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

文章

張一鳴:國企改革不能偏離市場化方向

發稿時間:2012-03-14 00:00:00  

  兩(liang) 會(hui) 前夕,世界銀行與(yu)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hui) 》報告,在社會(hui) 上引發了關(guan) 於(yu) 國有企業(ye) 改革的討論熱潮,國有企業(ye) 是否應該縮減規模,從(cong) 一些競爭(zheng) 性領域退出?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製;並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到包括電信、金融、石油等壟斷行業(ye) 。而且,國家發改委最近表示,新“非公有製36條”操作細則將在今年上半年出台,這將在客觀上對國企產(chan) 生外在壓力,促動國有企業(ye) 改革。

  3月12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邀請四位企業(ye) 界的全國人大代表就如何推動實體(ti) 經濟發展舉(ju) 行了新聞發布會(hui) ,他們(men) 也呼籲國家建立一個(ge) 公平的市場競爭(zheng) 環境,為(wei) 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兩(liang) 會(hui) 期間,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多位來自國有企業(ye) 、民營企業(ye) 的代表委員。一些來自國有企業(ye) 的代表委員們(men) 認為(wei) ,國有企業(ye) 的效率還需要提高,但改革的方向不是私有化。而一些來自民營企業(ye) 的代表委員對一些領域內(nei) 存在的“國進民退”表示不滿,他們(men) 呼籲國家對壟斷行業(ye) 進行改革,呼喚公平的市場競爭(zheng) 環境。

  盡管對於(yu) 國有企業(ye) 改革存有分歧,但絕大多數接受記者采訪的代表委員都不讚同完全私有化,而市場化改革是大方向。他們(men) 同時認為(wei) ,在一些領域,縮減國有企業(ye) 規模,給民營企業(ye) 提供平等的競爭(zheng) 機會(hui) ,將有利於(yu) 推動國有企業(ye) 改革。

  不過,一些代表委員向記者強調,國有企業(ye) 改革應當穩步推進,在一些規製條件不具備、監管還有缺失的市場環境下,盲目推進國有企業(ye) 改革,特別是將國有企業(ye) 私有化,可能會(hui) 加劇國有資產(chan) 流失。他們(men) 表示,國有企業(ye) 改革已經不再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如何處理全民資產(chan) 的問題,還涉及到如何與(yu) 民營企業(ye) 共同發展,所以國有企業(ye) 改革需要頂層設計。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李肇星在3月4日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今年將就國有企業(ye) 改革發展等問題開展專(zhuan) 題詢問。深化國有改革已是大勢所趨,如何走,更是一個(ge) 迫在眉睫的問題。

  如同全國人大代表、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向文波在12日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所說,將國有企業(ye) 改革看作全部的市場化是不行的,在一些市場競爭(zheng) 的領域,要向民營資本開放,並建立起公平的市場秩序,最終將能形成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優(you) 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環境,將更有利於(yu) 企業(ye) 的轉型、更有利於(yu) 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