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zhuan) 家發言

文章

孔涇源:聚焦動能轉換,深化改革開放

發稿時間:2018-10-15 16:57:16   來源:开云kaiyun  

  【編者按】:2018年10月13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主辦,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深改五周年——經濟體(ti) 製改革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層研討會(hui) ”在河北省唐山市舉(ju) 行。本文是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hui) 理事長、國家發改委經濟體(ti) 製綜合改革司原司長孔涇源的演講內(nei) 容。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hui) 理事長、國家發改委經濟體(ti) 製綜合改革司原司長 孔涇源 

  我今天從(cong) 七方麵圍繞主題做演講。

  一、發展模式:推動三個(ge) 轉變

  所謂動能轉換,從(cong) 發展模式來說有三個(ge) 轉變問題。

  第一,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第二,促進經濟增長由第二產(chan) 業(ye) 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三產(chan) 業(ye) 協同帶動轉變。

  第三,主要增加物資資源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增加和管理轉變。

  二、供求關(guan) 係:適應新型消費

  從(cong) 供求關(guan) 係來說,十三五時期,乃至今後,改革的主線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是要改變生產(chan) 的供給條件,以提升生產(chan) 力、提升效益,進而適應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新消費。供給側(ce) 改革為(wei) 什麽(me) 重要?因為(wei) 發展到今天,我們(men) 居民收入,經濟發展水平,乃至國際競爭(zheng) 力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men) 的需求已經不是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需求了。

  供給,包括製度供給、技術供給,乃至產(chan) 品供給都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一方麵國內(nei) 產(chan) 能過剩,落後產(chan) 能堆積成山,需要去庫存。另一方麵,海外從(cong) 低端的勞動鏈到高端產(chan) 品供求嚴(yan) 重不足。

  今天的需求盡管是同類產(chan) 品,但未必是同品質的產(chan) 品。衣、食、住、行是我們(men) 基本的需求,但今天不是簡單吃飽、穿暖就行,還需要綠色、有機、安全,以及其它環保的要求。我們(men) 穿,不簡單是禦寒了,很可能有些人要穿品牌,收入高的要穿名牌,這個(ge) 對供給也有影響。

  此外,住和行是衣、食、住、行滿足之後,發展遷移是最深的,乃至市場空間巨大。但是恰恰在我們(men) 公共政策方麵有很多不相適應的東(dong) 西,一、二線城市幾乎沒有不限住房、不限購車的,這是典型的使用傳(chuan) 統計劃管製方式治理今天的市場經濟體(ti) 製,造成供需變化。某個(ge) 地方要搞國際自由港,另外一方麵這個(ge) 地方房子限住、金融限貸、車子限購、甚至還要限天數。還搞什麽(me) 自由港,幹脆在哪個(ge) 博物館立個(ge) 不許人進入的牌子。當然這是一個(ge) 極端例子,按這種思路,結果就是這樣。

  不僅(jin) 僅(jin) 是衣食住行,還有很多跟新科技相關(guan) 的。比如技術信息發展,玩手機,上網費用往往超過我們(men) 吃飯的費用,包括穿衣服的費用,供給關(guan) 係適應新型消費。

  三、結構變遷:三次產(chan) 業(ye) 進化

  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變革來說,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變化。早期農(nong) 業(ye) 為(wei) 主,那時候一、二、三產(chan) 業(ye) ,工業(ye) 化時期二、一、三產(chan) 業(ye) ,乃至二、三、一產(chan) 業(ye) ,發展到綠色產(chan) 業(ye) 三、二、一產(chan) 業(ye) 結構階段。我們(men) 今天走在了三、二、一產(chan) 業(ye) 結構階段。當然,對於(yu) 每個(ge) 地區來說也未必是這樣要求,比如說唐山是重工業(ye) 基地,可能仍然是二、三、一產(chan) 業(ye) 結構。在全國範圍內(nei) 來說,我們(men) 進入到三、二、一產(chan) 業(ye) 結構。產(chan) 業(ye) 的高端化自然發展動能、產(chan) 能,帶動科技進步、產(chan) 業(ye) 進步。第三個(ge) 方麵結構變遷中我們(men) 要注意產(chan) 業(ye) 結構的進步。

  四、科技進步:四次工業(ye) 革命

  科技進步研究方式表達方式不一樣,有人說是三次產(chan) 業(ye) 革命,有人說是四次產(chan) 業(ye) 革命。這不是主要的,最關(guan) 鍵製度內(nei) 容是什麽(me) ?世界範圍來說,處在第三次產(chan) 業(ye) 革命和第四次產(chan) 業(ye) 革命轉化期間包含人類發展的所有階段。因為(wei) 我們(men) 是發展中國家,又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我們(men) 的發展有自己的特色。我們(men) 各個(ge) 領域都有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有追趕、趕超的必要。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我們(men) 要講動能轉換,首先一刻都不能鬆懈科技進步。

  五、區域布局:產(chan) 業(ye) 梯度轉移

  從(cong) 布局上來說,我們(men) 改革開放初期采取非均衡戰略,一部分地區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先富起來,東(dong) 南沿海先發展起來。這就意味著我們(men) 發展到一定程度很可能遇到傳(chuan) 統消費瓶頸。好在我們(men) 還有廣大中西部地區空間,我們(men) 通過產(chan) 業(ye) 動能轉換,我們(men) 能夠實現在同一城市不同層麵,或者同一地塊不同層次的交互遞進式的發展。所以地區布局也是我們(men) 動能轉換重大的課題。有人說生產(chan) 鞋子的不在湖南生產(chan) 到越南去生產(chan) ,這有沒有關(guan) 係?總有一些產(chan) 業(ye) 適合在國內(nei) 發展不適合在國外發展。而且國內(nei) 需求本身也會(hui) 遇到產(chan) 業(ye) 向中西部轉移,這幾年發生得非常明顯。東(dong) 部沿海開始轉向高端服務業(ye) 和先進製造業(ye) 的發展理念,科技創新成為(wei) 他們(men) 真正的發展動力。

  六、要素配置:全球經濟戰略

  在要素配置上,我們(men) 不能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過去的一畝(mu) 三分地,而要麵向全球經濟戰略。中美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荼,這種情況下怎麽(me) 化解危機?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裏,我們(men) 曾經非常有效、非常精明地抓住機遇。我們(men) 抓住了沿海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體(ti) 係,從(cong) 國內(nei) 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發展起來,上世紀九十年代利用發達國家中低端製造業(ye) 轉型,我們(men) 大力發展了民營製造業(ye) 。利用土地、資本、勞動力、環境生態四大低成本優(you) 勢,使得我們(men) 的中低端製造業(ye) 打遍天下無敵手,我們(men) 確實抓住了第二次機遇。

  第三次機遇,本世紀頭十年。在世界金融風暴中,我們(men) 利用對外出口、對外貿易,使得我們(men) 一下子成為(wei) 世界第一大貿易大國。其實我們(men) 麵臨(lin) 三大陷阱:

  第一,如果動能不能轉換,創新發展就不能持續。國內(nei) 經濟貿易不能處理好,我們(men) 也會(hui) 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

  第二,如果我們(men) 不能通過反腐倡廉,通過政治體(ti) 製改革,獲得有效的治理能力,我們(men) 就可能掉入政府公信力陷阱。

  第三,就是世界強國的修昔底德陷阱。

  我們(men) 有沒有機遇?有機遇的。通過體(ti) 製機製,我們(men) 也能解決(jue) 國內(nei) 漸進式改革所遇到的問題,通過漸進式的利益調整抓住機遇。中英貿易戰,改革開放40年我們(men) 都是向東(dong) 開放,我們(men) 主要的貿易夥(huo) 伴是美國、日本、韓國。我們(men) 沿海開放地區也麵對這些地區。利用這次向東(dong) 開放,我們(men) 獲得了改革開放的初次勝利。在今天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我們(men) 國內(nei) 調整向西開放的政策,對外開放戰略做相應的調整,由向東(dong) 開放逐步改變兼顧向東(dong) 開放,並向西向南開放為(wei) 重點,同時把西部開放,向一西一東(dong) 開放二者結合起來,形成國內(nei) 戰略平衡點。實現我們(men) 係統發展、科技發展、創新發展。

  七、製度建設:全麵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40年涉及方麵非常多,涉及動能轉換的有幾方麵:

  (一)堅持競爭(zheng) 中立原則

  首先是堅持競爭(zheng) 中立原則。我們(men) 體(ti) 製跟西方有差異,今天搞全球化的競爭(zheng) 要堅持中立原則,形成多種所有製經濟平衡發展機製。國民所有製經濟平衡發展是我們(men) 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真諦所在,離開這個(ge) 都是有問題的。我們(men) 不能否認,世界上任何一個(ge) 國家,曆史上任何一個(ge) 階段,國有經濟、非國有經濟都是同時存在。美歐日發達國家國有經濟占有一定之位,意味著混合所有製經濟,多種經濟平衡發展是規律,是市場規則,但是在比例上,在份額上要適當。

  kaiyun官方地址開放是一場治理型改革。這種治理型改革就是從(cong) 理論旗幟到國有體(ti) 製都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我們(men) 稱之為(wei) 治理改革。農(nong) 村集體(ti) 所有製沒有變,通過三權分置進行改革。

  (二)開放重點關(guan) 鍵領域

  開放重點關(guan) 鍵領域,發揮市場決(jue) 定作用,優(you) 化政府引導機製。創新科技管理體(ti) 製,保護知識財產(chan) 權利、建立混合經濟體(ti) 製,健全中立法規。改革有溢出效應,出現了非公經濟,這時候治理改革過程當中出現製度改革元素,始終是要受到排斥,如果不從(cong) 理論上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挑戰。

  鄧小平同誌偉(wei) 大之處不在於(yu) 他提出了什麽(me) 理論,也不在於(yu) 他建立了什麽(me) 思想體(ti) 係,他最關(guan) 鍵的是從(cong) 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實踐檢驗標準。這給我們(men) 的啟示是什麽(me) ?我想改革開放應是最基本的理念,最基本的看法。

  西方國家有他們(men) 的偏見,有他們(men) 自己的利益考量。我們(men) 還沒有高端福利,還麵臨(lin) 經濟規律認識不足,以及眾(zhong) 多市場化改造的難題,所以我們(men) 要深化改革體(ti) 製。

  (三)發揮市場決(jue) 定作用,優(you) 化政府引導機製

  發揮市場決(jue) 定作用其實解決(jue) 辦法很簡單,包括一線城市控車、限購住房也是一樣。政府通過商住房把白領階層的住房問題解決(jue) ,商品房愛漲多少漲多少,政府隻管征收相關(guan) 稅收。征的稅收用來解決(jue) 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問題。而現在的各種限貸、限資格方式把社會(hui) 成員搞成三六九等,用這種比計劃經濟更古老的方式規製今天的市場環境,造成原本良好多贏的經濟發展格局,最終演變成多失不當的局麵,這顯然是不適當的。因此,在改革中合理建立政府的引導機製很重要。

  (四)創新科技管理體(ti) 製

  科技管理體(ti) 製,科技體(ti) 製自身要改革創新,我們(men) 應該把科研經費用在關(guan) 鍵重點人員身上,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一個(ge) 機構按行政規劃、科技人員身份分等,該發的待遇不能發,不能發的待遇很多人卻搭便車。這主要還是體(ti) 製問題。一個(ge) 演員出演一部電視劇能拿幾百萬(wan) ,甚至上千萬(wan) 的演出費,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就不應該多拿點錢嗎?

  另一方麵,從(cong) 內(nei) 部管理角度,人才體(ti) 係也是一樣。要嚴(yan) 格杜絕論資排位,避免形成本位管理方式。搞科學研究要以人發展,要以資本為(wei) 本位,不在於(yu) 人數多少。人多可能是烏(wu) 合之眾(zhong) 。也不在於(yu) 年齡大小,有的人年輕有創新,有的年齡很大依然思想活躍,創新理念比較新穎。年齡不是問題。

  (五)保護知識財產(chan) 權利

  保護知識就是保護財產(chan) 權。保護財產(chan) 權有很多辦法,包括知識產(chan) 權。發展到今天,我們(men) 提出了科技創新。而現在,包括很多民營企業(ye) 家在內(nei) 的很多人想方設法把財產(chan) 轉移出去,把孩子家人和自己移民出去,企圖找一個(ge) 安全的地方發展。但實際上,當這些人把國內(nei) 的財產(chan) 向海外轉移的時候,未來將麵臨(lin) 高達80%—90%的遺產(chan) 稅征收,對於(yu) 財產(chan) 保護,以及遺產(chan) 稅設計,我們(men) 還麵臨(lin) 很多弱勢群體(ti) 。

  (六)建立混合經濟體(ti) 製

  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要保持合適的比例。現在新進行的國企改革管資本,好處是政府不在產(chan) 業(ye) 中與(yu) 民爭(zheng) 利。在資本市場中如果混合所有製理念不進去,國有資本一進去就會(hui) 造成對民營經濟的擠出效應。因為(wei) 通過國有收購、資本市場並購民營經濟就可以被政府拿過來,這樣就會(hui) 產(chan) 生另一種風險。

  (七)健全規製中立法規

  規製中立法規,還是要回到多種所有製經濟均衡發展的軌道上來。

  所謂將改革進行到底有三層麵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治理型改革要適應經濟改革發展需要。改革者的心目中要有社會(hui) 主義(yi) 和民主發展社會(hui) 的大海星辰,要孜孜以求謀求發展。

  第二層意思是,國企要把現代企業(ye) 製度改革進行到底。

  第三層意思是,國有企業(ye) 改革,包括國有經濟做強做優(you) 做大進行到底,最重要的是把公有製經濟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建設進行到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