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國家機構改革
發稿時間:2018-03-26 16:29:3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許耀桐
綜觀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以及關(guan) 於(yu) 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jue) 定、方案,和以往曆次機構改革相比,新一輪機構改革彰顯了十個(ge) “新”。
第一、新格局。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新一輪機構改革提出,“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必須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黨(dang) 政軍(jun) 民學,東(dong) 西南北中,黨(dang) 是領導一切的。深化機構改革,要著眼於(yu) 健全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的製度,優(you) 化黨(dang) 的組織機構,建立健全黨(dang) 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ti) 製機製,更好發揮黨(dang) 的職能部門作用,推進職責相近的黨(dang) 政機關(guan) 合並設立或合署辦公,優(you) 化部門職責。新一輪機構改革,通過整合職責相近機構,歸類歸口統一管理,提高了黨(dang) 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出現了嶄新的格局。
第二、新導向。
新一輪機構改革提出,“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把機構改革與(yu) 國家治理緊密地聯係起來,強調要在國家治理的視野下總體(ti) 考量機構改革問題,這就使機構改革有了明確的新導向。以往的改革,或以大幅減少的冗雜機構和人員數量、或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或以轉變政府職能和實行大部門製為(wei) 導向,這些當然都是正確的,但是,現在把國家治理作為(wei) 機構改革的導向,毫無疑義(yi) 更加突出了機構改革的重要性,從(cong) 而確立了機構改革是國家治理的主軸,是治國理政的重要保障。治國理政之大小事,無不通過機構和職能進行。隻有通過機構改革,才能更好地“全麵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達到黨(dang) 和國家機構優(you) 化協同高效,實現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提高效率效能。
第三、新目標。
新一輪機構改革提出,目標是“構建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黨(dang) 和國家機構職能體(ti) 係”。雖然以往已經明確了機構改革的核心在於(yu) 職能,要抓住職能轉變這個(ge) 關(guan) 鍵。但對於(yu) 職能,還一定要著眼於(yu) 係統性和整體(ti) 性,因而有必要進一步提出完善和規範職能體(ti) 係這樣的新目標。從(co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來講,最重要的也莫過於(yu) 黨(dang) 和國家機構職能體(ti) 係。如果黨(dang) 和國家機構職能體(ti) 係不科學、不合理,其他的就會(hui) 受到影響、製約。機構改革,首先必須弄清楚職能體(ti) 係問題。如果連什麽(me) 樣的職能體(ti) 係都沒搞清楚,就難以進行正確、有效的機構改革。
第四、新體(ti) 係。
新一輪機構改革既然著眼於(yu) 職能體(ti) 係,那麽(me) 它提出了怎樣的一種新體(ti) 係呢?這就是要形成四大新體(ti) 係:一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dang) 的領導體(ti) 係;二是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ti) 係;三是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裝力量體(ti) 係;四是聯係廣泛、服務群眾(zhong) 的群團工作體(ti) 係。概要地說就是:黨(dang) 的領導體(ti) 係、政府治理體(ti) 係、武裝力量體(ti) 係、群團工作體(ti) 係。新一輪機構改革就應在這樣的四大新體(ti) 係要求下進行改革,也要服務於(yu) 構建四大新體(ti) 係。
第五、新任務。
新一輪機構改革提出,“統籌黨(dang) 政軍(jun) 群機構改革”。因應著建立新四大職能體(ti) 係的根本要求,必然提出新一輪機構改革的新任務,這就是進行黨(dang) 政軍(jun) 群四大機構的係統改革。進行黨(dang) 政軍(jun) 群機構改革,這是對此次機構改革的總體(ti) 性概括,它已經大大地超出了以往機構改革的範圍。曆次機構改革基本限於(yu) 政府部門的改革,而此次則涵蓋到所有的機構。在統籌黨(dang) 政軍(jun) 群四大機構係統改革的總任務中,包含著三個(ge) 重點任務:一要加強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二要實現機構職能優(you) 化協同高效;三要統籌設置相關(guan) 機構和配置相近職能。
第六、新整合。
新一輪機構改革提出,“科學設置機構、合理配置職能”,“解決(jue) 機構重疊、職責交叉、權責脫節的問題”,這就要求必須把相同職責的機構堅決(jue) 地整合起來。從(cong) 此次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來看,以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為(wei) 例,它將國土資源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的組織編製主體(ti) 功能區規劃職責,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的城鄉(xiang) 規劃管理職責,水利部的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農(nong) 業(ye) 部的草原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林業(ye) 局的森林、濕地等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職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職責完全地整合了。這麽(me) 眾(zhong) 多職責的新整合,根治了多頭管理、群龍治水的弊端。
第七、新模式。
新一輪機構改革提出,“統籌設置黨(dang) 政機構”。黨(dang) 的有關(guan) 機構可以同職能相近、聯係緊密的其他部門統籌設置,實行合並設立或合署辦公,整合優(you) 化力量和資源,發揮綜合效益。例如在一些地方,黨(dang) 委的辦公室和政府的辦公室就可以合在一起。這樣的機構合並設立或合署辦公的結果,出現了黨(dang) 政關(guan) 係的新模式,這就是黨(dang) 政機構既有分開的,也有合並的,形成了有分有合、又分又合的黨(dang) 政分合模式。黨(dang) 政分合模式,有利於(yu) 完善黨(dang) 政機構布局,理順和優(you) 化黨(dang) 的部門、國家機關(guan) 、群團組織、事業(ye) 單位的職責。通過建立國家監察委員會(hui) 作為(wei) 最高監察機關(guan) ,新模式的黨(dang) 政機構設置也充分體(ti) 現了決(jue) 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三權”之間的分工、協調和製約的密切、有效的關(guan) 係。
第八、新規範。
新一輪機構改革提出“五個(ge) 法定化”的規範化要求,要“加快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通過這五個(ge) 法定化的新規範,就可以實現:一是完善黨(dang) 和國家機構法規製度。加強黨(dang) 內(nei) 法規製度建設,研究製定機構編製法,增強“三定”規定嚴(yan) 肅性和權威性。全麵推行政府部門權責清單製度,實現權責清單同“三定”規定有機銜接,規範和約束履職行為(wei) 。二是強化機構編製管理剛性約束。強化黨(dang) 對機構編製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使用各類編製資源,加大部門間、地區間編製統籌調配力度。嚴(yan) 格執行機構限額、領導職數、編製種類和總量等規定。嚴(yan) 格控製編外聘用人員。三是加大機構編製違紀違法行為(wei) 查處力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嚴(yan) 肅追責問責。
第九、新路徑。
新一輪機構改革提出,“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這就是要發揮地方層級機構改革的積極性。過去的機構改革,往往集中於(yu) 中央,到地方就有點鬆弛了。新一輪機構改革要求統籌優(you) 化地方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構建從(cong) 中央到地方運行順暢、充滿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體(ti) 係。與(yu) 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機構改革同步,所有地方機構改革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在中央政令暢通的前提下,抓住地方合理設置和配置各層級機構及其職能的問題,增強地方治理能力,加強基層政權建設,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ti) 製。要把直接麵向基層、量大麵廣、由地方實施更為(wei) 便捷有效的經濟社會(hui) 管理事項下放給地方,允許地方因地製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這就形成了機構改革的新路徑。
第十、新統領。
新一輪機構改革提出,“以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為(wei) 統領”。要完善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的製度,加強黨(dang) 對各領域各方麵工作領導,確保黨(dang) 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dang) 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這是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根本保證。當然,通過機構改革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不等於(yu) 今後黨(dang) 的機構要去包辦和代替一切。黨(dang) 既要堅持和加強對其他機構工作的強有力領導,同時,也要保證其他機構積極主動地、獨立負責地、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