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zhuan) 家發言

文章

黃漢權:新舊動能轉換:挑戰、機遇與路徑

發稿時間:2018-10-16 11:14:56   來源:开云kaiyun  

  【編者按】:2018年10月13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主辦,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深改五周年——經濟體(ti) 製改革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層研討會(hui) ”在河北省唐山市舉(ju) 行。本文是國家發改委產(chan) 業(ye) 經濟與(yu) 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黃漢權的演講內(nei) 容。



國家發改委產(chan) 業(ye) 經濟與(yu) 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 黃漢權

  今天的會(hui) 議探討通過新舊動能轉換來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men) 國家從(cong) 2015年提出新舊動能轉換以來三年多了,現在我們(men) 做得怎麽(me) 樣?有哪些問題挑戰?下一步怎麽(me) 做?我給大家分享四點認識和三個(ge) 案例。

  一、對新動能及其形成機製的理解

  動能是物理學的一個(ge) 概念,現在被用到經濟學領域,有了經濟動能說法。經濟動能指的是驅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和能量。當前話語語境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指的是,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之中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源。

  新動能形成的機製是什麽(me) ?有幾方麵:首先、科技進步、創新;第二、需求。消費需求的升級帶來新動能;第三、開放、結構調整、城鎮化可以帶來新動能。

  在新動能形成的過程當中,表現為(wei)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培育壯大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改造升級。特征標誌有不同的說法,有四新說、五新說,還有六新說,比較公認的是“四新說”。新一輪新舊動能轉換當中核心要素和傳(chuan) 統要素不一樣。原來講勞動力、資本、原材料、礦產(chan) 資源等等,新要素是科技人才、信息數據等等。

  新舊動能轉換的規律我總結了三方麵。一是新和舊的相對性。新舊動能的轉換是一個(ge) 動態。今天的新技術過了十年就變成舊的了、舊動能了。以前農(nong) 耕時期鐵的出現是新動能,工業(ye) 革命蒸汽機對於(yu) 過去是新動能。我國的新動能可能在發達國家一些地方是舊的動能,很多產(chan) 業(ye) 人家已經有了。

  二是新技術有可能完全取代舊的技術催生新的產(chan) 業(ye) 。有一些新的技術滲透到舊的產(chan) 業(ye) 改造中,讓舊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更新,它還是舊產(chan) 業(ye) ,實際上它的內(nei) 容已發生了變化。

  三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漸進性。新舊動能轉換是漸進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men) 的發展往往陷入了傳(chuan) 統的路徑,培養(yang) 新動能方麵受到科技、人才、資金等等製約以後,往往動不動就落到老的傳(chuan) 統發展方式中去了。

  二、 我們(men) 現在處於(yu) 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的關(guan) 口期

  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說?首先是我們(men) 的勞動力成本不斷的上升,不能支撐傳(chuan) 統動能作為(wei) 優(you) 勢的要素繼續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競爭(zheng) 優(you) 勢;二是資源環境矛盾加劇,不能維持我們(men) 的傳(chuan) 統動能繼續粗放發展;三是我們(men) 的需求,傳(chuan) 統產(chan) 品、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市場需求接近天花板。我們(men) 很多產(chan) 能已經非常大了,再擴張沒有空間了。我們(men) 現在的供需結構出現了低端產(chan) 能過剩和中高端的不足,這也要求我們(men)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四是還有世界競爭(zheng) 格局的變化,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也要求我們(men)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但是,我們(men) 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也有重大的機遇: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給新動能轉換帶來技術科技支撐;二是消費結構升級要為(wei) 新舊動能轉換提供重大的市場空間;三是改革開放的深化為(wei) 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製度供給;四是轉向高質量的發展也為(wei) 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好的宏觀環境。

  三、 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效和問題

  我們(men) 這些年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一是從(cong) 創新創業(ye) 的角度新動能快速成長。每天新增、新注冊(ce) 的企業(ye) 數量在不斷增長,從(cong) 2015年的1.2萬(wan) 個(ge) 企業(ye) 一天,到今年1.8萬(wan) 個(ge) 企業(ye) 一天,新動能源很足。

  二是新能源汽車、工業(ye) 機器人、智能電視等一些新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也加快增長。

  三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在加快轉型,傳(chuan) 統動能煥發新活力。比較典型的像我們(men) 的家電企業(ye) 轉型,已出現了一些世界知名的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

  四是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產(chan) 能過剩的行業(ye) ,這兩(liang) 年出現了恢複性的增長。

  關(guan) 於(yu) 新舊動能轉換的地方探索。我們(men) 看到,有一些地方的新舊動能轉換已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比如,深圳市盡管現在GDP已經非常高了,但在高技術基礎上還能實現8%、9%速度增長,說明深圳新舊動能轉換已經不錯了。深圳的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技術產(chan) 業(ye) 占比超過50%,培育起一批支撐它的新舊動能轉換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ye) 。從(cong) 原來最早做三降一補,做電子組裝加工,再到做電子信息研發,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研發,醫藥、金融,說明地方一些探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

  而我國新舊動能轉換的問題體(ti) 現在:一是新產(chan) 業(ye) 新動能規模依然比較小。從(cong) 整個(ge) 宏觀麵來說,按照2017年的數據比例還比較低,2017年我國技術產(chan) 業(ye) 占規上工業(ye) 比例才有百分之十幾,還沒有到百分之二十,比較低。

  二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改造提升任務比較艱巨。

  三是行業(ye) 發展不平衡。有一些行業(ye) 做得很不錯,但很多行業(ye) 還舉(ju) 步維艱。比如化工、建材、紡織服裝等很多行業(ye) 還很艱難。

  我國新舊動能轉換的一些重大挑戰則體(ti) 現在:一是對傳(chuan) 統發展方式的路徑依賴還很重,不願轉、不敢轉、不會(hui) 轉的現象突出。在這個(ge) 過程當中存在因為(wei) 能力不足,或者因為(wei) 思想轉換調整沒有到位。

  二是製度環境不夠優(you) 化。比如,一些傳(chuan) 統的舊的體(ti) 製、舊的模式、舊的監管方式對新業(ye) 態、新模式還是更多用老辦法來監管。

  三是我們(men) 現在很多政策互相衝(chong) 突,也形成製約。

  四是三缺(“缺人才、缺技術、缺資金”),想轉,但心有餘(yu) 而力不足。

  四、新舊動能轉換的路徑和建議

  我們(men) 的新舊動能轉換轉化我總結了三條路徑:一是敢於(yu) 無中生有,培育壯大新動能;二是老樹發新芽,改造提升傳(chuan) 統動能激活舊動能;三是融合發展,從(cong) 拓展中融合新動能。

  一是無中生有,培育壯大新動能。利用新技術和科技革命,新科技風起雲(yun) 湧,這方麵創新,我們(men) 每天都看到很多消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智能製造、新能源技術、材料技術等等都有可能取得進一步的突破,並催生新的產(chan) 能新的動能。

  首先我講一個(ge) 無中生有做出新產(chan) 業(ye) 、新動能的案例。大數據產(chan) 業(ye) 四五年前貴州沒有,但貴州這幾年抓住了信息技術革命的機遇,把大數據產(chan) 業(ye) 做出來了。現在貴州已聚集了一千多個(ge) 企業(ye) ,有硬件、設備製造、軟件服務、數據的收集、整理、分工、分析和應用等很多國內(nei) 外知名的龍頭企業(ye) 到貴州落戶。

  貴州怎麽(me) 做到的?它就是抓住了機遇,做好大數據的頂層設計。首先在省政府層麵做好大數據的頂層設計,做了一個(ge) 規劃。第二是補齊短板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三年投了500多個(ge) 億(yi) 。貴州這麽(me) 一個(ge) 窮鄉(xiang) 僻壤的地方,交通區位、人才資金都很短缺,政府下決(jue) 心自己投資,把基礎設施建起來了,聚焦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第三是體(ti) 製創新,打破部門之間的數據的孤島,推動數據的共享開放,使數據從(cong) 死的資源變成活的要素,讓這些公司機構都能去用這些數據。最後是國際合作。這是一個(ge) 無中生有的案例。

  二是老樹發新芽,改造提升傳(chuan) 統動能激活舊動能。任何一個(ge) 時代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都占產(chan) 業(ye) 的主體(ti) 。這些產(chan) 業(ye) 並不是沒有發展的機會(hui) 和空間,因為(wei) 經過改造提升以後還能繼續煥發新的活力。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升空間,老樹發新芽有一個(ge) 案例:佛山唯尚家具企業(ye) 。家具企業(ye) 現在發展市場已經飽和了,很多企業(ye) 維持現有規模都不行了。唯尚家具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新技術實現了數字化個(ge) 性化的定製。根據消費者的不同,解決(jue) 了個(ge) 性化定製高成本的問題。這樣市場空間就來了。現在這家是百分之四五十的增長,這是老行業(ye) 出現新動能的典型案例。

  三是融合發展,從(cong) 拓展中融合新動能。通過功能拓展、融合跨界,製造業(ye) 與(yu) 服務業(ye) 的融合。原來很多跨國公司做製造業(ye) 的,現在往服務延伸。互聯網和製造業(ye) 的融合,互聯網+,線上線下融合,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融合。

  最後我提一個(ge) 新舊動能轉換的建議。新舊動能轉換既是一場生產(chan) 力的革命,也是一次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變革,涉及到觀念、理念、體(ti) 製機製,管理模式和要素投入等等方麵的重大調整。

  這裏麵有五個(ge) 工作需要重點關(guan) 注:一是改革發力破除舊體(ti) 製的壁壘和政策障礙。

  二是通過創新驅動引領新舊動能轉換的轉化。

  三是先破後立構建符合四新特點的監管新模式。

  四是要素質量和數量都要提升保障新動能的要素支撐。

  五是用改革擴容提質深度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合作。

  新舊動能轉換完成之日,也是我們(men)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完成之時,也是中國經濟走上富強明天之時。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