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服務業 夕陽無限好
發稿時間:2019-05-07 14:01:38 來源:人民日報
■當前我國養(yang) 老服務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存在著不充分、不平衡問題
■意見致力於(yu) 消除養(yang) 老服務稅費負擔重等痛點,解決(jue) 養(yang) 老服務投融資渠道少等難點
■養(yang) 老服務全過程監管使民政部門及時了解服務信息,有利於(yu) 養(yang) 老服務供求精準對接
截至2018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49億(yi) 人,占總人口的17.9%。如何加快補齊養(yang) 老民生短板,有效滿足新時期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yang) 老服務需求?
日前,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養(yang) 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8條具體(ti) 政策措施含金量如何?破除養(yang) 老服務堵點痛點有哪些實招?業(ye) 內(nei) 人士和相關(guan) 專(zhuan) 家進行了解讀。
滿足不同年齡段老年人多元養(yang) 老需求
當前,養(yang) 老服務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突出。截至2018年底,我國養(yang) 老服務機構與(yu) 設施16.38萬(wan) 個(ge) ,床位總數746.3萬(wan) 張。“盡管近年來養(yang) 老機構總數增長迅速,但與(yu) 民眾(zhong) 對更高質量養(yang) 老服務的需求相比,我國養(yang) 老服務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存在著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鈞說,養(yang) 老機構“住不起”“住不上”“住不好”的問題突出。
如何解決(jue) ?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介紹,意見從(cong) 提供基本服務、滿足多元需求、支持社會(hui) 參與(yu) 、提升支付能力、保護合法權益等5個(ge) 方麵提出了具體(ti) 政策措施,增強老年人獲得感。
其中,意見提出統一開展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wei) 領取老年人補貼、接受基本養(yang) 老服務的依據,引起廣泛關(guan) 注。
“處於(yu) 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有不同的特點和需求。”江蘇省中醫院老年科主任郭宏敏在臨(lin) 床實踐中發現,一般來說,60—75歲年齡段的人剛退休,精力好,生活要求高,更需要老年旅遊、老年大學等豐(feng) 富活動,並能夠繼續服務社會(hui) 。75—85歲的適合居家養(yang) 老,可以依托社區和養(yang) 老公司上門服務;而85—90歲老年人失能失智、疾病晚期的較多,適合機構養(yang) 老,應針對不同人群提供不同養(yang) 老服務。
“中國需要長期照護服務需求的老人大約有3000萬(wan) 人。”劉鈞認為(wei) ,這些老人麵臨(lin) 的養(yang) 老問題更迫切。為(wei) 此,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公辦養(yang) 老機構(含公建民營)兜底保障作用,在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需求的前提下,重點為(wei) 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無償(chang) 或低收費托養(yang) 服務。同時,要從(cong) 老年產(chan) 品用品、信息技術應用、家庭適老化改造等方麵滿足老年人個(ge) 性化、多樣化的需求。
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市場廣闊,應完善體(ti) 製機製擴大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市場廣闊,業(ye) 內(nei) 期待甚高。但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目前不少地方的養(yang) 老服務業(ye) 還處於(yu) 發展初期,市場介入程度不高。公辦養(yang) 老機構入院難、排隊長。而社會(hui) 辦養(yang) 老服務機構則投資多、回收慢、利潤薄,有的甚至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導致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積極性不夠高。
如何讓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朝陽產(chan) 業(ye) ?高曉兵介紹,意見圍繞減負、融資、消費、賦能等製定了一攬子扶持政策。比如減稅降費方麵,明確了“財稅優(you) 惠+居民價(jia) 格”政策,要求“不得拒絕執行”。
社區和居家養(yang) 老貼近老年人,受眾(zhong) 麵廣泛,群眾(zhong) 關(guan) 切度高。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就社區養(yang) 老服務業(ye) 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意見明確,符合條件的社區養(yang) 老服務機構可享受稅費減免、水電氣熱居民價(jia) 格政策等扶持措施。鼓勵探索將空置公租房免費提供給社會(hui) 力量,在社區為(wei) 老年人開展日間照料、康複護理、老年教育等服務。
意見還為(wei) 居家、社區、機構養(yang) 老融合發展製定改革路徑:支持養(yang) 老機構運營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輻射居家服務。將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照護培訓納入政府購買(mai) 養(yang) 老服務目錄。大力發展農(nong) 村互助養(yang) 老設施;探索“物業(ye) 服務+養(yang) 老服務”模式等。
“意見的一大特點就是突出問題導向,明確政府職責。”北京市委黨(dang) 校教授李兵說,意見直擊多年來養(yang) 老服務領域存在的發展障礙,致力於(yu) 消除養(yang) 老服務稅費負擔重等痛點,解決(jue) 養(yang) 老服務投融資渠道少等難點,針對性可操作性強。提出政府在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公開、融資、減稅等方麵的職責邊界,有利於(yu) 厘清政府與(yu) 市場的關(guan) 係,拓寬養(yang) 老服務市場的發展空間。
解決(jue) 養(yang) 老服務業(ye) 統籌不夠、質量不高、監管薄弱等問題
去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取消養(yang) 老機構設立許可。在放開市場的同時,行業(ye) 監管產(chan) 生新問題。如何加強養(yang) 老服務機構監管?
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意見要求加快製定“履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的責任清單,明確綜合監管製度主要內(nei) 容和環節,建立民政部門和市場監管、編製部門銜接的管理機製,加快推進養(yang) 老服務領域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認為(wei) ,養(yang) 老服務綜合監管製度促進了養(yang) 老服務事前、事中和事後全過程監管,民政部門能及時了解服務信息,有利於(yu) 養(yang) 老服務供求精準對接。
針對目前中國養(yang) 老服務人員供給不足、質量不高、流動性大、供需不匹配等問題,意見也從(cong) 養(yang) 老服務人員崗位創造、吸納就業(ye) 、提高養(yang) 老行業(ye) 社會(hui) 地位等角度,提出擴大養(yang) 老服務就業(ye) 創業(ye) 等措施。
“養(yang) 老行業(ye) 就業(ye) 地位的提高首先要建立標準。”杜鵬說,雖然過去也在不斷嚐試解決(jue) 養(yang) 老護理人員的職業(ye) 資格認定和培訓問題,但意見將養(yang) 老服務就業(ye) 問題上升到國家層麵,明確養(yang) 老護理員職業(ye) 技能標準、等級認定和培訓補貼製度,將促使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養(yang) 老服務隊伍中,解決(jue) 目前符合資質的養(yang) 老護理人員短缺等問題。(記者 李昌禹)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