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視中小企業倒閉潮問題
發稿時間:2011-07-27 00:00:00
廣州和浙江官方都否認出現中小企業(ye) 倒閉潮,這給工信部足夠的信息宣布,我們(men) 沒有出現倒閉潮。但與(yu) 此同時,工信部新聞發言人朱宏卻又指出,根據國務院要求,工信部正在積極籌備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領導小組會(hui) 議,研究進一步扶持中小企業(ye) 發展的政策措施。而且,他也不得不承認,中小企業(ye) 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ye) 抗風險能力較弱,缺乏正常的融資渠道,對生產(chan) 要素變化敏感,在上遊能源原材料大幅攀升,用工、融資等成本不斷增加情況下,生產(chan) 經營比較困難。此外,很多企業(ye) 享受不到正規的金融服務。
中小企業(ye) 倒閉潮這一名詞的說法,有媒體(ti) 通過文獻追溯之後說是我率先提出的,在一篇名為(wei) 《溫州中小企業(ye) 生存狀況調查:溫州沒有倒閉潮》的文章中,有調查者指出:有據可查的正式將“倒閉潮”一詞提上台麵的輿論,來自4月底財經評論員朱大鳴的文章《民營企業(ye) 倒閉潮正在大肆蔓延》。文章稱,很多企業(ye) 再次麵臨(lin) “不生產(chan) 是死,生產(chan) 了死得更快”。
其實,我在那篇文章,比較擔憂的是2008年情況再次上演。此前很多文章中,我已經指出了宏觀調控特別是貨幣政策、人民幣升值、成本上漲、資金嘩變成遊資、中小企業(ye) 貸款艱辛等因素,對於(yu) 中小企業(ye) 生存的艱難,已經有所論述。特別是2010年9月份,筆者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人民幣升值過快的切膚之痛。當時有個(ge) 數據指出,有4成的企業(ye) 難以承受2%的以上的升值,3成半的企業(ye) 能夠承受在2%——4%之間的升值幅度。大部分出口企業(ye) 能承受的人民幣升值空間也就3%左右,3%的升值幅度會(hui) 讓他們(men) 的盈利能力下降約50%。試想,在半年多一點的時間內(nei) ,我們(men) 的人民幣升值了4%了,這中間會(hui) 有多少外貿企業(ye) 倒閉,實際上是難以統計的。
不管怎麽(me) 樣,如今支持中小企業(ye) 倒閉潮的因素存在,特別是還存在著很多不利的因素。國家有關(guan) 部門能夠及時看到民眾(zhong) 的呼聲進行調查,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至於(yu) 是否出現了倒閉潮,還是即將要出現倒閉潮,我們(men) 也隻是根據現實的情況,指出一些情況和征兆。
第一,雖然有對民營企業(ye) 融資扶植的政策,但是中小企業(ye) 融資情況依然不容樂(le) 觀,還是有更多的中小企業(ye) 告貸無門,不少隻能依賴民間融資的渠道,而民間融資渠道的成本極高,有的早就成為(wei) 高利貸了。而且,高利貸蔓延越快,如同藥性一樣擴散越快,因此,擺在中小企業(ye) 麵前的危險依然存在,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企業(ye) 已經做不下來,或者轉化為(wei) 遊資炒作和放高利貸去了。
第二,當前民營企業(ye) 在夾縫中求生存,中國廉價(jia) 勞動力時代已一去不複返,人力成本的大幅上漲,是勞動密集型企業(ye) 的最大困難。各類成本都在漲,包括原材料、水電,房租等。這一點,也得到了工信部發言人的承認,一些上遊行業(ye) ,如采掘、礦山的利潤就比較高,下遊加工業(ye) 、軋製業(ye) 利潤就比較低。冶金礦山1-5月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是12.4%,冶煉軋製環節主營業(ye) 務收入利潤率隻有2.4%。因此,成本高漲是很多企業(ye) 做不下去的原因,至於(yu) 成本高漲的原因,筆者在很多地方,已經論證的很充分了。
第三,人民幣升值是中小企業(ye) 的天敵,但是,這種危險仍然存在,而且不知道升值到何時是個(ge) 頭。此前,很多人主張一次升值到到位論,問題是,一次升值多少是到位呢?升值10%?想得倒美,老外主張還要升值30%才能算完,而且,即使升值了30%,就沒有問題了麽(me) ?顯然這是一些人的天真爛漫的想法,我早就指出了,美國國貿易摩擦這一招,不是其目的,其目的就在匯率戰,美國大搞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迫使人民幣升值,轉嫁債(zhai) 務危機。所謂升值消除通脹率、降低房價(jia) 論還有可笑的一次升值到位就沒貿易摩擦論,現在看來多麽(me) 荒謬。按圖索驥結果沒有找到良馬,卻找到了一隻癩蛤蟆。別到時候金融沒獲得利益,大量中小企業(ye) 倒閉了,中國製造被做空了,後悔都來不及了。
中國中小企業(ye) 生存難不難?很多外媒都在討論這件事,我們(men) 的媒體(ti) 也在關(guan) 注這一焦點,筆者認為(wei) 這是很好的事情,因為(wei) 隻有意識到了危險才能躲避危險,意識到了問題才能解決(jue) 問題,如果整天醉生夢死,或者昏睡不醒,牛虻們(men) 有必要將之叮咬喚醒。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