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克難,水利改革開新局
發稿時間:2011-07-09 00:00:00
善治國者,必善治水。大興(xing) 水利,夯實水作為(wei) 生命之源、生產(chan) 之要、生態之基的重要戰略地位,提高水利對經濟社會(hui) 的保障和支撐作用,必須進一步深化水利改革,推動水利體(ti) 製機製創新,為(wei) 水利發展提供不竭動力。日益增長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對水利保障支撐作用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我國水利改革站在了創新機製、發揮效率、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新起點。
深化水利投入機製改革,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製
今年水利投入將達到4000億(yi) 元,未來10年水利投入4萬(wan) 億(yi) 元
群眾(zhong) 對水利的重要作用體(ti) 會(hui) 最直接。“過去渠道不通,有水也流不到俺家地裏。現在好了,這新建的小支渠,讓俺啥時想澆就能澆,天不下雨,種糧也中了。”河南南陽市宛城區紅泥灣鎮劉泉莊村民劉建葉很開心。通過追加投入,南陽鴨河口灌區實施的灌區節水工程改造,如今成了百姓種糧的依靠。
在連續30年保持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量零增長的情況下,我國擴大有效灌溉麵積1.2億(yi) 畝(mu) ,糧食生產(chan) 實現了“七連增”。在全麵奔向小康社會(hui) 的發展進程中,我國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綜合用水量,保障了國民經濟3倍於(yu) 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增長。
輝煌成就的背後,掩藏著水利投入不足的深層次問題。新中國成立60年我國水利投入過萬(wan) 億(yi) 元,水利基礎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水利發展惠及億(yi) 萬(wan) 人民,僅(jin) 防洪抗旱減災效益一項,就達3.93萬(wan) 億(yi) 元,減淹耕地1.6億(yi) 公頃,年均減少糧食損失1029萬(wan) 噸。但從(co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水利的需要來看,水利投入還是嚴(yan) 重不足。
今年春旱,全國幹旱麵積超過1億(yi) 畝(mu) ,特別是長江中下遊地區,降雨較曆史同期均值偏少五成,江漢平原的莊稼受到旱魔威脅。到6月,受季風氣候影響,旱澇急轉,暴雨如注,城市防洪暴露問題。連北京、成都、長沙這樣的大城市防洪排水都遇到了困難。許多地方出現了一邊防洪除澇,一邊抗旱送水的景象。
嚴(yan) 峻的事實表明,水利工程措施的長期“欠賬”,製約著水資源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保障作用。農(nong) 田水利基礎設施依然薄弱,大江大河防洪體(ti) 係需要完善,城市防洪標準需要提高,病險水庫需要加固,新增加工程需要建設,貧困地區缺水問題需要解決(jue) 。
不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水利投入問題,不從(cong) 製度上保障水利投入穩定,就沒有水利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的明天!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製。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zheng) 今後10年全社會(hui) 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wei) 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並把土地出讓金收益的10%用於(yu) 水利建設。這是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含金量最高的政策。按此標準,2010年我國水利投資是2000億(yi) 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億(yi) 元,未來10年的水利總投入將達到4萬(wan) 億(yi) 元。
“水利投入不差錢,真是做夢也想不到。”過慣了水利投入捉襟見肘日子的貴州省水利廳廳長黎平很振奮:“有了水利投入,對於(yu) 工程性缺水嚴(yan) 重的貴州來說,就有了興(xing) 水利、除水害、促發展、惠民生的未來!”靜態投資73億(yi) 元的黔中水利樞紐工程是貴州省山區水利建設邁開大步的重要標誌。為(wei) 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貴州省政府決(jue) 定從(cong) 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2%用於(yu) 農(nong) 田水利建設,比中央規定增加了2個(ge) 百分點。
深化水利建管體(ti) 製改革,“重建設,輕管理”須根治
告別“靠天吃飯”困局,責權利明確的改革目標呼之欲出
農(nong) 村水利“最後一公裏工程”,是整個(ge) 水利建管體(ti) 製改革最難啃的一塊骨頭。江西省水利廳農(nong) 水處處長李少平一番話道出了農(nong) 村水利普遍存在的大問題。“水利有動脈血管式的骨幹工程,也有毛細血管一樣的小農(nong) 水工程。現在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毛細血管難以全部打通。如果水渠配套不健全,上遊或水庫有再多的水,也到不了田裏。”
河南信陽市五裏鎮大堰村村支書(shu) 呂先林說:“每遇大旱,俺們(men) 就巴望著不遠處的南灣湖,可水就是過不來,隻能靠天收,水多了,就多收幾鬥,水少了,就少收幾鬥。現在條件好了,但小水利工程還是缺!”目前,我國18.27億(yi) 畝(mu) 耕地中,有效灌溉麵積為(wei) 8.77億(yi) 畝(mu) ,剩下的基本就是“望天田”了。
農(nong) 村小水利工程長期以來麵臨(lin) 著這樣的困局:建了毀,毀了建。錢沒少花,力沒少出,小農(nong) 水工程還是趕不上需要。告別“靠天吃飯”困局,唯一出路,就是深化水利建管體(ti) 製改革,實現責權利明確的改革目標。
要通過改革,明確小農(nong) 水產(chan) 權的歸屬。小農(nong) 水,有基礎性,有公益性,還有商品性特征,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型農(nong) 田水利專(zhuan) 項資金“民辦公助”投入機製,推進農(nong) 村用水製度的改革,鼓勵群眾(zhong) 獨資、合資興(xing) 辦小型水利工程。農(nong) 村用水戶協會(hui) 的創建,順應了農(nong) 村用水製度改革的趨勢。自1996年湖北漳河灌區成立第一個(ge) 農(nong) 民用水戶協會(hui) 以來,全國各地相繼成立了農(nong) 民用水戶協會(hui) ,農(nong) 村水利有人建有人管。農(nong) 村用水製度改革深受農(nong) 民的擁護,用水有保障了,豐(feng) 收有保證了,農(nong) 民還擁有了小農(nong) 水的產(chan) 權,多了一份“水家當”。
深化水利建管體(ti) 製改革,必須通過創新機製明確責權利。大江大河治理、防汛抗旱體(ti) 係建設、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城市防洪、人畜飲水……這些,須臾離不開水利建管體(ti) 製改革的深化。自1985年治淮工程實行投資包幹,1986年開工的板橋水庫複建工程在全國水利建設領域第一個(ge) 進行公開招標開始,我國水利建管體(ti) 製改革的帷幕就拉開了。目前,國有水利工程已經全麵實行法人責任製、建設監理製、招標投標製和合同管理製,並探索實現項目法人直管、代建製、聯合組建項目法人等多種建設管理模式。
必須看到,日益增長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水利的需要,農(nong) 村“兩(liang) 工”製度的取消,“重建設,輕管理”的頑疾,都給水利建管體(ti) 製改革帶來了挑戰。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體(ti) 製改革,區分水利工程性質,分類推進改革,健全良性運行機製。建立穩定的經費渠道,足額落實公益性、準公益性水管單位經費。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ti) 製改革。針對不同類型工程特點,明晰工程產(chan) 權,明確所有權和使用權,采用集中管理、專(zhuan) 業(ye) 化和社會(hui) 化管理等多種方式,創新工程管理體(ti) 製。
推進水資源管理體(ti) 製改革,著力化解水資源供需突出矛盾
力爭(zheng) 通過5到10年努力,從(cong) 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麵
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孫雪濤坦陳,水資源管理體(ti) 製不順和水利發展機製不活,是水利發展的突出障礙。
我國水資源管理體(ti) 製改革一直沒有停止過探索和前進的步伐。水權改革是重要突破。日益緊張的水資源短缺,逼出了水權改革的探索。浙江東(dong) 陽和義(yi) 烏(wu) 有償(chang) 轉讓用水權開了國內(nei) 水權製度改革的先河。兩(liang) 市山水相連,但東(dong) 陽富水,義(yi) 烏(wu) 缺水。經過多次協商,2000年11月24日兩(liang) 市簽訂了有償(chang) 轉讓部分水資源使用權的協議,義(yi) 烏(wu) 市以2億(yi) 元的價(jia) 格一次性購買(mai) 東(dong) 陽市橫錦水庫每年4999.9萬(wan) 立方米水的永久使用權。
水價(jia) 改革是水資源管理體(ti) 製的關(guan) 鍵環節。水價(jia) 改革改變了用水戶的用水習(xi) 慣,塑造了人們(men) 的“水意識”。山西運城市臨(lin) 晉鎮景家卓村村民孫百連說:“澆地收水費,說實話,開始我接受不了。不過現在理解了,因為(wei) 種地收益比以前要高,而且用水方便還有保證。”
通過引入市場機製,水價(jia) 改革用經濟杠杆促進了水資源節約使用和效率使用。2010年,我國萬(wan) 元GDP用水量191立方米(2005年可比價(jia) ),比上年減少8.8%;萬(wan) 元工業(ye) 增加值用水量105立方米(2005年可比價(jia) ),比上年減少9.8%。全國有效灌溉麵積達到9.05億(yi) 畝(mu) 。
水資源管理體(ti) 製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親(qin) 切關(guan) 懷下,水利發展,藍圖已經繪就:要力爭(zheng) 通過5到10年努力,從(cong) 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麵,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ti) 係、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ti) 係、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ti) 係、有利於(yu) 水利科學發展的製度體(ti) 係。
放眼新形勢下的水利改革,水利部部長陳雷坦言,要把重點突破與(yu) 整體(ti) 推進更好地結合起來,把保障發展與(yu) 改善民生更好地結合起來,把構建現代水利基礎設施體(ti) 係與(yu) 實行最嚴(yan) 格的水資源管理製度更好地結合起來。要把水利作為(wei) 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you) 先領域,把農(nong) 田水利作為(wei)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yan) 格水資源管理作為(wei)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舉(ju) 措,大力推進水利改革發展。
春風化成政策雨,水利改革將迎來全新局麵!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