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推進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
發稿時間:2019-05-28 15:13:21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周密
深化農(nong) 村土地製度改革,必須要完善農(nong) 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nong) 房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ti) 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nong) 戶資格權和農(nong) 民房屋財產(chan) 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nong) 民房屋使用權。
把握好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及確權頒證工作的現實意義(yi) 。堅定不移貫徹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精神,通過確權頒證充分發揮閑置宅基地和農(nong) 房效益,完善農(nong) 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nong) 房政策,引領農(nong) 民共同富裕。宅基地確權頒證後,在保障農(nong) 民“有所居”的前提下,宅基地使用權及農(nong) 房產(chan) 權的抵押、交易等權能被充分釋放,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也會(hui) 隨之而來,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保障。確權頒證不僅(jin) 可以有效盤活閑置資產(chan) ,提升農(nong) 民財產(chan) 性收入,也可進一步規範宅基地及農(nong) 房流轉行為(wei) ,讓老百姓“手中有證、心中不慌”。
把握好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及確權頒證工作的科學內(nei) 涵。在三權中,對所有權、使用權的認識比較清晰,但對資格權的認識還有一個(ge) 過程。宅基地資格權,是基於(yu) 農(nong) 村集體(ti) 成員身份延伸的,以戶口為(wei) 標誌,以戶為(wei) 單位,依法享有的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宅基地的資格權利。在實際工作中,可將宅基地資格權的外延分解為(wei) 資格獲得權、資格限製權、資格許可權和資格補償(chang) 權等四種權益。一是資格獲得權。即符合條件的農(nong) 戶,作為(wei) 本集體(ti) 組織成員,有資格向村集體(ti) 申請一塊宅基地,對於(yu) 已經分配的宅基地,可無償(chang) 使用。二是資格限製權。即農(nong) 戶有且僅(jin) 有一次權利申請宅基地資格權,而且申請的麵積不得超過規定麵積。三是資格許可權。即使用權人需再次流轉的,須經所有權人和資格權人同意,方可辦理變更或轉移登記。四是資格補償(chang) 權。即宅基地及其以上房屋被國家依法征收時,房屋征收補償(chang) 歸房屋所有權人暨宅基地使用權人所有,宅基地的征收補償(chang) 則歸所有權人和資格權人共有,其補償(chang) 分配方案由村民代表大會(hui) 自行製定。
進一步規範宅基地資格權的有關(guan) 表述。現行有關(guan) 法律規定了“一戶一宅”“無償(chang) 取得”等基本原則,但實際生活中“一戶多宅”因各種原因已普遍存在,獲得宅基地時也多為(wei) 有償(chang) ,資格權的製度設計維護了法律與(yu) 現實的一致性。應規範表述,將“一戶一宅”“無償(chang) 取得”明確為(wei) 取得或保有宅基地資格權。
進一步優(you) 化宅基地使用權的交易範圍。根據現行有關(guan) 法律法規,農(nong) 村宅基地隻能在本集體(ti) 組織內(nei) 部進行交易,這一規定影響了閑置宅基地和農(nong) 房的價(jia) 值釋放。在嚴(yan) 格落實“城裏人到農(nong) 村買(mai) 宅基地這個(ge) 口子不能開”“禁止下鄉(xiang) 利用農(nong) 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hui) 館”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前提下,尊重客觀實際和群眾(zhong) 意願,適當擴大交易範圍。在法律法規未明確前,應當允許對租約公證,維護市場秩序,切實保障權益。
進一步明確農(nong) 村宅基地的使用年限。現行有關(guan) 法律法規隻對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設定了年限,對於(yu) 農(nong) 村宅基地使用權年限並未提及。在實踐中按照“房地一體(ti) ”原則,在“三權分置”不動產(chan) 權證書(shu) 中標注房屋結構、建築年份等信息。應抓緊對農(nong) 村宅基地使用年限統一規定,以便操作。
(作者係安徽省宣城市委常委、旌德縣委書(shu) 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