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製定“小農戶振興”扶持政策
發稿時間:2018-06-07 15:00:55 來源:經濟參考報
為(wei) 了促進小農(nong) 戶和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有機銜接,我國今年將針對小農(nong) 生產(chan) 研究製定專(zhuan) 門的扶持政策意見。具體(ti) 措施包括培育各類專(zhuan) 業(ye) 化市場化服務組織,推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全程社會(hui) 化服務,幫助小農(nong) 戶節本增效;扶持小農(nong) 戶發展生態農(nong) 業(ye) 、設施農(nong) 業(ye) 、體(ti) 驗農(nong) 業(ye) 、定製農(nong) 業(ye) ,提高產(chan) 品檔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間等。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日前在一個(ge) 學術研討會(hui) 上透露,實現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主要有五個(ge) 措施,包括夯實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基礎、實施興(xing) 農(nong) 戰略、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擴大農(nong) 業(ye) 對外開放、促進小農(nong) 戶振興(xing) 等。其中,對於(yu) 小農(nong) 戶振興(xing) 的相關(guan) 措施,他表示,中國農(nong) 業(ye) 的基本麵還是小農(nong) 戶,所謂合作社就是小農(nong) 戶間的合作,家庭農(nong) 場就是小農(nong) 戶生產(chan) 的專(zhuan) 業(ye) 化和經營化。小農(nong) 戶這個(ge) 理念要反複強調,因此今年要專(zhuan) 門研究製定促進小農(nong) 生產(chan) 發展的政策意見。
目前,我國仍有2.6億(yi) 農(nong) 戶、6億(yi) 多人生活在農(nong) 村,其中2.3億(yi) 戶是承包農(nong) 戶,也就是所謂的小農(nong) 戶。專(zhuan) 家表示,目前在工業(ye) 化、城鎮化深入推進過程中,小農(nong) 戶仍麵臨(lin) 發展權利不充分的問題。例如,農(nong) 村土地、資金、高素質勞動力等優(you) 質資源大量流向工業(ye) 和城市,導致小農(nong) 戶發展產(chan) 業(ye) 缺錢、缺人。從(cong) 利益分享來看,農(nong) 村土地還不能與(yu) 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jia) ,大量小農(nong) 戶難以享受充分的金融信貸保險服務。此外,一些新型經營主體(ti) 、特別是工商資本下鄉(xiang) 更多地關(guan) 心經營效益,不夠注重帶動農(nong) 民發展,使得小農(nong) 戶難以有效分享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成果。
“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應當鼓勵資本下鄉(xiang) ,但一些地方‘資本下鄉(xiang) 卻代替了老鄉(xiang) ,沒有帶動老鄉(xiang) ’,‘農(nong) 家樂(le) 光讓老板樂(le) 了,沒有讓農(nong) 民樂(le) ’;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老板圈地蓋房、坐地收錢,‘富了老板,虧(kui) 了老鄉(xiang) ’的現象;還有個(ge) 別地方在農(nong) 業(ye) 園區建設中甚至脫離農(nong) 業(ye) ,異化為(wei) 工業(ye) 園,成為(wei) ‘穿農(nong) 業(ye) 馬甲的工業(ye) 項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韓長賦在其署名文章中如此表示。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體(ti) 製與(yu) 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認為(wei) ,在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同時,在發展理念、製度創新和政策舉(ju) 措上要重視小農(nong) ,以促進小農(nong) 與(yu) 經濟社會(hui) 同步發展。要在土地製度、經營製度、人才培養(yang) 、完善政策等方麵多策並施。例如在土地製度上,在切實維護億(yi) 萬(wan) 農(nong) 戶承包權益的基礎上,鼓勵專(zhuan) 業(ye) 農(nong) 戶開展互換並地、土地整理等方式解決(jue) 地塊細碎化,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提升土地經營規模。要高度重視“不在地地主”長期存在的問題,引導長期進城落戶的非農(nong) 戶有序退出承包地。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風田此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ei) ,我國的小農(nong) 經濟還是存在的,並不是全部搞規模經營大戶經營,因此加強小農(nong) 戶的社會(hui) 化服務才是土地製度改革的一個(ge) 重點。農(nong) 村土地征收、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製度改革未來會(hui) 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發展鄉(xiang) 村旅遊觀光、養(yang) 老度假等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都需要用地。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多項通過完善經營製度從(cong) 而扶持小農(nong) 戶的措施。張紅宇表示,在經營製度上,通過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培育多元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完善利益聯結機製帶動小農(nong) 。積極發展社會(hui) 化服務,重點幫助小農(nong) 搞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關(guan) 鍵環節,解決(jue) 小農(nong) 依靠自身力量辦不好辦不了的問題。
在財政支農(nong) 政策體(ti) 係方麵,韓長賦還表示,要按照“基在農(nong) 業(ye) 、利在農(nong) 民、惠在農(nong) 村”的思路,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農(nong) 業(ye) 補貼,讓財政補貼更多更廣惠及農(nong) 民群眾(zhong) 特別是小農(nong) 戶。今後,財政補助資金要重點扶持帶動小農(nong) 戶發展的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支持他們(men) 通過股份合作、訂單農(nong) 業(ye) 等方式與(yu) 小農(nong) 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製,讓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低端的小農(nong) 戶也能分享財政支農(nong) 的政策紅利。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