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賈康

文章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與財稅製度改革

發稿時間:2022-04-20 13:28:28   來源:kaiyun官方地址論壇網   作者:賈康

  世界經濟正麵臨(lin) 全球化逆潮的嚴(yan) 峻挑戰。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和中產(chan) 階層的減少,是導致民粹主義(yi) 和孤立主義(yi) 興(xing) 起,進而形成全球化逆潮的重要原因。中國正處於(yu) 經濟社會(hui) 轉型的關(guan) 鍵時期,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既是經濟社會(hui) 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又是堅定推進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條件。鑒於(yu) 此,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與(yu) 挪威城市區域研究所於(yu) 2017年3月27-2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中改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共同舉(ju) 辦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經濟全球化新挑戰、新動力”為(wei) 主題的第九屆中挪社會(hui) 政策論壇暨第82次kaiyun官方地址國際論壇,邀請來自中國、挪威和其他國家的專(zhuan) 家學者、智庫、企業(ye) 、政府官員等圍繞經濟全球化逆潮背景下中等收入群體(ti) 形成發展的相關(guan) 議題進行深入研討。kaiyun官方地址論壇網進行全程直播:

  下文為(wei)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在第九屆中挪社會(hui) 政策研討會(hui) 上的演講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演講的主題是基於(yu) 會(hui) 議設定的《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與(yu) 財稅製度改革》之下談談自己的認知,我簡要地勾畫基本的看法。

  一、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的社會(hui) 意義(yi) ,即在中國的必要性與(yu) 挑戰性

  1、走向現代國家,我們(men) 在力求達到全麵小康而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曆史過程中,需要完成社會(hui) 階層分布由“金字塔型”向“橄欖型”的演變,使中等收入群體(ti) 成為(wei) 社會(hui) 成員的大多數,從(cong) 而促進社會(hui) 的穩定。

  2.今天上午我說到自己的看法,就是中等收入群體(ti) 在概念上,我強調是一個(ge) 相對的概念,中等收入群體(ti) 的衡量標準是動態變化的。特別是一個(ge) 經濟體(ti) 裏,如何正確地把握和其他非中等收入群體(ti) 之間的關(guan) 係,是動態調整變化裏最實質性的問題。如果將中等收入群體(ti) 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其他的經濟體(ti) 相比,我覺得還是有共性的。基本的特征是,這些社會(hui) 成員應該是有恒產(chan) 的,就是老百姓關(guan) 心的有房、車和現金儲(chu) 蓄。今天上午我也特別強調了一句話,這個(ge) 房拿在手裏不能是當房奴的痛苦狀態。有了房就按中國的話講,有恒心、家境殷實、可以過體(ti) 麵的生活,雖不豪富,但生存、溫飽層麵之上的發展需求跟隨社會(hui) 主流發展的享受需求,都可以得到基本的滿足。中等收入階層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願每年和家人做一些出外旅遊的安排,包括境外旅遊。

  3、中等收入群體(ti) 的形式壯大,與(yu) 經濟發展、教育、醫療、社保水平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有緊密和內(nei) 在的聯係,是一個(ge) 社會(hui) 走向成員穩定的重要構成因素和催化劑。

  4、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ti) 正在形成和擴大。近年,財富管理、保險等行業(ye) 的發展,出境旅遊的升溫等,都與(yu) 此有關(guan) 。但同時伴隨著“收入差距擴大”“收入分配不公的”社會(hui) 糾結與(yu) 焦慮,收入提低擴中限高,如處理不好,將加重“矛盾累積、隱患疊加”。

  二、財稅製度改革中應構建提低擴中限高的基礎性製度的長效調節機製

  1、財稅改革是為(wei) 國家治理現代化夯實基礎、形成支柱的配套改革,其三大方麵(預算、稅製和中央地方體(ti) 製)具有有機聯係,需整體(ti) 把握。

  2、提低擴中限高的直接製度建設任務。

  一是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除了養(yang) 老還要發展第二、第三支柱,在養(yang) 老第一支柱方麵已經存在很多年討論來討論去總是不能解決(jue) 的實際性問題。其實方向已經明朗,就是舉(ju) 步維艱,就是不能解決(jue) 啃硬骨頭的不良狀態。

  二是在稅製改革方麵,我們(men) 要實現現代化,特別是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說全一點,整個(ge) 間接稅和直接稅體(ti) 係合在一起要形成配套改革,突出的是涉及到現在還沒有完成的,在改革重點和基本事項裏列入的消費稅的改革、房地產(chan) 稅的改革、個(ge) 人所得稅的改革等等,以及未來還要研究開征的遺產(chan) 和贈予稅。

  三是具體(ti) 的配套上,我還可以舉(ju) 個(ge) 例子,前麵提到的養(yang) 老體(ti) 係除了基本養(yang) 老第一支柱之外,還有企業(ye) 年金、職業(ye) 年金的第二支柱,培育和壯大中產(chan) 階層。這樣的改革涉及到資本市場和機構投資人的發展。比較遺憾,說了這幾年,實際的進展還相當有限,我們(men) 也沒有通過公開渠道聽到原來在上海本地也應該率先啟動的試點有什麽(me) 基本經驗的信息發布。

  三是在反貧困、救濟撫恤和救災體(ti) 係機製方麵。現在從(cong) 托底開始,決(jue) 策層有精準的扶貧要求,以及更有力度、更有效率的應給與(yu) 救濟。精準扶貧是從(cong) “十三五”決(jue) 勝階段,到2020年要完成全麵小康的既定目標倒推回來,中國農(nong) 村7000萬(wan) 貧困人口必須在未來這幾年之內(nei) 脫貧,否則全麵小康隻完成10年間人均GDP再翻一番,是不足以體(ti) 現全麵地表述內(nei) 涵的。精準扶貧就是一個(ge) 供給側(ce) 理性管理典型的案例,絕對不是一個(ge) 總量問題,它是要在中國把所有7000萬(wan) 人口的致貧因素分析到位以後,各自對症下藥,形成一套能夠達成時間表要求的解決(jue) 方案。這裏包括異地搬遷扶貧,派專(zhuan) 家到每個(ge) 具體(ti) 的農(nong) 村社區,通過土壤的檢驗、氣候的分析、專(zhuan) 家方案的建議,打開生產(chan) ——無論種植或者是養(yang) 殖方麵的門路,解決(jue) 不是需要異地扶貧搬遷區域的農(nong) 村社會(hui) 成員怎麽(me) 樣致富的問題。另外,包括怎麽(me) 解決(jue)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這是另外的情況。比如說少數民族邊遠地區修路的問題,要想富先修路,以及盡快帶他們(men) 致富的問題,這都是財政發力的問題。

  3.以財稅改革支持在配套改革中形成社會(hui) 成員“縱向流動”的現代化製度機製。現在很多人越來越擔心縱向流動的通道越來越窄,很容易把階層固化,很多人有這樣的感受。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至少提這幾點:

  一是堅定不移地貫徹中央提出的編篡民法典、完善產(chan) 權保護製度的改革和糾正錯案冤案。我們(men) 知道,前幾年有企業(ye) 家入獄的案例是被他們(men) 稱為(wei) 自己受了天大的冤枉,這些事能不能澄清,如果真的能夠澄清是要糾正的。所以,要走向縱向流動的通道。

  二是通過一係列措施進一步地促進機會(hui) 、規則、過程的公平。有了這樣的公平,隻會(hui) 更有效地促進效率。所謂公平與(yu) 效率的權衡,指的是結果的均平狀況,不能走到兩(liang) 極分化收入懸殊,那是需要權衡的再分配調節的目標。

  三是以教育改革破解“錢學森之問”。現在學校的硬件都有現代化的氣息,但是他們(men) 的軟件不敢恭維。在中國被稱為(wei) 最高學府的北大、清華受到很多批評,我認為(wei) 這些批評是有道理的。你看看歐美,特別是職業(ye) 教育有成套教育的歐洲國家,他們(men) 到了碩士的層級,中國在這方麵要進一步考慮怎麽(me) 實質性地推進教育改革。

  四是以科技改革破解“官本位、行政化”改革,這勢在必行。我們(men) 要解決(jue) 這方麵應有的激勵和應有的環境製度建設問題。這個(ge) 文件下去以後,在2016年年底的時候要配上實施細則,我們(men) 後來看到,比如說社科基金和其他區域管理部門,他們(men) 給出了相關(guan) 的實施細則,但是很遺憾,中央部委涉及到的層麵,比如說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的實施細則到現在還是部分的,而不是係統化的,我們(men) 希望在這方麵可以按照中央的精神進一步全覆蓋。

  五是人事製度改革破解“任人唯親(qin) 、人身依附”。在這方麵中國有傳(chuan) 統的糟粕因素,但是我們(men) 無可回避,我們(men) 別無選擇,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在這方麵也納入改革。我認為(wei) 這些都是要涉及到中等收入階層培育的改革任務。

  4.相關(guan) 的改革要啃硬骨頭的案例是觀察:直接稅。房地產(chan) 稅加快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仍千難萬(wan) 難。個(ge) 人所得稅綜合與(yu) 分類相符合“千呼萬(wan) 喚未出來”。遺產(chan) 和贈與(yu) 稅尚不具備官員財產(chan) 報告和公示製度這一先決(jue) 性製度條件。

  這些都帶有非常明顯的難度,但是我們(men) 希望能夠按照中央的精神,在改革的深水區抓住中國現代化的關(guan) 鍵一招,把硬骨頭啃下來,謝謝大家!

  (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