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助力新發展
發稿時間:2018-03-19 13:39:06 來源:人民論壇網 作者:李曉
新時代,新目標需要我們(men) 有新動力,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而改革是發展的內(nei) 在驅動力。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化機構和行政體(ti) 製改革,統籌考慮各類機構設置,科學配置黨(dang) 政部門及內(nei) 設機構權力、明確職責。”為(wei) 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十九屆三中全會(hui) 作出《關(guan) 於(yu) 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jue) 定》(下文簡稱《決(jue) 定》),審議通過《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下文簡稱《方案》)。這個(ge) 部署係統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men) 黨(dang) 推進機構改革的曆程,深刻闡述了新時代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大意義(yi) ,從(cong) 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要求等方麵對做好這次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工作作了全麵部署,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前瞻性,為(wei) 全黨(dang) 統一思想和行動,周密部署安排機構改革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這次機構改革特點突出,意義(yi) 重大,是相較於(yu) 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的全麵深化改革的部署,又一次重磅級的、更為(wei) 具體(ti) 的改革,必須積極穩妥推進機構改革,為(wei) 發展掃清障礙,為(wei) 發展謀求內(nei) 在動力。
這次機構改革的內(nei) 容、特點、重要意義(yi)
機構改革的內(nei) 容
這次機構改革,不再保留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環境保護部、農(nong) 業(ye) 部、文化部、國家旅遊局、國家衛計委、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安監總局、國務院法製辦、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hui) 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hui) 及其辦公室、國有重點大型企業(ye) 監事會(hui) 、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食藥監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銀監會(hui) 和中國保監會(hui) 、國家糧食局、國家林業(ye) 局。重新組建的有自然資源部、生態環保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應急管理部、科學技術部、司法部、水利部、審計署、國家檢察委員會(hui)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應急管理部等。此次機構改革中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ge) ,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ge) ,除了國務院辦公廳以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ge) 。
機構改革的特點
這次機構改革從(cong) 總體(ti) 上來說,核心是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是適應於(yu) 特定時代社會(hui) 環境的權力結構的權威性再分配,是政治體(ti) 製內(nei) 立法、司法、行政、監督等權力結構重組,經濟體(ti) 製上政府政策與(yu) 市場機製的激勵結構變遷,社會(hui) 領域的社會(hui) 公共政策機製的調整。本次改革指導思想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適應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全球公共治理能力比較的意義(yi) 上構建政治經濟製度優(you) 勢的一次嚐試。這次改革是與(yu) 過去五年一次的機構改革不同的。
其特點主要有:科學性。這次機構改革,從(cong) 職責職能上看,可以說是“合並同類項”,最大限度壓縮機構設置,把針對同一主體(ti) 或者同類主體(ti) 的合並在同一部門,把具有同種職責職能的予以合並。比如重新組建的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整合了民政部的退役軍(jun) 人優(you) 撫安置職責、人社部的軍(jun) 官轉業(ye) 安置職責、以及中央軍(jun) 委政治工作部、後勤保障有關(guan) 職責,主要承擔退役軍(jun) 人服務管理、待遇保障、移交安置、表彰獎勵等方麵職能,民政部、人社部及中央軍(jun) 委政治工作部和後勤保障部中均有涉及軍(jun) 人這個(ge) 主體(ti) 的機構設置,通過改革合並,更加便於(yu) 政府機構服務於(yu) 軍(jun) 人這個(ge) 主體(ti) 。
力度大。1998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是此前力度較大的一次改革,經過當年那次改革,國務院組成部門由40個(ge) 精簡為(wei) 29個(ge) ,行政編製由原來的3.23萬(wan) 名減至1.67萬(wan) 名,精簡了47.5%,是此前曆次機構改革人員精簡力度最大的一次。而此次改革,在部級機構上減少15個(ge) ,涉及人員範圍更為(wei) 廣泛,比20年前的那次改革力度更為(wei) 空前。
程度深。與(yu) 經濟體(ti) 製改革相比,行政管理體(ti) 製改革更為(wei) 艱巨,尤其是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關(guan) 鍵期的階段,黨(dang) 和國家的行政機構改革是涉及權力與(yu) 利益的再分配,而這次改革沒有回避權力分配,重組合並了相同或類似機構,避免了政出多門、權力機構重複設置等情形,對現有的傳(chuan) 統既得利益進行整合,重塑新的利益格局。
內(nei) 容豐(feng) 富。這次機構改革與(yu) 以往相比,涉及的範圍廣泛,內(nei) 容豐(feng) 富。這次機構改革冠以“黨(dang) 和國家”的名義(yi) ,比以往限於(yu) 國務院係統、政府係統的機構改革,廣度和影響要大得多。這次機構改革是全麵的改革,包括黨(dang) 、政府、人大、政協、司法、群團、社會(hui) 組織、事業(ye) 單位、軍(jun) 隊,中央和地方各層級機構。
與(yu) 時俱進。這次機構改革體(ti) 現了與(yu) 時俱進的特點。隨著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轉變,這次機構改革也著力糾正此前重速度輕質量的發展理念,解決(jue) 人民密切關(guan) 注的生態環保等問題,人們(men) 對於(yu) 環保、資源使用、農(nong) 村發展等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此次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權力大幅擴張,不再保留原有的農(nong) 業(ye) 部。新設生態環境部,由原環保部、發改委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國土資源部的防止地下水汙染、水利部的編製水功能區劃等、農(nong) 業(ye) 部的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治理、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南水北調環保等職能重新整合。
機構改革的意義(yi)
這次機構改革充分體(ti) 現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貫徹了黨(dang) 的十九大重大決(jue) 策部署,吸取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曆次機構改革經驗,順應了新時代完成我們(men) 黨(dang) 曆史使命的任務要求,對於(yu) 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於(yu)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對於(yu) 加強黨(dang) 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對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機構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體(ti) 製改革的重要舉(ju) 措
行政管理是通過行政機構的各項活動得以實現的,而行政管理體(ti) 製的改革首先需要行政機構的設置改革,因此,機構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體(ti) 製改革的重要舉(ju) 措。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機構改革的目標是通過機構調整與(yu) 重組,構建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製度體(ti) 係,促進政府職能轉變,解決(jue) 職責交叉問題和政出多門問題。這次機構改革是我國進入改革深水區以來,在行政管理體(ti) 製上的一次大跨步的嚐試,通過重組或合並一些機構,把相近或同類、類似職能的機構予以合並,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能分工、理順了部門職責關(guan) 係,保持了改革的相對穩定性和改革的連續性,並為(wei) 今後的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機構改革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
全麵深化改革是我國“四個(ge) 全麵”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本在“改革”,關(guan) 鍵在“深化”,重點在“全麵”。全麵深化改革能夠有效破解許多阻礙社會(hui) 生產(chan) 力解放和發展、阻礙人民群眾(zhong) 創造活力充分發揮的體(ti) 製機製障礙,有效激發全社會(hui) 發展活力和創造活力,有效增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有效調動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夠極大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顯著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為(wei) 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機構改革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機構改革,就是要勇於(yu) 自我革命,敢於(yu) 直麵問題,要敢於(yu) 啃硬骨頭。全麵係統改革,意味著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使各方麵改革協調推進、形成合力。而機構改革正是通過行政管理部門的調整與(yu) 重組來統籌協調各部門的權力分配,從(cong) 頂層來改革那些阻礙生產(chan) 力發展的因素。■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