hui) 公眾(zhong) 了解政府工作提供了極大方便。
二是政府管理由封閉到開放的轉變。由於(yu) 受到各種條件的製約,在傳(chuan) 統的政府管理活動中,信息透明度低、封閉是一種常態,這給一些政府官員的暗箱操作提供了方便,許多權錢交易、貪汙腐敗都是在暗箱作業(ye) 中實現的。但在網絡政府時代,隨著信息公開、數據開放等製度的建立,政府管理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大大提升,這不僅(jin) 有利於(yu) 人民監督公權力的運行,也為(wei) 公眾(zhong) 第一時間獲取政務信息提供了方便。
三是政府內(nei) 部治理由部門協調到整體(ti) 協同的轉變。政府運作的最大難題莫過於(yu) 協調。在網絡政府出現以前,更多的協調都是點對點地在部門之間進行,費時耗力。但在網絡政府時代,通過大數據的應用以及信息資源共享平台等的構建,可以實現跨部門的整體(ti) 業(ye) 務協同,能夠減少部門之間的推諉扯皮,有助於(yu) 提高行政效率。
四是政府運行由傳(chuan) 統的手工作業(ye) 到智能智慧的轉變。長期以來,我國政府管理運作都處於(yu) 手工作業(ye) 的形態。盡管人們(men) 不斷強調要提高政府辦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但手工作業(ye) 的基本形態使這樣的努力顯得力不從(cong) 心。但在互聯網時代,借助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政府已經擺脫了手工作業(ye) 的形態,正在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發展。從(cong) 這意義(yi) 上來說,政務信息化對傳(chuan) 統的政府管理方式和運作方式產(chan) 生了深刻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中國政府形態變化的四大推動力
第一,技術進步與(yu) 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政務信息化能夠達到“數字政府初露端倪”的保障。20世紀40年代,美國發明了第一台數字計算機,標誌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誕生。此後,經曆了50年代到80年代的主機時代、80年代到90年代的微機加局域網時代,直到90年代互聯網出現並開始商用,前後也不過70多年時間,但產(chan) 生的影響卻是空前的。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以及快速普及,在短短的30多年時間裏幾乎改變了整個(ge) 世界。隨著技術的發展,比如大數據、雲(yun) 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進一步加速了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進程,為(wei) 政務信息化不斷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另外,中國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可謂後來居上。目前,中國網絡規模處在全球第一的位置,智能手機用戶已經超過8億(yi) 。可以說,如果沒有技術的演進和基礎設施的保障,數字政府不可能這麽(me) 快到來。
第二,社會(hui) 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為(wei) 數字政府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基礎。政府要給企業(ye) 服務、給社會(hui) 服務,得有人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兩(liang) 個(ge) 新概念,一個(ge) 是智慧社會(hui) ,一個(ge) 是數字中國。智慧社會(hui) 在一定意義(yi) 上描繪了社會(hui) 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過程。目前,我國的網民數量超過8億(yi) ,社交媒體(ti) 參與(yu) 用戶數僅(jin) 微信一個(ge) 平台就達到了10億(yi) ,網購人數超過4億(yi) ,電子商務交易去年超過30萬(wan) 億(yi) ,移動支付也快速發展。應該說,社會(hui) 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智慧社會(hui) 的發展,為(wei) 數字政府的到來提供了強大的應用基礎。
第三,公眾(zhong) 對政務服務的新訴求,倒逼數字政府發展。當前,人民群眾(zhong) 在公共服務、社會(hui) 治理、公共安全等方麵的需求越來越高,這與(yu) 公眾(zhong) 生活水平提高、社會(hui) 訴求發生變化有著直接的關(guan) 聯。人民群眾(zhong) 訴求的提高,無疑對政府的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動著數字政府的發展。
第四,政府多年在信息化領域的耕耘,使得政務服務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從(cong) 應用角度來看,目前全國縣以上黨(dang) 政機構如果離開網絡、離開計算機,幾乎很難運轉,這說明黨(dang) 政機構對政務信息化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強。這種依賴首先取決(jue) 於(yu) 環境影響、政策引領以及大量應用係統和平台的構建。群眾(zhong) 由一般的獲取信息到公開參與(yu) ,再到網上辦事,無疑是一個(ge) 很大的跨越。因此,政務信息化的應用驅動,也是數字政府快速發展的重要推手。
5G時代,智慧政務將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促進服務發展方式轉型,人工智能將得到充分應用
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國際貿易不確定性,智慧政務將進一步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麵發力。當前,營商環境可以說是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一個(ge) 痛點。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第78位,與(yu) 中國第二大經濟體(ti) 的世界地位不相適應。2019年,中國營商環境的世界排名有所上升,位列第46位,但仍與(yu) 我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不相稱。因此,未來智慧政務的發展要把改善和優(you) 化營商環境作為(wei) 重中之重,力求取得突破,為(wei) 應對經濟下行、解決(jue) 貿易摩擦作出新貢獻。
從(cong) “三難”到“三通”,智慧政務將取得新突破。長期以來,我國政務信息化一直麵臨(lin) 著“三難”的困局,即互聯互通難、數據資源共享難、業(ye) 務協同難。而“三通”,即網絡通、數據通、業(ye) 務通。可以說,排除“三難”障礙是過去幾年我國政務信息化發展的一個(ge) 重點。從(cong) 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進入新時代,我們(men) 應繼續在“三通”方麵發力,特別是要用改革的思維和手段解決(jue) 問題,破除體(ti) 製機製方麵的障礙。
服務發展方式轉型,將成為(wei) 智慧政務的重要使命。中國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ge) 關(guan) 鍵的轉型階段,即由高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是大趨勢。而要實現發展方式轉型,必須從(cong) 三個(ge) 方麵著手,即由注重規模數量型轉向注重質量效益型;由引進來型轉向走出去型;由學習(xi) 模仿型轉向自主創新型。在這些方麵,包括智慧政務在內(nei) 的信息化必將扮演著重要角色。
人工智能在智慧政務中將得到充分應用。當前,“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zhong) 少跑腿”,已經成為(wei) 全國的一個(ge) 口號。在5G到來後,未來政務信息化將會(hui) 出現新的目標,即“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服務”,這意味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會(hui) 在智慧政務中得到充分的應用。從(cong) 智能化管理來看,人工智能將在交通、環保、市場監管、公共安全等領域獲得新的突破。另外,市場監管精準化的要求,有可能促進人工智能在市場監管乃至社會(hui) 管理的某些特定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當然,在推廣人工智能應用時,不僅(jin) 要考慮成本,還要考慮個(ge) 人隱私保護、公民個(ge) 人權利尊重等,因此,要防止不惜一切成本的新技術的濫用所產(chan) 生的不良社會(hui) 後果。
5G時代,數據融合的趨勢將越發明顯,協同政務將出現新突破,智慧政務將會(hui) 插上騰飛的翅膀
政務大數據將被進一步開發利用,數據融合的趨勢將會(hui) 越發明顯。在政務數據、企業(ye) 數據、社會(hui) 數據三類數據中,政務數據處於(yu) 核心地位。這不僅(jin) 因為(wei) 公共部門是國家最大的數據源,政務大數據占據全部數據的70%到80%,而且還因為(wei) 政務數據具有權威性、可靠性,更具有開發價(jia) 值。未來的趨勢應是:政務數據、企業(ye) 數據、社會(hui) 數據相互融合,通過三類不同數據的融合、開發、利用,使其派上更大的用場。當然,這中間最大的難題仍然是政務數據的開放問題,如何建立完善的政務數據開放製度框架,定期向社會(hui) 開放政務數據,讓企業(ye) 開發利用,使數據產(chan) 生新的價(jia) 值,將是一個(ge) 重要問題。
協同政務將出現新突破,“放管服”改革將繼續發力。衡量智慧政務發展水平高低的一個(ge) 重要標誌,就是跨部門協同政務的能力。一般來說,業(ye) 務流程優(you) 化得越好,平台構建就越科學合理,跨部門政務協同能力就越強,相應的體(ti) 製機製障礙也就越小。過去數年,國家圍繞“放管服”改革,在破解協同政務的體(ti) 製機製障礙方麵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這也是一些地方能夠比較快速地推進“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改革的根本所在。隨著5G時代的到來,技術為(wei) 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改革提供了保障。因此,如何謀劃更多的跨部門協同事項,解決(jue) 民生服務、社會(hui) 治理、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等領域的協同難題,無疑是未來智慧政務發展必須關(guan) 注的重點。
政務信息化發展對政府自身的建設,特別是將對構建約束公權力的製度籠子產(chan) 生更大影響。當前,腐敗問題依然是長期困擾我們(men) 的一大難題。從(cong) 過去的實踐來看,加大政府對公權力的約束,除了要靠製度構建外,還有一個(ge) 重要途徑就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依靠技術、係統來管控公權力。未來,在推動智慧政務發展的過程中,我們(men) 應把政府自身的建設,特別是構建有效的約束公權力的信息化係統放在重要位置。換句話說,我們(men) 應依靠信息技術,像社會(hui) 管理精細化、監管精準化一樣,對公權力進行精準化治理,這樣才能真正構建起一個(ge)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製度籠子。
5G時代的到來,將為(wei) 智慧政務插上騰飛的翅膀。互聯網商用到目前為(wei) 止隻有短短的30多年時間,但其技術發展之快令人眼花繚亂(luan) 。4G普及還沒有幾年,5G時代正快速向我們(men) 走來。5G的最大特征就是信息、數據傳(chuan) 遞的速率更快、更便捷,如此快的速率無疑可以支撐更大範圍內(nei) 對海量數據的應用。可以設想,5G不僅(jin) 能夠在工業(ye) 互聯網、社會(hui) 信息化等方麵派上用場,也能夠在政務信息化方麵大有作為(wei) ,到那時,智慧政務將插上騰飛的翅膀,成為(wei) 重要的受益領域,值得期待。
政務信息化的環境建設將得到進一步改善。這裏所說的環境建設主要包括安全、法治、標準化等三個(ge) 方麵。信息、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盡管不同層級對安全強度的要求略有差異,但政務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特別是智慧政務時代更是如此。當前,我國信息化的法治建設仍是一個(ge) 短板,而且並沒有取得更多的實質性改變。如果法律滯後問題得不到解決(jue) ,必將影響智慧政務的健康發展。同樣,標準化也是影響政務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未來智慧政務的發展過程中,我們(men) 應優(you) 化環境,強化信息、數據、係統安全,將加快信息化的法治建設以及標準化建設等作為(wei) 抓手,為(wei) 智慧政務發展保駕護航。
政務信息化的建設模式、運營方式將會(hui) 有更多的選擇。總體(ti) 來看,在5G時代,無論是政府信息化和智慧政務的建設模式,還是係統的運行管理,都要擺脫傳(chuan) 統的由政府唱獨角戲的思維模式,要更多地借助市場的力量和社會(hui) 的力量,要在智慧政務領域探索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政府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和手段。同時,政府官員還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改變重硬件、輕軟件的思維。
【參考文獻】
①《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新時代?習(xi) 近平這樣說》,央視網,2018年9月18日。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