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經濟轉型提供人才支撐
發稿時間:2017-12-06 14:39:14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陳銳
習(xi) 近平同誌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黨(dang) 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貫徹落實這一重要精神,要求我們(men) 有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人才引領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為(wei) 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堅強人才支撐。近年來,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在選才、引才、育才、留才方麵采取一係列有效舉(ju) 措,積累了寶貴經驗。
以產(chan) 業(ye) 選才,形成人才“強磁場”。“水積魚聚,木茂鳥集”。引進集聚人才既不能盲目搶人才,更不能追求數量湊人才。要堅持以產(chan) 業(ye) 為(wei) 導向,遵循市場規律,圍繞本地重點產(chan) 業(ye) 、重點企業(ye) ,在調查摸清人才需求具體(ti) 領域、數量和層次的基礎上,更加突出人才與(yu) 產(chan) 業(ye) 的匹配度、與(yu) 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銜接性,努力實現產(chan) 業(ye) 集聚與(yu) 人才薈萃的良性互動。為(wei) 此,我們(men) 堅持以產(chan) 業(ye) 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領產(chan) 業(ye) ,大力培育具有鮮明特色的產(chan) 業(ye) 集群。以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節能環保等為(wei) 代表的高端產(chan) 業(ye) 迅猛發展和高新產(chan) 業(ye) 集群的形成,為(wei) 相關(guan) 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空間,對人才產(chan) 生了強大吸引力。
以平台引才,搭建人才大舞台。“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吸引人才、集聚人才,打造發展平台是關(guan) 鍵。打造發展平台,既是栽下引才聚才的“梧桐樹”,也是促進創新創業(ye) 的有效方式。近年來,我們(men) 著力進行人才平台建設,圍繞轉型升級,突出打造一批功能齊全的創新創業(ye) 載體(ti) ,完善“眾(zhong) 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chan) 業(ye) 園”服務鏈;依托科技鎮長團搭建產(chan) 學研結合的支撐平台,努力以一流平台集聚一流人才。以信息穀創新中心為(wei) 例,它包括創新中心、文化創意園和中關(guan) 村信息穀創新匯三個(ge) 物理空間,是一個(ge) 集研發、商業(ye) 、交流於(yu) 一體(ti) 的創新綜合體(ti) 。僅(jin) 去年一年,這一創新綜合體(ti) 就匯聚超過1000家來自國內(nei) 外相關(guan) 領域的創新型企業(ye) 和投資機構,為(wei) 吸引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ye) 提供了大舞台。
以項目育才,涵養(yang) 人才生態圈。項目建設離不開人才支撐,項目建設又可以培養(yang) 和造就大批人才。我們(men) 堅持以項目聚人才育人才、以人才帶項目引項目,推動形成項目與(yu) 人才良性互動、高效融合的良好局麵。一方麵,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利用各類人才扶持政策主動對接服務園區招商項目,吸引一批高端項目入駐園區,集聚了眾(zhong) 多專(zhuan) 業(ye) 化人才和企業(ye) 家。另一方麵,更加注重對項目的扶持培育,主動搭建服務平台,吸引近200個(ge) 海內(nei) 外高端項目在泉山區創新中心路演,吸引美國、英國、澳大利亞(ya) 等2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高層次人才和在校大學生參加,產(chan) 生了較大集聚效應。
以環境留才,打造人才服務鏈。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ye) 興(xing) ;環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ye) 衰。人才發展環境的優(you) 劣已經成為(wei) 人才競爭(zheng) 的關(guan) 鍵要素。我們(men) 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對於(yu) 各類人才,隻要想創業(ye) 政府就鼓勵,隻要有創新政府就扶持。比如,去年設立“3個(ge) 1000萬(wan) ”用於(yu) 創新創業(ye) 補貼,即1000萬(wan) 元的電子商務發展基金、1000萬(wan) 元的“雙+惠民包”專(zhuan) 項資金、1000萬(wan) 元的經營場地租金補貼,全力推動雙招雙引、項目建設和產(chan) 業(ye) 發展。此外,還製定出台《高層次人才服務辦法》,從(cong) 全程協辦、子女入學、便捷醫療等多個(ge) 方麵對高層次人才進行精準服務,確保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