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朝暉:建立促進人的天性充分發展的教育體製
發稿時間:2018-09-19 09:17:45 來源:开云kaiyun
【編者按】:2018年9月16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與(yu) 中共淄博市委聯合舉(ju) 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社會(hui) 民生體(ti) 製改革暨淄博實踐現場會(hui) ”在山東(dong) 省淄博市臨(lin) 淄區舉(ju) 行。本文是國家教育部中國教育科學院教育研究理論中心主任儲(chu) 朝暉的主題演講內(nei) 容整理稿,未經本人審核。

教育改革最關(guan) 鍵的要盡可能的接近人的天性。我們(men) 以前用的比較多的是說法是全麵發展。全麵發展事實上做不到,實際上是要充分發展人的天性。建立這樣的教育觀點,才有可能有利於(yu) 我們(men) 的教育發展。
目前,我國教育的問題很多,關(guan) 鍵的原因是學生負擔過重,屬於(yu) 應試教育。從(cong) 價(jia) 值層麵來說,現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強調國家本位。古代先賢管子講“以人為(wei) 本”,而且2003年和諧社會(hui) 的建設決(jue) 定,當時已把以人為(wei) 本寫(xie) 到中央文件裏。但落實到教育當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體(ti) 現在教育的單一性。這個(ge) 單一包括管理比較單一、權利比較集中、評價(jia) 比較單一,造成了整個(ge) 社會(hui) 都在應試。首先是學生應試,學生為(wei) 了考更高的分數要費很大的勁。家長的壓力很大,學校、教師壓力很大,整個(ge) 社會(hui) 壓力都很大。
截至2018年8月20日,全國已摸排出培訓機構38.2萬(wan) 家。2017年全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校外教育總體(ti) 參與(yu) 率在47.2%,平均費用為(wei) 5616元。學生負擔重、家庭負擔重、教師焦慮多已嚴(yan) 重影響人民生活的幸福、國民素養(yang) 和國家競爭(zheng) 力。當前教育問題的根子在於(yu) 我國現在的教育管理和體(ti) 製過度集中。我從(cong) 1983年開始找每個(ge) 學校的不同點,但很可惜,找學校不同點很難。大家都是一樣的,不同學校之間的差異就是考試分數的差異,就是一個(ge) 學校考的分數高,另外一個(ge) 學校考的分數低一點,然後就造成了學生進不同的學校,出現不同的職業(ye) 。
此外,教育評價(jia) 模式也過度單一,根本原因是評價(jia) 權利過於(yu) 單一。大家都去考分數,這個(ge) 分數是單一的,但是學生的個(ge) 性是多樣的,這必然形成很大的矛盾。這就導致我們(men) 現在培訓機構很容易發展起來。全國教育培訓機構大概38萬(wan) 家,很多地方的培訓機構比學校多,收費培訓機構比學校收的高。為(wei) 什麽(me) ?培訓機構提分效能高於(yu) 中小學,造成中小學正常教學秩序被打亂(luan) 。所以很多地方的孩子在幼兒(er) 園最後一個(ge) 學期都沒有辦法在幼兒(er) 園待下去,很多家長把學生都送到學前班去了,這個(ge) 問題非常嚴(yan) 重。
從(cong) 管理權利高度集中單一的效應來看。學校隸屬於(yu) 有層級的單一主體(ti) ——政府,所有學校都是一個(ge) 單一主體(ti) 下麵的一個(ge) 下級。這樣一來導致我們(men) 十九大提出的主要矛盾——不平衡、不充分。以我們(men) 國家的高等教育為(wei) 例,每年的教育經費現在是2萬(wan) 億(yi) 元多一點,但是主要投到哪裏?北大、清華等中央高校每年投入一萬(wan) 億(yi) 元。國家給地方院校的經費是多少呢?一百多億(yi) 元。而地方院校培養(yang) 的學生占整個(ge) 高效培養(yang) 學生的95%,主要原因就是主體(ti) 是單一的。用行政機構管理學校導致千校一麵,教師歸屬感很低,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做教師。昨天一個(ge) 人跟我講,我們(men) 學校的女教師比例達到85%以上,為(wei) 什麽(me) 這樣?根本原因還是一樣的,做教師這個(ge) 行業(ye) 沒有成就感,教學沒有自主性,而且公立學校的教師招聘很難。
從(cong) 評價(jia) 集中單一的效應來看。評價(jia) 單一導致的效益不高,隻能產(chan) 生人的複製品。本來每個(ge) 人有自己的天性,但是由於(yu) 我們(men) 隻看考試分數,所以我們(men) 學校培養(yang) 出來的人是人的複製品。這樣一來,導致很多用標準的知識要求分數,隻要求提分,其他不要求你。前段時間說學生近視眼率為(wei) 什麽(me) 那麽(me) 高?我說根本原因還是在考試。有人歸結說,我們(men) 現在手機、電腦多,但是世界各國都在用手機、電腦,那為(wei) 什麽(me) 其他國家的近視率沒有提高呢?
怎麽(me) 改進這種現象?首先是要放權。所謂放權就是要劃定行政權利和專(zhuan) 業(ye) 權利的邊界。這個(ge) 很難。我講一個(ge) 典型的例子,有行政部門曾經叫我們(men) 小範圍討論北京高考、中考怎麽(me) 改進。有關(guan) 部門提出,北京市高考、中考的出題難度係數不能高於(yu) 某一個(ge) 值。所以北京市的中考考試分數集中在90幾分高分段,這種情況造成吃虧(kui) 的是那些真正優(you) 秀的學生。這種現狀在全國各地大量的存在。此外,要減少對學校的行政指令、發文。我們(men) 調查得出,全國各地中小學每年接到政府的文是400-1700個(ge) 。昨天我了解了一下淄博本地的學校,一年接到1000個(ge) 上麵發文。這樣。學校怎麽(me) 開展工作?老師怎樣培養(yang) 學生?另外。各種檢查也很多。
怎麽(me) 放權呢?第一,歸還學生的學習(xi) 自主權,給教師教學自主權,管理上給學校一定的自主權,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其他東(dong) 西沒法做。
第二,分權評價(jia) 。政府要把評價(jia) 權放出來。現在不是這樣的。我們(men) 考試是行政部門執行的結果,行政部門掌握的評價(jia) 一定是單一的評價(jia) 。十多年來,我們(men) 一直作規劃綱要的起草工作,討論很多次這個(ge) 問題,一直沒辦法解決(jue) 。由於(yu) 權利單一必然標準單一。通過分權評價(jia) 才能建立適應學生天性的多樣化評價(jia) 體(ti) 係。橫向來看就是要建立第一方、第二方評價(jia) 、第三方評價(jia) 並存並能正常發揮作用的評價(jia) 體(ti) 係。現在缺少的是第三方評價(jia) 。在教育評價(jia) 上,第三方評價(jia) 還是用的不夠充分,有些地方不敢用。
第三,分級專(zhuan) 業(ye) 評價(jia) 。什麽(me) 意思?就是任教的教師應有一定的評價(jia) 權力,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學校也應有一定的學生評價(jia) 權,可以依據自己對教育的獨特理解和自身條件辦出與(yu) 特色的學校。高校能根據自己對學生的專(zhuan) 業(ye) 要求招生,建立多元、自主、開放、透明的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
第四,學生自主選擇。從(cong) 學生評價(jia) 牽扯到對教師的評價(jia) 、學校的評價(jia) ,其他的評價(jia) 都應該做相應的改變,這個(ge) 應該在體(ti) 製上改變。在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建立新的體(ti) 係。我們(men) 的教育體(ti) 製過去有一個(ge) 錯誤的理解,就是按照國家的體(ti) 製來建立我們(men) 教育的體(ti) 製。這是我們(men) 過去建立教育體(ti) 製的一個(ge) 根基,一個(ge) 邏輯。現在我們(men) 要真正讓中國人成長發展的更好,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天性建立一個(ge) 符合學生天性成長發展的管理體(ti) 係。
隻有教育權利、責任、評價(jia) 盡可能整體(ti) 由高度集中到歸還給各自的主體(ti) ,這樣才能有利於(yu) 人的成長發展。
(《改革內(nei) 參》記者 李鑫整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