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

文章

張茅:開啟新時代知識產權保護新篇章

發稿時間:2019-04-26 13:37:16   來源:人民日報  

  保護知識產(chan) 權是強化市場監管、維護公平競爭(zheng) 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2018年機構改革對知識產(chan) 權執法體(ti) 製作出調整,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統籌配置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將包括商標專(zhuan) 利等知識產(chan) 權在內(nei) 的相關(guan) 執法統一由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承擔,實現一支隊伍管市場。這一重要改革舉(ju) 措,有利於(yu) 推進市場監管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提升知識產(chan) 權執法效能,加快健全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現代市場體(ti) 係。

  行政執法在我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國行政執法在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係中占據重要地位,行政執法與(yu) 司法兩(liang) 條途徑協調運作,成為(wei) 我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一大特色。實踐證明,這一體(ti) 製適合我國國情。

  行政執法主動性強,能夠集中打擊侵權行為(wei) 。知識產(chan) 權本質上雖屬私權,但在眾(zhong) 多領域,侵犯知識產(chan) 權行為(wei) 不僅(jin) 損害權利人利益,還危及公共利益。因此,國家行政權力對侵權行為(wei) 予以打擊十分必要。我國現行商標法明確規定,對侵犯注冊(ce) 商標專(zhuan) 用權的行為(wei)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在專(zhuan) 利權、著作權、地理標誌等領域,法律也賦予行政執法部門查處侵權假冒等職權。自2010年國務院在全國組織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zhuan) 項行動以來,各有關(guan) 部門、各地區每年都針對侵權假冒突出問題開展專(zhuan) 項整治,集中力量重拳出擊,有效遏製了侵權假冒蔓延勢頭,彰顯了我國政府保護知識產(chan) 權的堅定態度和決(jue) 心。

  行政執法快速便捷,可以有效降低維權成本。相較於(yu) 司法保護,行政保護可以主動開展調查取證,具有執法程序簡便、處理快、效率高的優(you) 勢。一般情況下,侵犯知識產(chan) 權行政案件辦理期限為(wei) 3個(ge) 月,遇到複雜案件可以延長1個(ge) 月。這不僅(jin) 大大提高了侵權處置效率,而且降低了權利人維權成本。

  行政執法方式多樣,便於(yu) 多措並舉(ju) 遏製侵權。為(wei) 有效查處侵犯知識產(chan) 權行為(wei) ,法律賦予行政執法部門行政檢查、行政強製、行政處罰等權力。比如商標法規定,行政執法部門可以采取詢問當事人、複製有關(guan) 資料、實施現場檢查、查封扣押相關(guan) 物品等措施,並可以實施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wei) 、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製造工具、罰款等行政處罰。對於(yu) 5年內(nei) 實施兩(liang) 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wei) 或者有其他嚴(yan) 重情節的,還可以從(cong) 重處罰,對於(yu) 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guan) 。這些處罰措施便於(yu) 迅速製止侵權行為(wei) ,並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侵權者繼續實施侵權行為(wei) 的條件,可以對侵犯知識產(chan) 權行為(wei) 形成威懾和預防。

  行政執法體(ti) 製改革對強化知識產(chan) 權執法具有重要意義(yi)

  此次機構改革,分別整合商標專(zhuan) 利等知識產(chan) 權注冊(ce) 管理職責和執法職責,實現了商標專(zhuan) 利等知識產(chan) 權執法的“小綜合”。這是我國知識產(chan) 權執法體(ti) 製的重大改革,對於(yu) 提升執法效能、強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yi) 。

  有利於(yu) 解決(jue) 職責交叉,避免多頭重複執法。長期以來,我國市場監管資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在知識產(chan) 權領域,同屬工業(ye) 產(chan) 權的商標和專(zhuan) 利分別由不同部門監管,執法力量分散,難以形成合力。同時,由於(yu) 法條競合等原因導致職責交叉,多頭執法現象時有發生。市場監管執法體(ti) 製改革後,整合執法資源,有助於(yu) 解決(jue) 職能交叉、信息溝通不暢、力量分配不均、監管部門間互相推諉等問題,從(cong) 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有利於(yu) 統一執法標準,推進嚴(yan) 格規範執法。在知識產(chan) 權多頭執法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政出多門”,導致對違法行為(wei) 的執法標準不統一。市場監管總局成立後,將分散的監管職能進行整合,對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進行頂層設計,統一組織指導開展商標專(zhuan) 利等執法,統一行政處罰程序和標準,有利於(yu) 規範行使自由裁量權,促進嚴(yan) 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增強行政執法的統一性和威懾力。

  有利於(yu) 完善監管方式,強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全社會(hui) 創新活力不斷激發,商標專(zhuan) 利注冊(ce) 申請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此次機構改革,針對工作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整合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物價(jia) 、商標、專(zhuan) 利等領域執法職責,組建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統一行使相關(guan) 領域行政檢查、行政強製、行政處罰等行政執法職責。由市場監管部門實施綜合監管執法,有利於(yu) 充分發揮市場監管執法網絡健全、執法隊伍充實等優(you) 勢,也有利於(yu) 綜合運用商標法、專(zhuan) 利法、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chan) 品質量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規定的方式和措施,進一步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

  深入推進市場監管綜合執法,著力提升知識產(chan) 權保護效能

  知識產(chan) 權執法是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執法成效與(yu) 綜合執法體(ti) 係建設密切相關(guan)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深化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對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做出全麵規劃和係統部署。要準確領會(hui) 和把握文件精神,全麵落實各項改革任務,加快建立優(you) 化、協同、高效的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體(ti) 係。

  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按照此次機構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全麵做好市場監管職能整合、人員轉隸、機構組建等工作。根據新的職能合理調配執法力量,著重培養(yang) 團隊協作意識,盡快實現執法隊伍的“物理整合”到“化學融合”,確保綜合執法機構組建後能夠高效運轉。同時,要著眼於(yu) 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領域寬、知識產(chan) 權等執法專(zhuan) 業(ye) 性強的特點,廣泛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業(ye) 務培訓,使執法人員熟練掌握履職所需的法律知識,提高辦案技能,培養(yang) 一支政治過硬、業(ye) 務精湛、敢於(yu) 擔當、公正文明的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

  創新執法監管方式。針對侵權假冒行為(wei) 的新手法新特點,從(cong) 技術和製度兩(liang) 個(ge) 層麵創新執法監管方式。著力推進“互聯網+市場監管”,加強大數據、雲(yun) 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在執法監管中的研發運用,提高對侵權違法線索的發現、甄別、挖掘、預警能力。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為(wei) 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wei) 補充、以信用監管為(wei) 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做好日常監管、專(zhuan) 項檢查與(yu) 立案查處的銜接。加快建立完善“黑名單”製度和聯合懲戒機製,努力營造“一處失信、處處受製”的信用環境,讓侵權違法者寸步難行。

  健全執法協作機製。當前,侵權假冒跨區域、鏈條化的特征愈發明顯,隻有加強區域間、部門間協作配合、聯合行動,才能解決(jue) 區域執法帶來的碎片化問題,鏟除整個(ge) 違法產(chan) 業(ye) 鏈。要探索建立跨區域線索通報、證據移轉、案件協查、聯合辦案以及檢驗鑒定結果互認等製度,完善線索發現、源頭追溯、屬地查處機製,對侵權假冒商品的產(chan) 供銷形成全鏈條打擊。同時,加強知識產(chan) 權執法與(yu) 產(chan) 品質量、消費者權益保護、反不正當競爭(zheng) 執法的銜接,綜合運用多種措施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

  完善執法責任製度。全麵梳理並規範執法事項,合理劃分市場監管部門層級事權,建立權責清單,推行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全麵落實行政執法責任製,嚴(yan) 格實行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製度,加強層級監督、外部監督,堅決(jue) 排除違規幹預執法,確保行政執法權力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全麵推行執法公示製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jue) 定法治審核製度,采取執法檢查、考核評價(jia) 、案卷評查等方式加強對基層執法工作的指導,激勵執法人員新時代有新作為(wei)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