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體(ti) 製

文章

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發稿時間:2017-12-06 14:16:06   來源:人民日報  

  主持人:本報記者張洋

  嘉賓:中國行政體(ti) 製改革研究會(hui) 常務副秘書(shu) 長 王露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行政管理研究室主任 貟傑

     北京大學憲法與(yu) 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 薑明安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人民滿意”“服務型”這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勾勒出的政府形態,讓人備感親(qin) 切和振奮。如何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本報記者采訪了3位專(zhuan) 家學者。

  深化機構和行政體(ti) 製改革任務更繁重、要求也更高

  記者:“服務型政府”已經提出很多年了,相比以往,新時代應該如何更好認識和把握服務型政府的內(nei) 涵?

  王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轉化,這對服務型政府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men) 必須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wei) 衡量服務型政府建設成效的根本標準。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相比以往“深化行政體(ti) 製改革”,更加突出機構改革,強調“深化機構和行政體(ti) 製改革”。在改革舉(ju) 措上,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省級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權”“在省市縣對職能相近的黨(dang) 政機關(guan) 探索合並設立或合署辦公”等,在改革方法上提出“統籌考慮各類機構設置”“統籌使用各類編製資源”等,可見今後一段時期,深化機構和行政體(ti) 製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任務更繁重、要求也更高。

  貟傑:當前,政府職能正積極向服務型轉變,政府為(wei) 經濟社會(hui) 、廣大群眾(zhong) 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明顯增強,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持續深化改革,特別是在繼續推動經濟均衡發展的基礎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麵積極作為(wei) ,推進人的全麵發展和社會(hui) 的全麵進步。政府隻有不斷為(wei) 人民提供高效優(you) 質的公共服務,人民才會(hui) 對政府更滿意。

  薑明安:法治政府是服務型政府的題中應有之義(yi) ,隻有做到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yan) 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黨(dang) 委政府的各項工作才能規範有序開展,才能得到人民群眾(zhong) 的支持和信任。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關(guan) 於(yu) “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相關(guan) 內(nei) 容中,“轉變政府職能”應該堅持權由法定,依法理順政府與(yu) 市場、與(yu) 社會(hui) 的關(guan) 係,依法明確政府職能,建設有限又有為(wei) 的政府。“深化簡政放權”也應該堅持改革於(yu) 法有據,依法清理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各種奇葩證明。“創新監管方式”也是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建設的客觀要求,特別是增強政務公開、擴大公眾(zhong) 參與(yu) ,推進群眾(zhong) 監督權利的實現。

  “放管服”改革取得積極成效,但亟須向縱深推進

  記者:近些年來,我國在建設服務型政府方麵采取了一係列舉(ju) 措,您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哪些?還存在哪些亟須解決(jue) 的問題?

  王露: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明確指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取得積極成效,如行政審批事項大幅減少、企業(ye) 稅費負擔顯著降低、事中事後監管得到加強、政府服務不斷優(you) 化。

  但是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要求、人民群眾(zhong) 期待相比,“放管服”改革仍有不小差距:在“放”的方麵,有些該放的權還沒放,有些下放的權力不配套、不銜接、不到位,變相審批不時發生;在“管”的方麵,監管缺失、檢查任性、執法不力等問題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服”的方麵,服務方式有待創新,服務水平有待提升。此外,部門繁多、機構重疊等問題依然突出,這成為(wei) 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製約因素。

  貟傑:近年來,各地政府以“自我革命”的勇氣推進自身改革,普遍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麵清單,明確規範職責權限,同時把企業(ye) 與(yu) 群眾(zhong) 的痛點、堵點、難點作為(wei) 改進政務服務的重點,取消不必要的審批證明,簡化繁瑣手續,降低辦事成本,優(you) 化營商環境,激發了企業(ye) 活力和社會(hui) 創造力。但是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須解決(jue) 的問題,如重審批、輕監管、弱服務的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政府部門和辦事人員效率不高、服務意識不強,這也影響了企業(ye) 、群眾(zhong) 對政府的滿意度。

  薑明安:建設服務型政府是一個(ge) 係統工程,其中嚴(yan) 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是近年來的一個(ge) 重要抓手。越來越多的一線執法者在執法過程中注重語言文明、舉(ju) 止文明,強調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尊重群眾(zhong) 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yan) 。但是,當前工作與(yu) “人民滿意”之間還存在一定距離,未來服務型政府建設中,不僅(jin) 要做到行為(wei) 上對群眾(zhong) 的尊重,更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和法治意識,不僅(jin) 要在形式上嚴(yan) 格依法執法,更要從(cong) 內(nei) 心裏恪守法律條文蘊含的理念和精神。

  服務型政府建設應把握增強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兩(liang) 大抓手

  記者:您認為(wei) ,下一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應該從(cong) 哪些方麵著手?

  薑明安:根據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服務型政府建設需牢牢把握兩(liang) 大抓手: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對於(yu) 前者,主要是指政府依法履職,杜絕亂(luan) 作為(wei) 和不作為(wei) ,絕不允許政府工作人員打著“公共利益”的招牌追求私利。此外,還要全麵推進政務公開,打造“透明政府”。

  對於(yu) 後者,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加強學習(xi) ,全麵提高行政能力,特別是善於(yu)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善於(yu)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治理水平,改進服務質量。此外,我們(men) 還可以以強有力的督查問責,促進中央部署的貫徹落實,健全政府績效管理和民意評估製度,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王露:一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向市場“放權”、向社會(hui) “讓權”,使政府工作關(guan) 注點和著力點轉向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服務,切實做到“五個(ge) 為(wei) ”——為(wei) 促進就業(ye) 創業(ye) 降門檻,為(wei) 各類市場主體(ti) 減負擔,為(wei) 激發有效投資拓空間,為(wei) 公平營商創條件,為(wei) 群眾(zhong) 辦事生活增便利。

  二是全麵優(you) 化組織結構。縱向上進一步理順中央與(yu) 地方的關(guan) 係,合理界定各層級間的職能配置,賦予省級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權,發揮各自比較優(you) 勢;橫向上統籌考慮各類機構設置,科學配置黨(dang) 政部門及內(nei) 設機構權力,在省市縣對職能相近的黨(dang) 政機關(guan) 探索合並設立或合署辦公,進一步推動機構職能的精簡整合。

  三是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強政府工作人員為(wei) 發展服務、為(wei) 基層服務、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的意識和本領,同時加快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政務服務協同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貟傑:下一步要以增進廣大群眾(zhong) 獲得感為(wei) 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一是促進各級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牢固樹立服務社會(hui) 、服務百姓的意識,轉變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二是進一步深化改革,全麵清理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破除阻礙“放管服”改革的製度藩籬,加強政府部門間的職能統合,優(you) 化政府工作流程。三是加強規範化、標準化和精細化建設,注重解決(jue) 各地區、各部門、各層級服務型政府建設和發展的不均衡、不充分問題,對典型地區的成功經驗要及時總結和推廣。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