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元帝做事優柔寡斷
發稿時間:2018-02-08 14:07:14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殷嘯虎
在《資治通鑒》這部卷帙浩繁的著作裏,共有文後評論218篇。其中,引述前人的論述99篇,以“臣光曰”的形式闡述作者自己觀點的有119篇。在這些評論中,涉及漢元帝劉奭時期的就有10篇,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批評性的。為(wei) 什麽(me) 司馬光對他如此“情有獨鍾”呢?
劉奭是漢宣帝同許皇後在落難時所生,幼年的經曆非常坎坷,甚至差點被霍皇後害死。長大後,養(yang) 成了“柔仁好儒”的性格。漢宣帝作為(wei) 中興(xing) 之君,勵精圖治,任用了一批幹練之才,且注重法製。劉奭對此卻不以為(wei) 然,還對父親(qin) 說:“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漢宣帝非常生氣地指出“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還感歎“亂(luan) 我家者,太子也”。
漢元帝即位後,雖然也重用漢宣帝替他安排好的托孤大臣蕭望之、周堪等人,但也注意搜羅人才,如儒生王吉、貢禹等。可他真正親(qin) 信的是中書(shu) 令弘恭、仆射石顯等宦官。他認為(wei) ,宦官是自己身邊的人,沒有親(qin) 戚朋友,不會(hui) 結黨(dang) 營私,把朝政委托給他們(men) 是最放心的。結果,朝廷事無大小,都由石顯等人決(jue) 定。
蕭望之等為(wei) 阻止宦官擅權,建議廢除由宦官掌管中書(shu) 的做法。但是,漢元帝在這一問題上優(you) 柔寡斷,久議不決(jue) 。石顯等人則聯合外戚,攻擊蕭望之、周堪等人,而漢元帝竟稀裏糊塗地將周堪等人投入大牢。等他醒悟過來後,依然將錯就錯,還是把蕭望之、周堪等人都罷免了。
其實,漢元帝內(nei) 心也是器重蕭望之等人的,甚至還想任命蕭望之為(wei) 丞相。但石顯等人為(wei) 了達到斬草除根的目的,竟然誣告蕭望之對漢元帝“深懷怨望”。最後,蕭望之被迫服毒自殺。漢元帝傷(shang) 心後悔不已,但對石顯等人,也僅(jin) 僅(jin) 隻是責罵幾句而已。
蕭望之死後,漢元帝又想重用周堪,但同樣遭到石顯等人的反對,連原來同周堪關(guan) 係非常不錯的城門校尉諸葛豐(feng) 也上書(shu) 控告周堪。但漢元帝又不問是非,各打五十大板,將諸葛豐(feng) 免為(wei) 庶人、周堪貶為(wei) 河東(dong) 太守。司馬光行文至此感歎:“人君者,察美惡、辨是非,賞以勸善,罰以懲奸,所以為(wei) 治也。使(諸葛)豐(feng) 言得實,則豐(feng) 不當黜;若其誣罔,則(周)堪、(張)猛何辜!今兩(liang) 責而俱棄之,則美惡、是非果安在哉!”
漢元帝不僅(jin) 在用人方麵優(you) 柔寡斷、是非不明,而且在處理一些重大問題上也是如此。漢武帝時,在海南島設立珠厓、儋耳等郡進行管理。漢元帝時,海南島發生叛亂(luan) 。可在是否發兵平定叛亂(luan) 問題時,漢元帝舉(ju) 棋不定,最後竟然聽從(cong) 賈捐之的建議,放棄了海南島。匈奴攻打西域諸國,並威脅到漢朝。騎都尉甘延壽和校尉陳湯為(wei) 迅速消滅敵人,來了個(ge) 先斬後奏,發兵一舉(ju) 打敗了匈奴、殺死了郅支單於(yu) 。但由於(yu) 事先未得到朝廷出兵的批準,石顯等人反而要以“矯製”的罪名追究甘延壽和陳湯的責任。陳湯不服,上書(shu) 為(wei) 自己辯護。漢元帝雖然很欣賞他們(men) 的戰功,認為(wei) 應當予以重賞,但又不敢違背石顯等人的意見,最後勉強作了一些象征性獎賞了事。
當然,漢元帝的優(you) 柔寡斷,突出表現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太子劉驁縱情於(yu) 酒色玩樂(le) ,而山陽王劉康多才多藝,因此漢元帝打算另立劉康為(wei) 太子,但又猶豫不決(jue) 。漢元帝去世後,劉驁即位,史稱漢成帝。漢成帝昏庸荒淫,外戚王氏逐步控製朝廷大權,為(wei) 王莽篡漢埋下了禍根。
後人評價(jia) 漢元帝時都認為(wei) 他優(you) 柔寡斷、空談儒學、信任宦官、擾亂(luan) 朝政,開啟了大漢走向衰落的序幕。這應該是比較公允的評價(jia)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