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人物

文章

儒將趙方

發稿時間:2019-06-14 13:52:31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晏建懷

  南宋自宋高宗創立,曆時一百五十餘(yu) 年,先有金國,後有蒙古,屢因落後而挨打,屢因軍(jun) 弱而受欺,卑躬屈膝,一隅偏安,大部分時間都在屈辱中度過,飽嚐了奔波之苦,受夠了逃命的驚嚇,但他最後還是保住了卿卿性命,甚至還保住了半壁江山,這既有自己厚臉的哀求,也有武將拚死保衛的功勞。

  興(xing) 青陽之利

  南宋諸將中,除了初年的“中興(xing) 四將”嶽飛、張俊、韓世忠、劉錡(一說劉光世)諸人曾因抗金中的英勇表現而聞名當時,還有吳玠、吳璘兄弟因鎮守西北、辛棄疾以短暫的軍(jun) 旅生涯而名垂後世外,似乎再無多少名將為(wei) 人熟知。不過,有一個(ge) 儒將趙方,雖不太為(wei) 後人所熟悉,但他堅守荊襄十年,以戰為(wei) 守,主動進攻,多次在抗金前線打敗了金兵,取得了“紹興(xing) 和議”以來少有的勝利,不僅(jin) 打擊了金兵的囂張氣焰,還守住了江淮一線,保證了朝廷無京東(dong) 之憂,是南宋在抗金戰爭(zheng) 中有名的儒將。

  趙方,字彥直,祖籍浙江衢州,出生於(yu) 衡山(今湖南衡山縣)。趙方乃名門之後,他的爺爺趙抃是北宋與(yu) 包拯齊名的“鐵麵禦史”。其父趙棠,學富五車,與(yu) 理學家張栻是至交,因了這層關(guan) 係,趙方從(cong) 小跟隨張栻學習(xi) ,是張栻的得意門生。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趙方順利地考上了當年辛醜(chou) 科進士,隨即任蒲圻縣(今湖北赤壁)縣尉,後調大寧監(今重慶巫溪縣)任教授,主管縣學和教育。據說,趙方到大寧以前,由於(yu) 地處偏遠,風俗鄙陋,這相當於(yu) 縣的一監之地,竟然從(cong) 來沒考出過進士,趙方來後,大興(xing) 教育之風,擇可教者悉心教導,山窩裏終於(yu) 飛出了金鳳凰,考出了進士。

  不久,趙方調青陽縣(今四川彭州市北)任知縣。在青陽,他主張輕徭薄賦,勤政愛民,曾反複告誡當時的郡守史彌遠說:“催科不擾,是催科中撫字;刑罰無差,是刑罰中教化。”意思是,作為(wei) 父母官,催收租稅時不擾民,就是體(ti) 恤百姓;執行刑罰時沒有錯,就是對老百姓的教化,言簡意深,一時被傳(chuan) 誦為(wei) 名言。可見,治理地方,趙方有理念,有方法,有決(jue) 斷,有政績,是那個(ge) 時代難得的基層能吏。

  除荊襄之患

  趙方本一文弱書(shu) 生,但後來卻成為(wei) 了威震金兵、揚名前線的儒將。他因在地方有政績,先後被提拔為(wei) 隨州知州、湖北轉運判官兼鄂州(今湖北武昌)知州、權江陵(今湖北荊州)府、主管湖北要撫司事兼權荊湖置司、京湖製置使兼知襄陽(今湖北襄陽)府等職。

  宋金“紹興(xing) 和議”後的相當長時間裏,南宋與(yu) 金國有過和平,也有過戰爭(zheng) ,時戰時和,時和時戰,百姓本希望和談後能夠休養(yang) 生息,但往往不能持久。而荊襄一帶就作為(wei) 宋金對峙的最前線,是為(wei) 要衝(chong) ,所受的壓力更大,因此,朝廷部署在這些地區的,都是重臣宿將,當年,嶽飛、吳拱等名將,都曾率軍(jun) 駐守於(yu) 此。

  趙方深知這一地區對於(yu) 朝廷和百姓的重要性,一旦戰爭(zheng) 打響,首當其衝(chong) 就是這一地區,而且,一旦荊襄告急,便可順江而下,直逼蘇杭,南宋半壁江山岌岌可危,作為(wei) 守臣,責任重於(yu) 泰山。趙方自從(cong) 進入這一地區任地方官以來,無論隨州、鄂州、江陵、襄陽,趙方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除了民政責任,還有軍(jun) 政責任,因此在隨州任職期間,盡管當時宋金講和,邊境無事,他卻未雨綢繆,招兵擇將,先後推薦孟宗政、扈再興(xing) 等豪傑之士補官,為(wei) 抗金作人才準備(這些人後來果然成為(wei) 了抗金名將)。

  趙方任江陵知府時,曾組織人力,增修“三海八匱”,即利用荊州城北一帶的湖泊與(yu) 河渠,修築上、中、下三海,增強水險,以拒金兵。後來金兵蠢蠢欲動,準備南侵,趙方又在荊門東(dong) 西兩(liang) 麵的高山上,築堡壘,增戍兵,扼守險要。

  解棗陽之圍

  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金朝丞相高琪、樞密使烏(wu) 古倫(lun) 慶壽,率軍(jun) 南侵,一路進犯光化、隨州、信陽等地,趙方得戰報,叫來兩(liang) 個(ge) 兒(er) 子趙範、趙葵說:“今朝廷是和、是戰未定,倘若我等待觀望,定會(hui) 貽誤戰機,我主意已定,惟有率兵迎敵,報效國家!”隨即一邊上書(shu) 主張抗金,一邊前往襄陽,坐鎮指揮,調兵拒敵。

  金兵急圍棗陽(今湖北棗陽),趙方派孟宗政、扈再興(xing) 等部將支援棗陽。當時,棗陽守將趙觀與(yu) 金兵交戰於(yu) 城外,正打得難解難分之際,孟宗政與(yu) 扈再興(xing) 援兵趕到,與(yu) 趙觀內(nei) 外夾擊,大敗金兵,棗陽之圍,迎刃而解。而這時,才遲遲接到朝廷主戰的通知。倘若趙方等待觀望,不主動出擊,棗陽或許早就被金兵占領了,其決(jue) 策的果斷,讓朝野為(wei) 之叫好。

  嘉定十一年(1218年),金將完顏賽不率兵數萬(wan) (號稱十萬(wan) )入侵,趙方從(cong) 容調度,安排孟宗政駐守棗陽,劉世興(xing) 守隨州。金兵進犯棗陽,被孟宗政打敗於(yu) 尚家川。犯隨州,被劉世興(xing) 打敗於(yu) 磨子平。金兵不能奪城,又沒有撤兵,繼續將棗陽、隨州二城包圍,對峙達年餘(yu) 。後來,趙方派劉世興(xing) 、扈再興(xing) 、許國等馳援棗陽,命張興(xing) 、李雄韜馳援隨州,先解了隨州之圍。不久,孟宗政在棗陽城東(dong) 伏擊金兵,金兵敗走,迎麵遇上扈再興(xing) 等率領的援軍(jun) ,兩(liang) 軍(jun) 夾擊,金兵大敗。隨後,扈再興(xing) 與(yu) 孟宗政合兵駐守棗陽,與(yu) 金兵幾乎無日不戰,互有勝敗,但金兵始終無法奪城。最後,各路援軍(jun) 相繼而來,宋軍(jun) 還在交戰中活捉完顏賽不的妻弟王醜(chou) 漢,完顏賽不見撈不到任何好處,隻好退兵。趙方因功升龍圖閣待製,封長沙縣男,並賜食邑。

  當時,北方的蒙古也在加緊進攻金國,金宣宗迫於(yu) 腹背受敵,向南宋提出議和,遭到了拒絕。為(wei) 達到以戰逼和的目的,嘉定十二年(1219年)初,金人兵分三路南下侵宋,金將仆散安貞率東(dong) 路軍(jun) 進攻淮南,巴土魯安率西路軍(jun) 進攻陝西,完顏訛可率中路軍(jun) 進攻京湖。完顏訛可率軍(jun) 進攻棗陽,城未下,隨即包圍了棗陽。趙方知道金兵三路而下,有狗急跳強之勢,必然傾(qing) 巢而來,因此想了一個(ge) “圍魏救趙”的妙計,乘金國內(nei) 部空虛之機,派兵搗其巢穴,金兵後院起火,自然回軍(jun) ,棗陽之圍可解。

  於(yu) 是,趙方派許國率部進攻唐州(今河南唐河),命扈再興(xing) 率部進攻鄧州(今河南鄧州),牽製一部金兵回頭去救援。同時,孟宗政堅守棗陽八十多天,雙方交戰多次,棗陽城依舊巋然不動。餘(yu) 下的金兵進不能進,退不好意思退,頓兵城下,無可奈何。趙方抓住敵疲心焦之機,急調扈再興(xing) 、許國兩(liang) 支軍(jun) 隊,悍然回攻包圍棗陽的金軍(jun) ,敗金軍(jun) 於(yu) 城南,孟宗政乘勢出擊,合擊金軍(jun) ,殺死金兵三萬(wan) 多人,完顏訛可單騎逃跑,宋軍(jun) 大獲全勝。

  之後,金人還數次進犯荊襄,企圖從(cong) 中路撕開一個(ge) 侵入南宋腹地的口子,但都一一被趙方果斷化解。趙方以京湖製置使駐守荊襄十年,善用將才,以戰為(wei) 守,軍(jun) 紀嚴(yan) 明,從(cong) 容調度,在任期內(nei) 使京西一帶免受金人的洗劫和蹂躪,功不可沒。《宋史》讚揚他道:“許國之忠,應變之略,隱然有尊俎折衝(chong) 之風。”喻他有運籌帷幄之中、決(jue) 勝千裏之外的儒將風範。

  1221年,趙方因病去世,朝廷追贈他為(wei) 太師,諡號忠肅。■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