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沒有土地財政就沒有新北京?
發稿時間:2011-07-05 00:00:00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披露,北京過度依賴銀行土地儲(chu) 備貸款進行土地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從(cong) 2009年至2011年5月,相關(guan) 貸款總規模超過2500億(yi) 元人民幣。自2011年初開始,大規模還本付息已經開始,目前每月還本付息在100億(yi) 元以上,而今年以來每月土地出讓收入隻有50億(yi) 元左右,還貸壓力巨大。
解剖麻雀可以了解我國當今財政體(ti) 製、貨幣體(ti) 係的真實運行模式。通過分析北京土地財政與(yu) 土地貨幣,我們(men) 可以說,沒有土地財政,就沒有新北京;沒有土地抵押,就沒有龐大的地方貸款。北京土地財政接近破產(chan) 的邊緣,中國以房地產(chan) 為(wei) 主要抵押品,為(wei) 造城運動主要燃料的激進式經濟發展模式將告一段落。
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不能缺少土地收入。根據北京市2010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1年預算草案報告,北京市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84.7億(yi) 元,增長56.5%,完成預算的314.6%。之所以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超收較多。2010年全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557.7億(yi) 元,完成預算的460.5%。一般預算收支出現赤字,靠包含土地在內(nei) 的政府性基金彌補。
中國的信貸體(ti) 係與(yu) 土地緊緊捆綁在一起,土地是地方政府銀行信貸最重要的抵押物。2009年北京市完成土地儲(chu) 備投資1165億(yi) 元,2010年完成土地儲(chu) 備投資1300億(yi) 元。2011年1月到5月,新增土地儲(chu) 備開發投資約為(wei) 300多億(yi) 元。上述資金中的70%源自銀行貸款,30%來自政府財政注入資金。在此,政府與(yu) 銀行、開發商成為(wei) 利益鏈上的共同體(ti) :政府大規模投入土地一級市場,將熟地納入土地市場變現獲得溢價(jia) ,政府與(yu) 銀行皆大歡喜。開發商則向二級市場索取,隻要市場能夠承受,房價(jia) 就能節節上漲。筆者至今記得某商業(ye) 銀行爭(zheng) 取到政府大規模土地貸款份額時的欣喜若狂。
這是一條圍繞土地的產(chan) 業(ye) 鏈條,當土地價(jia) 格與(yu) 成交量上升時,這一鏈條天衣無縫,一旦房地產(chan) 價(jia) 格下行,就會(hui) 成為(wei) 中國經濟的脆弱棘冠。
沒有市場支撐的虛擬經濟遲早會(hui) 被刺破。根據北京市國土局公布的數據,今年1到5月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住宅用地87.4公頃,不足年度計劃供應量(1220公頃)的一成;截至5月24日,北京市通過招拍掛出讓土地的總收入為(wei) 250.61億(yi) 元,同比減少59.2%。250億(yi) 元用來還本付息都不夠,更不必說獲得土地高額溢價(jia) 。以北京為(wei) 首,土地成交量大幅下降的城市存在財政破產(chan) 風險。
此利益鏈條中最大的軟肋是抵押物的價(jia) 格。土地作為(wei) 信貸抵押品,表麵看來非常安全,實際上不堪一擊,原因在於(yu) 土地作為(wei) 抵押品的價(jia) 格是多變的,而在中國市場,風險也是不可對衝(chong) 的。
當市場流動性過剩時,房地產(chan) 作為(wei) 抵押物,價(jia) 格不斷攀升,因此在2010年中國房地產(chan) 泡沫的高峰期以土地質押貸款,銀行是怎麽(me) 看怎麽(me) 合適;一旦流動性下降,房地產(chan) 價(jia) 格低迷,銀行炒地炒成地主、炒房炒成房東(dong) 之後,必然麵對房地產(chan) 價(jia) 格的下挫,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急劇惡化。不妨設想一下美國次貸泡沫高峰期,房地產(chan) 價(jia) 格似乎在通天塔,見不到頂,房屋抵押貸款讓房東(dong) 過上了超前消費的好日子,銀行也賺得不亦樂(le) 乎,次貸危機泡沫被針尖挑破,地獄瞬間打開了大門,不論是銀行還是房東(dong) ,全都變成了負翁。無獨有偶,日本泡沫經濟時代,房地產(chan) 同樣是重要的貨幣抵押物。
把土地作為(wei) 最重要的抵押物發放貨幣,是世界上比較不靠譜的生意,也是金融危機爆發的常見導火索。一項研究顯示,我國90%以上信貸依靠房地產(chan) 等固定資產(chan) 抵押,當抵押物價(jia) 值下降,從(cong) 地方財政、企業(ye) 到銀行,風險會(hui) 在一夕之間暴露。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房地產(chan) 泡沫有好泡沫與(yu) 惡泡沫之分,當實體(ti) 經濟上升、資金流與(yu) 人才流源源流入某經濟體(ti) 時,房地產(chan) 價(jia) 格在可承受的範圍內(nei) 上升,這時的泡沫是好泡沫;當房地產(chan) 脫離實體(ti) 經濟,隻靠貨幣與(yu) 預期支撐時,這時的泡沫就是惡泡沫。以北京為(wei) 首的國內(nei) 房地產(chan) 市場,正在顯示出惡化的趨勢,其房地產(chan) 均價(jia) 遠遠超過某些發達經濟體(ti) 。新的造城運動與(yu) 銀行古老的房地產(chan) 抵押貸款模式,成為(wei) 房地產(chan) 泡沫的支柱。
大廈傾(qing) 斜,支柱快倒,幸虧(kui) ,補上其他的支柱還不算太晚。
(作者係資深財經評論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