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麵臨上中等收入陷阱考驗
發稿時間:2019-04-08 16:25:51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賈康
“‘中等收入陷阱’可細分為(wei) ‘下中等’和‘上中等’兩(liang) 個(ge) 階段,中國已經成功跨越‘下中等收入陷阱’,但結合全球格局,從(co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現狀來看,正麵臨(lin) ‘上中等收入陷阱’的嚴(yan) 峻考驗。”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日前在其新書(shu) 《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讀書(shu) 會(hui) 上做上述表示。
賈康認為(wei) ,對於(yu) 經曆“黃金發展期”又於(yu) 近年遭遇“矛盾凸顯期”且經濟發展態勢正在進入“速度下台階”的“新常態”的中國,討論“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避免這一問題,現實意義(yi) 顯而易見。“不要以為(wei) 前麵三十幾年發展得總體(ti) 還不錯,GDP年均增長近兩(liang) 位數,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今後隻要照原樣一路發展下去,就可以銜接高收入階段的到來和實現‘現代化偉(wei) 大民族複興(xing) 中國夢’了。如不能有效化解矛盾、攻堅克難實現升級換代式的發展,有大量‘中等收入陷阱’的案例作為(wei) 前車之鑒。”賈康強調。
在賈康看來,可以將已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者代表分成兩(liang) 類:一類是通過引領產(chan) 業(ye) 革命而主要靠技術硬實力和製度軟環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英國和美國,另一類則是通過後發“追趕—趕超”綜合升級而度過中等收入發展階段的日本和韓國。“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可以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製度環境支撐下無論通過技術研發還是技術擴散或模仿,最終都達成了全球範圍內(nei) 的技術領先水平,這一方麵使本國經濟騰飛,另一方麵也不斷從(cong) 供給側(ce) 改變著國人的生活方式。”
賈康同時提醒,我們(men) 需特別注意的一種現實情況,是經曆“追趕—趕超”而成功的案例中罕有大國。“這些又引發了我們(men) 對製度和技術兩(liang) 大成功支撐基點的相互關(guan) 係的思考。通過考察和描述經濟增長實踐模型的演變,我們(men) 能夠看出經濟增長研究中對製度因素和技術因素的應有重視。‘製度’作為(wei) 一項人們(men) 在不斷嚐試卻尚未成功地作出全方位描述的因素,其與(yu) 技術在不同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就成功者的經驗看,在經濟的後發追趕階段,技術受到外溢性影響而水平不斷提升,倒逼製度生成和發展,而在趕超實現的階段上,往往是製度紅利得到更大發揮並扮演更為(wei) 關(guan) 鍵的角色,從(cong) 而刺激技術自主研發進而實現引領。”
賈康認為(wei) ,“中等收入陷阱”還可細分為(wei) “下中等”和“上中等”兩(liang) 個(ge) 階段,中國已經成功跨越“下中等收入陷阱”,但結合全球格局,從(co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現狀來看,正麵臨(lin) “上中等收入陷阱”的嚴(yan) 峻考驗。除了全球和總量視角以外,中國經濟發展還存在一些十分關(guan) 鍵的時代元素與(yu) 基本國情,致使“中等收入陷阱”這一問題更加無可回避和必須高度重視。
時至今日,經濟增長已然步入“新常態”,上下行因素對衝(chong) 中要追求中國經濟“升級版”增長平台的打造,產(chan) 業(ye) 革命加速更迭,為(wei) 中國經濟帶來“緊迫壓力”,技術戰略儲(chu) 備亟待未雨綢繆;中國經濟已然在全球經濟發展格局鉗製下坐上了炙熱的“第二把交椅”,增長中麵臨(lin) 著“胡煥庸線”格局下的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製約,世界最大基數的人口規模與(yu) 老齡化等結構性問題,使“矛盾凸顯”與(yu) 製約仍在不斷加劇;製度變革正處於(yu) 改革深水區攻堅克難的狀態;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中國直麵“中等收入陷阱”而力求作出跨越的問題,更加嚴(yan) 峻和形成更強烈的緊迫感。
中國經濟發展已經走到現代化過程的關(guan) 鍵性曆史時期。直麵“中等收入陷阱”這一真問題、大問題,應當秉承從(cong) 追趕到趕超的戰略發展大計,尋求在超常規發展中突破“天花板”的路徑與(yu) 方略。全球格局下中國當然不能僅(jin) 僅(jin) 依靠“比較優(you) 勢”,而是必須頂住經濟發展先行者對後來者的壓力,力求通過經濟追趕真正達到趕超。在追趕過程中,中國基本已經逐步走過技術模仿的階段,趕超階段製度紅利的發揮及其對技術創新激發作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而中國的製度變革必須完成攻堅克難取得決(jue) 定性成果。因此,我們(men) 必須強調:製度供給是中國經濟社會(hui) 現代化最可選擇的“關(guan) 鍵一招”和“後來居上”的龍頭支撐因素,而具有公共品性質的“製度”,需要政府發揮強有力的作用來加強其有效供給,達到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有限政府的良性結合。製度與(yu) 行為(wei) 聯通機製的優(you) 化再造,經濟發展中整個(ge) 動力體(ti) 係的轉型升級,決(jue) 定著我國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與(yu) 潛力、活力釋放。在優(you) 化製度供給的過程中,應當特別注意在和平發展、全球“命運共同體(ti) ”式尋求共贏、摒棄“你輸我贏”舊思維的哲理與(yu) 合作競爭(zheng) 框架下,通過攻堅克難製度變革的成功,來保障科學技術“第一生產(chan) 力”的潛力釋放、實體(ti) 經濟“升級版”的實現,從(cong) 而真正以“追趕—趕超”進程,跨越橫亙(gen) 於(yu) 前的“中等收入陷阱”這道坎兒(er)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