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法律法規嚴懲幹擾環境監測行為
發稿時間:2018-04-11 16:00:24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常紀文
在修改相關(guan) 法規規章時,建議把幹擾環境監測采樣行為(wei) 納入違法行為(wei) 之中,和篡改、偽(wei) 造環境質量監測數據並列,以增強法律處罰的嚴(yan) 謹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來,通過噴淋幹擾空氣質量監測的事件屢有發生。盡管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對此類違法行為(wei) 的處置都作出了規定,但在進行具體(ti) 問責時仍存在一些問題。為(wei) 杜絕類似事件的一再發生,筆者建議對相關(guan) 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嚴(yan) 格責任追究,並加大宣傳(chuan) 力度,在全國範圍內(nei) 起到警示作用。
依法依紀嚴(yan) 查幹擾空氣質量監測數據行為(wei)
為(wei) 確保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真實、準確,我國出台了一係列與(yu) 環境監測相關(guan) 的文件,對相關(guan) 法律進行了修改,加強了對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的管理。對於(yu) 幹擾空氣質量監測采樣的案件,要依法進行責任追究時,筆者認為(wei) 需明確以下問題。
一是認定當事人的主觀過錯。以寧夏石嘴山幹擾空氣質量監測采樣案件為(wei) 例,地方得出的原因是,大武口區城管局沒有細化噴霧抑塵車作業(ye) 要求,噴霧抑塵工作不規範,導致影響了監測設備采樣口周圍局部環境,幹擾了空氣質量監測活動正常進行。顯然,地方認為(wei) 環衛部門不是故意幹擾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的,隻處分了大武口區環境衛生管理站站長毛峻峰和副站長蔡天明,分別給予警告處分,並公開通報。如果確實不是故意的,這一處分與(yu) 主觀過錯程度還是相適應的。如果類似事件是故意的,那麽(me) 相關(guan) 人員應承擔比警告更重的處分,在行政上可以給予記過、記大過的處分,在黨(dang) 紀上可以給予記過、開除黨(dang) 籍等處分;如果性質惡劣,可以追究刑事責任。而授意之人,也應當按照上述規定,追究其黨(dang) 紀、政紀甚至刑事責任。
二是對當事人的責任認定與(yu) 處理。處理當事人前需對案件進行定性。如果工作人員自己故意幹預監測數據,或者是有關(guan) 部門、有關(guan) 領導授意其影響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那麽(me) 就屬於(yu) 行政違法,需要依據當事人所屬編製的性質追究紀律責任。如果當事人屬事業(ye) 單位編製,追究依據是2012年8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監察部發布的《事業(ye) 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處分分為(wei) 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撤職適用於(yu) 行政機關(guan) 任命的事業(ye) 單位工作人員)、開除處分等幾類形式。如果當事人在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ye) 單位中工作,屬於(yu) 經批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則參照《行政機關(guan) 公務員處分條例》的有關(guan) 規定,給予處分,處分分為(wei) 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幾類形式。如果情節嚴(yan) 重就是刑事違法了,需要嚴(yan) 肅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追究行政責任,違法者屬於(yu) 排汙單位的,則按照《環境保護法》第63條的規定處理。如違法者屬於(yu) 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那麽(me) 可以按照《環境保護法》第68條的規定,對於(yu) “篡改、偽(wei) 造或者指使篡改、偽(wei) 造監測數據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據編製的性質分別給予事業(ye) 單位工作人員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處分,給予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身份管理的人員以撤職、開除或者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處分。性質嚴(yan) 重的,不構成犯罪的,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或者予以開除。對於(yu) 黨(dang) 委係統的公職人員指使環衛部門篡改、偽(wei) 造監測數據的,應當按照《黨(dang) 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第8條的規定,追究黨(dang) 紀責任;如果構成刑事犯罪,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情節嚴(yan) 重,經過偵(zhen) 查確實屬於(yu) 故意,並且有人授意、情節嚴(yan) 重的,應對標2016年西安市環境監測數據作假案的刑罰結果,追究刑事責任。
三是對授意或者包庇、縱容造假的領導以及對造假失察的領導的責任追究。2016年的西安市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作假刑事案件,並未追究地方黨(dang) 委和政府的責任。如果追究,可以按照《黨(dang) 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的規定,追究區委和區政府有關(guan) 領導的黨(dang) 紀、政紀責任;如果指令造假的情節嚴(yan) 重,還要依據《刑法》第九章“瀆職罪”的相關(guan) 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相關(guan) 幹擾空氣質量監測采樣案件中,如果查出是當地環保部門領導直接授意的,那麽(me) ,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是地方政府領導授意,也應當追究地方政府領導的刑事責任。追究的依據是《黨(dang) 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第8條規定的“黨(dang) 政領導幹部利用職務影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其責任:……(四)指使篡改、偽(wei) 造生態環境和資源方麵調查和監測數據的”。如果地方政府領導不知情或者包庇、縱容,分管環境保護和環衛的相關(guan) 政府領導,要按照該辦法第6條規定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相關(guan) 地方黨(dang) 委和政府有關(guan) 領導成員的責任:……(二)對分管部門違反生態環境和資源方麵政策、法律法規行為(wei) 監管失察、製止不力甚至包庇縱容的”,追究黨(dang) 紀、政紀責任。
四是追究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和司法解釋依據。追究國家工作人員的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的刑事責任,目前《刑法》缺乏明文規定,其第397條規定“國家機關(guan) 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chan) 、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yan) 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可以靠得上。不過,依據2016年《關(guan) 於(yu) 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如果影響數據的不是重點排汙單位,而是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適用第1條第7項的規定。如果環境監測數據嚴(yan) 重失真,那麽(me) 就屬於(yu) 第10條第2項規定的“違反國家規定,針對環境質量監測係統實施下列行為(wei) ,或者強令、指使、授意他人實施下列行為(wei) 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的規定,以破壞計算機信息係統罪論處:……(二)幹擾采樣,致使監測數據嚴(yan) 重失真的”情形,應當追究刑事責任。2016年西安環境監測數據作假案件,相關(guan) 人員就是按照這個(ge) 罪名定罪量刑的。由於(yu) 目前《刑法》中缺乏國家公職人員指令他人作假的明確罪名,也缺乏國家公職人員直接參與(yu) 環境質量監測數據作假的明確罪名,因此《刑法》修改時應當在“瀆職罪”中予以增補。
采取對策防止幹擾環境監測采樣事件一再發生
3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ju) 行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有關(guan) 負責人對2017年12月以來發生的9起國控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受到噴淋幹擾案件進行了通報。如何防止類似幹擾空氣質量監測采樣事件一再發生,筆者有以下建議。
首先,在修改相關(guan) 法律或者製定保障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法規規章時,建議把幹擾環境監測采樣的行為(wei) 納入違法行為(wei) 之中,和篡改、偽(wei) 造環境質量監測數據並列。這樣,可以增強法律處罰的嚴(yan) 謹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於(yu) 2016年發布的《關(guan) 於(yu) 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予以法律化,即修改《刑法》,在“瀆職罪”內(nei) 針對國家工作人員和國家機關(guan) 聘用人員、國家機關(guan) 任務合約單位明確設立監測數據作假罪,把幹擾環境監測篡改環境監測數據、偽(wei) 造環境監測數據、指令幹擾監測數據、指令篡改環境監測數據、指令偽(wei) 造環境監測數據等行為(wei) 納入此類罪名。對施工人員和養(yang) 護人員設立環境監測數據作假罪,把幹擾環境監測采樣明確納入犯罪,解決(jue) 刑法罪名的不貼切問題。建議將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guan) 於(yu) 深化環境監測體(ti) 製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的追責要求法製化,成為(wei) 可以直接依據的追責辦法。
再次,建議中央環保督察組在開展督察“回頭看”時,對類似的數據造假行為(wei) 予以嚴(yan) 懲。對於(yu) 構成犯罪的故意造假行為(wei) ,對於(yu) 指令、唆使造假的官員,予以嚴(yan) 懲,並向全國通報,形成威懾態勢,以儆效尤。建議各省要至少追責幾個(ge) 典型的違法案例,以點帶麵加強整改,讓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及其有關(guan) 部門不敢造假或者不敢唆使造假。相關(guan) 部門也要采取以案說法的形式加強職業(ye) 道德教育、紀律教育和法製教育,對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有關(guan) 人員開展警示教育。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