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人物

文章

馮夢龍的政績

發稿時間:2018-10-19 13:50:10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石誌剛

  《蘇州府誌》記載:“馮(feng) 夢龍,字猶龍,才情跌宕,詩文麗(li) 藻,尤明經學。崇禎時,以貢選壽寧知縣。”1634年,61歲的馮(feng) 夢龍來到“地僻人難到,山多雲(yun) 易生”的福建壽寧,當了4年知縣。在4年任期內(nei) ,留下了“政簡刑清,首尚文學,遇民以恩,待士有禮”的美名。

  善察明斷

  馮(feng) 夢龍在壽寧知縣任上,處理獄訟案件非常有成效。對待這些案件,他沒有主觀臆斷,亦沒有偏聽偏信,而是采取調查研究,以事實為(wei) 準繩,對卷宗進行審核,最終得出經得起推敲的結論。

  壽寧縣一座山坳上住著上村人和下村人,兩(liang) 村人由於(yu) 曆史原因結下世仇。馮(feng) 夢龍來壽寧之後,出現了一件爭(zheng) 鬥之事。上村的水牛和下村的水牛進行角鬥,周圍圍觀的上村人和下村人很多。時間不長,上村的水牛把下村的水牛弄死了。

  上村人和下村人為(wei) 此起了爭(zheng) 吵,下村人要求上村人賠水牛,上村人堅決(jue) 不賠償(chang) ,兩(liang) 村人將官司告到知縣馮(feng) 夢龍那裏。馮(feng) 夢龍升堂後,將兩(liang) 村的村長,當時的村民代表、牛主、牧童等一並叫到堂上。怎麽(me) 解決(jue) 這個(ge) 糾紛,成為(wei) 考驗馮(feng) 夢龍智慧的一道難題。如果解決(jue) 得不公平,將會(hui) 激化矛盾。

  經過詳細了解,馮(feng) 夢龍認真分析、歸納、總結案情,最終給出十六個(ge) 字的判詞:“兩(liang) 牛相爭(zheng) ,一死一生;死者同吃,生者同耕。”公平思想滲透其中,解決(jue) 了此案糾紛。上村人和下村人都接受馮(feng) 夢龍的調停和判詞,而且二村之後過上了和睦的生活。

  除陋解患

  壽寧的虎患非常嚴(yan) 重。當時山林中有一種傷(shang) 害人畜的花斑虎經常給當地百姓帶來禍患。《壽寧縣誌》中記載花斑虎經常“損傷(shang) 人畜”。由於(yu) 壽寧城樓坍塌,加之年久失修,山林中花斑虎乘夜跑入城內(nei) ,危害百姓和百姓家中牲畜家禽。當地百姓談虎色變,無奈之下,去城隍廟向神靈叩頭禱告,祈求神靈消除虎患。馮(feng) 夢龍看到此事,沒有選擇逃避,而是主動去解決(jue) 這個(ge) 虎患難題。首先,他不顧年老體(ti) 弱,走村串巷、翻山越嶺,尋訪捕虎能手。然後,他發動百姓修繕城樓,在很短的時間內(nei) 完成修繕任務。在此之後,他又組織人在山後、樹林設置捉虎陷阱。“其製如小屋一間,分為(wei) 三直,內(nei) 外壯欞,閉羊左右以餌虎,空其中設機焉。觸之則兩(liang) 閘俱下,虎困而吼,眾(zhong) 乃起而斃之”。因為(wei) 措施得當,在很短時間內(nei) 消除了虎患。

  壽寧重男輕女的陋習(xi) 非常嚴(yan) 重。“閩俗重男而輕女,壽寧亦然,生女則溺之”。他寫(xie) 下了對聯“神靈有赫,不溺女定生奇男;天道無私,能孝親(qin) 必生貴子”,並懸之於(yu) 寺中,以示反對溺女陋習(xi) 。他通過調查研究,親(qin) 自撰寫(xie) 發布《禁溺女告示》。《禁溺女告示》中對溺女行為(wei) 進行道德勸誡:“為(wei) 父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其中從(cong) 何而來?為(wei) 母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身從(cong) 何而活?”“如今好善的百姓,畜生害怕殺害,況且活活一條生命,置之死地,你心何安?”對規勸不聽者則進行實際懲罰:“本縣拿男子重責三十,枷號一月。”道德上教化、律條上懲罰,最終極大程度地遏製了壽寧的溺女行為(wei) 。

  壽寧民貧地瘠,說其民貧,因為(wei) “民無餘(yu) 欠,庫無餘(yu) 財”;說其地瘠:“山無涓滴不為(wei) 用,山任崔嵬也要耕”。當時處於(yu) 明朝末年,政治動蕩、戰爭(zheng) 頻發,統治階級的各種賦稅非常嚴(yan) 重,加重了當地百姓負擔。有的百姓隻能“典妻賣子”,結果“猶不能償(chang) ”。馮(feng) 夢龍在壽寧知縣任上所作《催征》小詩:“不能天雨粟,未免吏呼門。聚斂非吾術,憂時奉至尊。帶青礱早稻,垂白鬻孤孫。安得烽煙熄,敷天頌聖恩。”這首詩流露出馮(feng) 夢龍對當地民情困難的同情和關(guan) 注。針對民貧,“自古攻守之策,未有不以食為(wei) 本者”的馮(feng) 夢龍十分注重發展農(nong) 業(ye) ,修倉(cang) 貯糧,反對“稅外橫取”“無名之斂”;針對地瘠,因地製宜進行開墾,取得了顯著成效。

  建基立政

  馮(feng) 夢龍在壽寧主政期間,“學校雖設,讀書(shu) 者少”“經書(shu) 而外,典籍寥寥,書(shu) 賈亦絕無至者”。由於(yu) 壽寧地理位置偏僻,百姓不重視讀書(shu) ,馮(feng) 夢龍就在壽寧修繕縣學、興(xing) 文立教,自己還親(qin) 自捐出銀兩(liang) 資助所建之學。同時,他還延聘著名儒者在縣學中授課。

  馮(feng) 夢龍還頒布《四書(shu) 指月》,親(qin) 自講解,在他的倡導下,壽寧學風漸興(xing) :“士欣欣漸有進取之誌,將來或未量也。”他還將自己在壽寧任職的經曆寫(xie) 成誌書(shu) 《壽寧待誌》,該書(shu) 文風樸實、流暢優(you) 雅、內(nei) 容豐(feng) 富,詳細地記載了“疆域、城隘、縣治、學宮、土田、戶口、升科、賦稅、恩典、積貯、兵壯、獄訟、物產(chan) 、鹽法、風俗、貢舉(ju) 、官司、勸誡”等內(nei) 容,既是他為(wei) 政以文、感化百姓過程的展示,也是他施政思想的真情流露。

  馮(feng) 夢龍在壽寧期間,積極提倡植樹造林。馮(feng) 夢龍之前二十年的壽寧知縣蔣誥,曾經大力提倡種樹,“捐錢植鬆樹數百於(yu) 九嶺,以蔽行人”“苔罪亦許種鬆自贖”。九嶺是西南到壽寧的必經之路,馮(feng) 夢龍上任之時路過此地,並在蔣誥所栽之樹下麵歇腳納涼,對蔣誥的行為(wei) 大加稱讚。馮(feng) 夢龍在前任基礎上,注重潛績打造,繼續倡導種樹植樹。

  明末有位民間藏書(shu) 家在《壽寧馮(feng) 父母詩序》中稱讚馮(feng) 夢龍的政績:“計閩中五十七邑令之間,無逾先生,而令之才亦無逾先生者。顧先生雖耽於(yu) 詩,而百端苦心,政平訟理,又超於(yu) 五十七邑之殿最也。”“百端苦心,政平訟理”是對他政績的最高評價(jia)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