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留住人才的軟優勢
發稿時間:2017-12-18 20:10:14 來源:人民網 作者:吳永揚
電影《焦裕祿》中有這樣一個(ge) 情節:焦裕祿為(wei) 治理風沙、水澇、鹽堿“三害”,求賢若渴、愛惜人才,聽說農(nong) 業(ye) 技術員準備離開蘭(lan) 考,他拖著病痛的身體(ti) 趕到火車站,把一抔蘭(lan) 考“沙土”贈給農(nong) 技員,囑咐他“想蘭(lan) 考就看看這抔沙土”,農(nong) 業(ye) 技術員感動得留了下來……焦裕祿“抔土留人才”的故事,充滿著價(jia) 值關(guan) 懷和情感力量,對於(yu) 做好人才工作仍有啟示借鑒意義(yi) 。
當前,“送錢”“送房”“送戶口”,城市人才競爭(zheng) 日趨白熱化,作為(wei) 蘇北欠發達地區,在區位、產(chan) 業(ye) 、資金等硬優(you) 勢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我們(men)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答案就在於(yu) 形成“軟優(you) 勢”,在價(jia) 值認同、製度體(ti) 係、自然環境等方麵形成比較優(you) 勢。
價(jia) 值的認同、情感的共鳴,最能打動人心。人才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必須深耕細作、向深處用情,既要有“千金市馬骨”的誠意,也要有“千年等一回”的耐心。有一位邳州籍的著名半導體(ti) 專(zhuan) 家,我們(men) 多次邀請都因沒有產(chan) 業(ye) 基礎而回絕。我們(men) 不甘心、不死心,每年抓住清明回鄉(xiang) 祭祖的機會(hui) ,邀請他參觀邳州產(chan) 業(ye) 發展的點滴變化,闡述發展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的長遠規劃。後來他終於(yu) 被感動,決(jue) 定回家鄉(xiang) 創業(ye) 。引進一個(ge) 人才,帶動一個(ge) 產(chan) 業(ye) 。如今,法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貝·費爾也在邳州建立了工作室,邳州集聚起半導體(ti) 上下遊企業(ye) 30多家。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人之常情。但是,“高處”不應簡單理解為(wei) 大城市、大平台和高薪酬,廣闊的事業(ye) 空間是“高處”,“清”“親(qin) ”新型政商關(guan) 係是“高處”,細致入微的服務也是“高處”。我們(men) 打破以往隻注重重金獎勵的路徑依賴,更加注重人才發展治理體(ti) 係的構建,更加注重政策和服務的精準化,做到人才、產(chan) 業(ye) 和資本深度融合。政府部門不越位、不缺位,需要的時候無處不在,不需要的時候無聲無息,讓人才享受到最好的服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人才競爭(zheng) 力。美國學者佛羅裏達指出,創新人才喜歡的居住地不一定是有大機場、大超市的地方,而是文化氛圍良好、具有浪漫情調、便於(yu) 生活的地方。每個(ge) 人才心靈深處,都充盈著“詩意棲居”的追求和向往。我們(men) 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而是涵養(yang) 著“春有百萬(wan) 水杉直衝(chong) 雲(yun) 霄,秋有遍地銀杏盡帶金甲”的生態環境。一位“千人計劃”專(zhuan) 家選擇從(cong) 比利時落戶邳州創業(ye) ,就是看上這裏“很像比利時的魯汶”。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有“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欠發達地區可以通過打造“軟環境”、釋放“軟優(you) 勢”,彌補物質力量的不足。當人才能夠感受到價(jia) 值認同,能夠獲得施展才華的製度保障,能夠找到心靈的安放之處,才能形成對人才的持久吸引力。■
(作者為(wei) 江蘇邳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