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

文章

發展中小企業是民生工程

發稿時間:2011-07-27 00:00:00  

  胡錦濤總書(shu) 記的“七一”講話,通篇閃耀著人民至上、一切為(wei) 了人民、造福百姓的思想光輝。老百姓為(wei) 什麽(me) 跟黨(dang) 走?就是為(wei) 了過好日子,奔好日子。現在黨(dang) 和政府領導人民過好日子,其中之一就是要抓好發展中小企業(ye) 這個(ge) 民生工程。

  充分就業(ye) 才能富民

  沒有創業(ye) 就沒有就業(ye) ,沒有就業(ye) 就沒有民生。我國居民收入的60%靠工資性收入,充分就業(ye) 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小企業(ye) 是創業(ye) 的主體(ti) ,又是吸納就業(ye) 的主要載體(ti) 。全國的個(ge) 體(ti) 私營工商業(ye) 戶已發展到4200多萬(wan) 戶,從(cong) 業(ye) 人員1.6億(yi) 人。山東(dong) 省的個(ge) 體(ti) 私營業(ye) 戶已達到300多萬(wan) 戶,從(cong) 業(ye) 人員達到1200多萬(wan) 人;中小企業(ye) 發展到70萬(wan) 戶,規模以上企業(ye) 用工人數達640萬(wan) 人。在城鎮就業(ye) 中,中小企業(ye) 、民營企業(ye) 所提供的就業(ye) 崗位已占到80%多,全國1.6億(yi) 人、山東(dong) 1200多萬(wan) 人從(cong) 中小企業(ye) 獲得了工資性收入。這是一個(ge) 多麽(me) 大的富民工程!正如中央領導同誌最近講的,小企業(ye) 可以幹大事業(ye) ,能讓職工生活得更幸福。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推進的時期。加快城市化,就是提高城鎮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有專(zhuan) 家生動地指出,人均占有城市下水道的長度越長,則生活質量越高。根據城市化推進目標,山東(dong) 每年需增加就業(ye) 人數120萬(wan) 。數據顯示,全國GDP每增長10%,才能創造1200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因此,要擴大就業(ye) ,增加普通家庭的工資性收入,就必須大力發展中小企業(ye) 。胡錦濤總書(shu) 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以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中的基本經濟製度;要把促進就業(ye) 放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優(you) 先位置。其立意和出發點,就是為(wei) 了造富人民,這為(wei) 中小企業(ye) 發展賦予了新的內(nei) 涵,提供了強大動力。

  使老百姓在二次分配中獲益

  發展是硬道理。我們(men) 在前進中麵臨(lin) 的困難和問題,都要通過加快發展、科學發展來解決(jue) 。富民,既要通過增加就業(ye) ,使老百姓在一次分配中獲得工資性收入,還要通過加快中小企業(ye) 發展,創造和聚集社會(hui) 財富,通過財富的二次分配,消彌城鄉(xiang) 二元結構造成的差別,使老百姓從(cong) 中獲益。中小企業(ye) 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經濟發展中的位置舉(ju) 足輕重。2010年全省中小工業(ye) 企業(ye) 完成工業(ye) 增加值1.49萬(wan) 億(yi) 元,占全部工業(ye) 增加值的70%多;中小企業(ye) 創造的稅收已占到全部稅收總額的66%。中小企業(ye) 對經濟總量和財政的貢獻早不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而是占到了“半壁江山”,已成為(wei) 國家二次分配的重要來源。如果說在一次分配中,中小企業(ye) 發展惠及的是在中小企業(ye) 就業(ye) 的員工及其家庭,在二次分配中從(cong) 中受益的則是全體(ti) 國民。中小企業(ye) 創造、聚集的財富越多,貢獻越大,則國民在二次分配中受益越多。現在黨(dang) 和政府高度關(guan) 注民生和國民的社會(hui) 保障,提出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出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靠什麽(me) ?還是要靠充分發揮中小企業(ye) 的創富聚財功能,增加二次分配的資金來源,讓國家在二次分配中切好蛋糕、分好蛋糕,使廣大老百姓受益。

  滿足和豐(feng) 富人民消費靠中小企業(ye)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內(nei) 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是重點。而要擴大內(nei) 需,最重要的是擴大居民消費。中小企業(ye) 是日用消費品的主要製造者和社會(hui) 化服務的提供者。老百姓開門七件事,飲食起居、吃喝拉撒,所需所用,主要靠中小企業(ye) 來提供。中小企業(ye) 既要靠好的產(chan) 品、高質量的產(chan) 品和優(you) 質服務,滿足老百姓消費需求;還要靠加快技術創新和研發,實現產(chan) 品的升級換代和推陳出新,不斷地豐(feng) 富消費,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創造和擴大消費需求。同時,中小企業(ye) 職工又是擴大內(nei) 需的消費主體(ti) 。中小企業(ye) 的小老板一般屬於(yu) 中產(chan) 階層,廣大的生產(chan) 者由於(yu) 脫離了土地,其飲食起居用品和服務主要通過從(cong) 市場購買(mai) 獲得。為(wei) 了滿足自己的生活條件,小老板要努力經營,生產(chan) 者須勤奮勞動,這是中小企業(ye) 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其勞動所得又較多較快地轉化為(wei) 消費,成為(wei) 拉動內(nei) 需的重要力量。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擴大內(nei) 需,包括提振三產(chan) 服務業(ye) ,都必須大力發展中小企業(ye) 。我省的中小企業(ye) 的發展程度與(yu) 蘇、浙、粵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中小企業(ye) 戶數是江蘇、廣東(dong) 的一半多,2010年,萬(wan) 人中擁有中小企業(ye) 個(ge) 數,江蘇是160戶,廣東(dong) 是127戶,浙江是102戶,山東(dong) 是72戶。如果山東(dong) 的中小企業(ye) 老板數和從(cong) 業(ye) 人員能達到蘇、浙、粵等省現在的水平,對山東(dong) 的內(nei) 需將是一個(ge) 很大的拉動,對發展相對滯後的我省三產(chan) 服務業(ye) 也是一個(ge) 極大的帶動和促進。這也說明我省中小企業(ye) 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很大的發展空間,離省領導提出的“鋪天蓋地”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我們(men) 要繼續為(wei) 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