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他始終“在場”
發稿時間:2018-05-04 14:55:14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劉文嘉
真正的曆史人物,名字前已經不用冠以任何名號。數以萬(wan) 計的人用一生研究他的一生,數以十萬(wan) 的人無論研究什麽(me) 都繞不開他的學術統緒,數以千萬(wan) 的人因他的思想間接或直接的流血、鬥爭(zheng) 、發現宿命,數以億(yi) 計的人在21世紀仍然執著地要踐行他的理想。
十九世紀是他所在的世紀。德意誌古典哲學已經高山仰止。他像《老殘遊記》裏寫(xie) 的鼓書(shu) 奇人,“哪知他於(yu) 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轉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層,節節高起。”有什麽(me) 樣的哲學就有什麽(me) 樣的時代,20世紀有他賦予的意義(yi) 。那麽(me) 多改變曆史的起義(yi) 、革命、戰爭(zheng) ,從(cong) 他的思想策源;那麽(me) 多改變人類曆史命運的思想統馭在他的旗幟之下。若幹人因為(wei) 是他的跟隨者和繼承者,青史留名;若幹人因為(wei) 是他的批判者,也青史留名。
他覺得應該交給“老鼠的牙齒”批判的一部手稿——《德意誌意識形態》,卻有著穿越時空的魅力。關(guan) 於(yu) 這本手稿的頁碼、文字、刪改、結構、排序耗費了很多一流學者一生的精力。一個(ge) 世紀以來,關(guan) 於(yu) 複原,蘇聯有梁讚諾夫版和阿多拉茨基版,英國有C.J.阿瑟版,德國有新德文版,日本有廣鬆涉版和澀穀正版,以“國際”名義(yi) 出版的還有兩(liang) 個(ge) 權威版。廣鬆涉怒斥阿多拉茨基版“形同偽(wei) 造”,澀穀正指責廣鬆涉“使該手稿編輯水平倒退了四十年”。這中間有無數新論文、新著作出現,有無數學術場上激烈碰撞的大事件。
筆者曾看過他的幾頁手稿的照片。每一頁手稿都被縱向分成兩(liang) 欄。左麵一欄的書(shu) 寫(xie) 者是他的親(qin) 密戰友恩格斯,也是巨人。字體(ti) 工整漂亮,以一個(ge) 角度傾(qing) 斜著,罕有塗改,如同印刷。右麵一欄的書(shu) 寫(xie) 者是他。字跡間總有塗鴉。他經常在屬於(yu) 他那一欄裏畫小人,那個(ge) 類似希臘雕塑的頭像據說是在畫費爾巴哈,那個(ge) 帶著小醜(chou) 帽下巴尖尖的半身像據說是莫澤斯·赫斯。這部手稿至關(guan) 重要,被稱作唯物史觀宏觀圖景的理論勾勒。很多人讀過很多遍,都認為(wei) 所言不虛,隻會(hui) 比定義(yi) 的更重要。
他飽覽過同代和前代一流哲學家曾看過的如畫風景,並把目光射向了更遠的地方。他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法,但是以顛覆的方式繼承;他透視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然後改變了它的原動力。他真誠地批判他們(men) ,而這真誠的批判就是在表達敬意——哲學家之間有他們(men) 自己的邏輯。書(shu) 寫(xie) 哲學史的學者們(men) 會(hui) 為(wei) 了他的獨特性而絞盡腦汁,羅素認為(wei) “他很難歸類”,科拉科夫斯基認為(wei) ,“他的思想涉及人類事業(ye) 的總體(ti) 性,他關(guan) 於(yu) 社會(hui) 解放的觀點作為(wei) 一個(ge) 相互依賴的整體(ti) ,包括了人類所麵臨(lin) 的全部主要問題”。
這個(ge) 人幾乎能閱讀歐洲的所有主要語言的出版物,熟練掌握德、英、法、俄語,熟練到可以寫(xie) 作著作的程度。他身上的每一個(ge) 最微小的技能,都足以讓他安身立命,至少不致貧窮。但他還是貧窮,還是顛沛,還是在歐洲版圖上流亡,依靠他偉(wei) 大的朋友的不時接濟以保妻子。他有勘破現實的力量,也是個(ge) 浪漫主義(yi) 者。無論是他本人,還是他的學說,都呈現著辯證法的力量。
這個(ge) 人以哲學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變革是他改變世界的一部分。他的思想為(wei) 這個(ge) 東(dong) 方國家每一個(ge) 關(guan) 鍵曆史節點注入了深層動力。他樹立的“實現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的理想,從(cong) 20世紀20年代開始落地黃色大地,掀起紅色狂飆,改變了中華民族曆史走向;他在布魯塞爾寫(xie) 下的“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ge) 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ge) 實踐的問題”,20世紀70年代末再次催動了一場關(guan) 於(yu) 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為(wei) 十字路口的中國破冰,為(wei) 這個(ge) 獨立邁向現代化道路的國家再開曆史新局。
這個(ge) 人以哲學影響著當代。他的實踐理論和社會(hui) 批判理論,滋養(yang) 了無數繼承者,穿透20世紀以及21世紀,形成了有巨大韌力的學術藤蔓。從(cong) 法蘭(lan) 克福學派到列斐弗爾、鮑德裏亞(ya) 、阿甘本、齊澤克,都嗬護與(yu) 保存著他珍貴的批判精神。當代馬克思主義(yi) 者犀利的社會(hui) 批判:消費對人生意義(yi) 的打碎與(yu) 重構、媒介對“真實”的再造、文化工業(ye) 帶來的統一行為(wei) 方式和單向審美、資本社會(hui) 客體(ti) 對“人”的擠壓和馴化,讓馬克思在去世近一個(ge) 半世紀後,仍始終“在場”。
是的,他始終“在場”,動態地、深層地影響著我們(men) 的社會(hui) ,也呼喚著更為(wei) 透徹、準確、具有他自己所崇尚的批判性的理解。在紀念他誕辰200年之際,讓我們(men) 聆聽他的理論呼喚,繼承他的理論精神。■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