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機構改革為建設美麗的現代化中國奠基
發稿時間:2018-03-16 14:49:05 來源:中國網
摘要:改革符合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際,我國的生態文明新時代必將早日到來,也一定能夠早日到來。
在2018年3月13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上,國務委員王勇受國務院委托,根據黨(dang) 的十九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作了說明。從(cong) 國務院組成部門的安排看,生態文明建設的管理體(ti) 製初步理順,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細化管理將起到積極作用。
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其頂層設計有新發展理念和“五位一體(ti) ”;無論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還是經濟、社會(hui) 、政治、文化、生態文明建設,自然均占了極大分量,特別是我國進入新時代,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如何管理自然生態係統是篇大文章。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及其對組成部門的安排,體(ti) 現了生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中國特色。
組建“兩(liang) 部一局”為(wei) 美麗(li) 中國建設打下基礎
以往的生態文明建設,幾個(ge) 部委聯合發文是常見的事情,如“十二五”國家第一批生態文明示範和第二批試點,均由幾個(ge) 部門聯合發文。又如,“五龍治水”是國人所皆知的現象。這樣的多部門聯動在以往的國務院工作安排中是“常態”。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在國務院組成部門中設立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在十八大以來一直強調的大部製改革方向,特別是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ge) 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ge) 部門負責,可以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推諉扯皮。改革的設計體(ti) 現了科學性。科學性是關(guan) 係到整個(ge) 改革方案是否符合實際需要、是否符合客觀規律,從(cong) 而決(jue) 定改革成敗的關(guan) 鍵。
在國務院改革方案出台後,說清其中的道理有利於(yu) 公眾(zhong) 理解。例如,在國務院機構的部門設置中,為(wei) 什麽(me) 要設置“兩(liang) 部一局”,各自職能如何確定,部門管理的邊界如何劃分,其中的科學依據是什麽(me) ,這些都是需要認真解讀的。從(cong) 改革方案看,自然資源部的管理對象主要是自然生態係統(也有人稱之為(wei) 原生環境),主要職能是摸清家底、確定自然資源產(chan) 權、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整體(ti) 保護、係統修複、綜合治理等。生態環境部的管理對象主要是受到汙染的環境(有人稱之為(wei) 次生環境),主要職能是督查和汙染治理。從(cong) 自然資源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看,自然資源一般作為(wei) 經濟活動的輸入端,環境一般作為(wei) 經濟活動的輸出端。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國務院組成部門的設置是有理論基礎的。自然資源部管理的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主要職能是管理各類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chan) 、地質公園等。“兩(liang) 部一局”的職能設定及其優(you) 化,對於(yu) 減少部門間的內(nei) 耗甚至衝(chong) 突,提高決(jue) 策的效能,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非常必要的。
組建自然資源部使國土空間管理更加科學化
有利於(yu) 適時出台國土空間規劃。我國的國土遼闊,自然資源豐(feng) 富,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沒有一部具有法規地位的國土空間規劃,因而出現無序、無度和分散開發問題。這次機構改革,將國土資源部的原有規劃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的組織編製主體(ti) 功能區規劃職責、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的城鄉(xiang) 規劃管理職責整合,從(cong) 而做到“統一的空間規劃、統一的用途管製、統一的管理事權”。
有利於(yu) 自然資源資產(chan) 管理。雖然我國開展自然資源資產(chan) 核算已有多年,但自然資源家底不清,相關(guan) 信息被多個(ge) 部門所掌握,如水利部門負責水資源調查、農(nong) 業(ye) 部門負責草原調查、林業(ye) 部門負責森林濕地等的調查,一個(ge) 單位拿出幾本賬也常見;與(yu) 自然資源開發無序無度相伴的是無償(chang) ,國有資產(chan) 大量流失,小老板一夜暴富。這次的政府機構改革,將水利部的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農(nong) 業(ye) 部的草原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林業(ye) 局的森林、濕地等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整合,有利於(yu) 摸清自然資源數量、質量,有利於(yu) 解決(jue) 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國家應收未收問題,實現自然資源資產(chan) 價(jia) 值的最大化,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wei) 指導,建設美麗(li) 、協調、和諧、可持續的綠色國土。
總之,此次組建自然資源部,目的是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chan) 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製和生態保護修複職責;並著力解決(jue) 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實行山水林田湖草整體(ti) 保護、係統修複、綜合治理,既能避免發生自然資源因“無主”而被肆意破壞的“公地悲劇”,也可以為(wei) 領導幹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等新的改革和製度實施奠定基礎。
組建生態環境部讓人民的居住環境天藍地綠水清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與(yu) 這一基本國策相對應,我國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在國務院機構改革中不斷調整和完善,對於(yu) 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天藍地綠水清的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是十分重要的。
督察有利於(yu) 環境政策的實施。我國環境理念和相關(guan) 政策,在國際上並不落後。然而,由於(yu) 監督檢查不夠,一些好的政策得不到很好執行,或政策執行“走樣”。究其原因,既有執法權不夠的問題,也有“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的問題。這次政府機構改革,將環境保護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職責,水利部的編製水功能區劃、排汙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nong) 業(ye) 部的監督指導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hui) 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整合,有利於(yu) 統一實施中央環境保護督查,使環保政策、法規、標準變硬、長刺,使汙染環境的行為(wei) 受到應有懲罰,並起警示作用。
有利於(yu) 汙染治理,改善環境質量。經濟發展不付出環境代價(jia) 是不可能的,但怎麽(me) 樣以較小的環境代價(jia) 發展經濟、以盡可能小的經濟成本保護環境,是我們(men) 不得不思考的現實問題。在以往的環境汙染治理實踐中,我們(men) 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花了很多投資還治不好汙染的教訓。這也提出了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中,政府管什麽(me) 、用什麽(me) 政策工具管理的問題。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賦予了生態環境部製定並組織實施生態環境政策、規劃和標準,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和執法工作,監督管理汙染防治、核與(yu) 輻射安全,組織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等職能。換句話說,生態環境部要提出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和排放標準,至於(yu) 用什麽(me) 技術路線達到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可以發揮市場機製的作用,可以發揮第三方作用,可以發揮公眾(zhong) 參與(yu) 和監督的作用;對於(yu) 在督查中發現的環境汙染問題,也可以更好地發揮媒體(ti) 的作用,通過多種力量的集成,實現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
此次政府機構改革,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以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wei) 導向,以推進機構職能優(you) 化協同高效為(wei) 著力點,改革機構設置、優(you) 化職能配置,對於(yu) 提高效率效能、為(wei)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提供了有力製度保障。改革符合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際,我國的生態文明新時代必將早日到來,也一定能夠早日到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