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推動家庭農場現代化演進
發稿時間:2018-06-11 09:48: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記者王菲
專(zhuan) 業(ye) 素質較高、更懂農(nong) 業(ye) 技術、善於(yu) 經營管理的“新農(nong) 人”正在推動中國家庭農(nong) 場走向專(zhuan) 業(ye) 化、集約化道路。
記者從(cong) 日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舉(ju) 辦的家庭農(nong) 場創新發展培訓會(hui) 上獲悉,目前我國家庭農(nong) 場快速發展,數量已超過87.7萬(wan) 戶。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對全國3000戶左右家庭農(nong) 場監測分析顯示,家庭農(nong) 場在農(nong) 民合作社組建運營、發展訂單農(nong) 業(ye) ,帶動小規模農(nong) 戶改進生產(chan) 技術、降低成本等方麵發揮了核心作用。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副院長杜誌雄說,當前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正在快速發展和演化,家庭農(nong) 場由小農(nong) 戶升級而來,這些新型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未來主導力量。
家庭農(nong) 場已成為(wei) 農(nong) 業(ye) 合作社組織的發展助推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的家庭農(nong) 場監測顯示,全國36.97%的家庭農(nong) 場加入了合作社。由於(yu) 家庭農(nong) 場經營者專(zhuan) 業(ye) 素質較高、更懂農(nong) 業(ye) 技術、善於(yu) 經營管理,在農(nong) 民合作社組建和運營中也更願意發揮核心帶頭作用。
與(yu) 傳(chuan) 統小農(nong) 戶相比,今天經營家庭農(nong) 場的“新農(nong) 人”無論是生產(chan) 方式還是發展觀念都有所變化,後者正在成為(wei) 生態農(nong) 業(ye) 技術的使用者和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的實踐者。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的監測數據顯示,在進行灌溉的種植類和糧食類農(nong) 場中,采用噴灌技術(含微噴滴灌滲灌)進行灌溉的農(nong) 場占比分別為(wei) 36.59%和19.50%;畝(mu) 均化肥用量低於(yu) 或者等於(yu) 周邊農(nong) 戶的農(nong) 場合計占比83.93%。就畝(mu) 均化肥用量而言,至少40%的家庭農(nong) 場在“減量”使用;在抽樣的418家養(yang) 殖類農(nong) 場中,利用糞便進行資源化、綜合循環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農(nong) 場占比近八成。
與(yu) 小規模農(nong) 戶相比,家庭農(nong) 場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水平更高,更有意願使用先進農(nong) 機、引進優(you) 良品種、采用新技術、開展品牌化經營,能夠帶動小規模農(nong) 戶改進生產(chan) 技術、提高產(chan) 量、降低成本。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監測顯示,72.09%的家庭農(nong) 場擁有自己的拖拉機,29.04%的農(nong) 場擁有聯合收割機,17.07%的農(nong) 場擁有插秧機,平均每家農(nong) 場自有農(nong) 機具價(jia) 值為(wei) 22.13萬(wan) 元。
不斷發展的家庭農(nong) 場帶來了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組織方式的變化。
“實踐中,很多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獲得生產(chan) 原料、發展訂單農(nong) 業(ye) ,更加願意與(yu) 家庭農(nong) 場這樣有規模的原料供給者打交道,將家庭農(nong) 場作為(wei) 原料基地,克服小規模農(nong) 戶生產(chan) 經營波動大、生產(chan) 方式不規範和質量安全難保且違約率高的風險和缺陷。”杜誌雄說,同時,家庭農(nong) 場為(wei) 了盡快回收農(nong) 業(ye) 機械的投資成本,成為(wei) 周邊小規模農(nong) 戶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的提供者。
“在不少家庭農(nong) 場中,父輩負責生產(chan) ,兒(er) 子負責營銷拓展,這種‘代際分工’趨勢表明新生代農(nong) 民在向產(chan) 業(ye) 化拓展,推動實現一二三產(chan) 業(ye) 的融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經濟體(ti) 製與(yu) 經營管理司副司長江文勝說。
在杜誌雄看來,生態生產(chan) 方式是“新農(nong) 人”的基因,有機產(chan) 品供給服務是“新農(nong) 人”的符號標誌,新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主體(ti) 的培育發展,有助於(yu) 新時代中國農(nong) 業(ye) 由數量增長向質量增長轉換。
江文勝說,家庭農(nong) 場發展要堅持發展與(yu) 規範並重。同區域同類型家庭農(nong) 場可實行抱團發展。同時要與(yu) 其他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展相結合,明確各自功能定位,構建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