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頓悟、感知的靜思之地
—— 精致而獨特的日本園林
發稿時間:2019-04-09 14:18:39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記者 張冠楠
日本與(yu) 中國一衣帶水,而日本文化自漢代起就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其中,日本園林尤其受唐宋時期園林的影響,時至今日仍保持著與(yu) 中國園林相近的自然風格。中日園藝雖然看似相近,但日本園藝結合了當地的自然條件和文化背景,細細品味後發現,又與(yu) 中國園藝略有不同,有其獨特的風格。
貼近自然,是日本園藝最大的特點。日本園藝更重視寓人工於(yu) 自然中,園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體(ti) 構成。在種植設計上,同一園林中的植物品種通常都不多,一般是以一到兩(liang) 種植物作為(wei) 主景植物,再選用另一兩(liang) 種植物作為(wei) 點景植物。從(cong) 形式上看很簡潔,層次清楚,別具風格。在選材上,則以常綠樹木為(wei) 主,花卉較少,多以鬆樹、櫻花、鳶尾等為(wei) 主。日本人對園藝研究精細,更注重對自然的提煉、濃縮,往往花很長時間耐心培養(yang) 植物,盡量在景觀中避免出現人工斧鑿的痕跡,以使人產(chan) 生入靜入定、超凡脫俗的心靈感受。
小巧精致、融入生活,是日本園藝另一大特點。受製於(yu) 國土麵積等因素,日本園林大多小巧、精致,大者不過一畝(mu) 餘(yu) ,小者僅(jin) 幾平方米。在有限的空間裏,日本園藝者將園林的各個(ge) 要素體(ti) 現得淋漓盡致。日本的小庭院是日本園藝最直接的體(ti) 現。對大多數日本人來說,花草不單單是興(xing) 趣愛好,更是生活中的必需品,這也間接推動了日本園藝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各家各戶門前的花草,就如同自家門前的信筒一樣不可或缺。通過自己精心的栽培,門前的花草不僅(jin) 給自家房屋增添顏色,更給城市帶來了活力。
到過日本的人都會(hui) 發現,與(yu) 中國園林庭園不同,很多日本庭園內(nei) 是沒有水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日本深受中國佛教的影響。日本園藝設計者為(wei) 體(ti) 現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通常會(hui) 擯棄池泉庭園,而使用一些如常綠樹、苔蘚、沙、礫石等靜止、不變的元素,營造出枯山水庭園。“未見一粒灰塵揚起,卻見巍峨山脈聳立。未見一滴流水濺下,卻見奔流瀑布懸掛。”這是對這一特色的日本園林最好的描述。在這種園林中,幾乎不使用任何開花植物。枯山水中的“水”通常是用白色砂石表現,而“山”則用石塊表現。園藝者將白色砂石耙出紋路,表現水的流動。
“中國園林宜行走,日本園林宜坐臥。”日本園林藝術從(cong) 中國傳(chuan) 入,曆經數百年變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不但為(wei) 人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良好的休息、文化娛樂(le) 、親(qin) 近大自然、滿足人們(men) 回歸自然願望的場所,更為(wei) 日本人提供了一個(ge) 反省、頓悟、感知的靜思之地。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