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人物

文章

上將劉華清的長征之路:死也要死在紅軍隊伍裏

發稿時間:2017-11-02 13:38: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吳誌菲

  核心提示:“這次戰鬥後,為(wei) 了使部隊迅速擺脫敵人,軍(jun) 領導決(jue) 定讓我和部分傷(shang) 病員留在當地養(yang) 傷(shang) ,可是我不願意離開部隊,說‘拖著傷(shang) 腿走可能會(hui) 死,就是死,也要死在紅軍(jun) 隊伍裏’,堅決(jue) 要求跟隨大部隊轉移,軍(jun) 政治部主任戴季英才同意讓我騎馬走。”

  劉華清,上將,有“中國現代海軍(jun) 之父”和“中國航母之父”美譽。

  這位出身放牛娃的“布衣將軍(jun) ”,13歲投身革命,14歲參加紅軍(jun) ,曆經長征、抗日戰爭(zheng) 和解放戰爭(zheng) ,身經百戰,九死一生,新中國成立後曆任要職,後成為(wei) 軍(jun) 委副主席。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首軍(jun) 歌的歌詞改編就有劉華清的功勞。

  紛飛的思緒讓記者回到了那次專(zhuan) 訪的情景:2002年7月3日上午10時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軍(jun) 委原副主席劉華清如約步入中央軍(jun) 委辦公廳所在的辦公室。拄著拐杖,帶著微笑,迎麵緩緩走過來,同我們(men) 一一握手……

  連夜刻印“出發宣言”

  1998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之後,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的劉華清從(cong)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jun) 事委員會(hui) 副主席的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退下來時,劉華清已經為(wei) 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e) 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事業(ye) 貢獻出了整整70年的心血。

  當年,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二十五軍(jun) 在遠離黨(dang) 中央的情況下,孤軍(jun) 遠征10個(ge) 月,艱苦轉戰萬(wan) 餘(yu) 裏,先期到達陝北,為(wei) 第一、第二、第四方麵軍(jun) 會(hui) 師陝北作出了曆史性貢獻,在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長征史上寫(xie) 下了別具特色的光輝篇章。作為(wei) 原紅二十五軍(jun) 老戰士的劉華清上將,接受采訪時在回顧了紅二十五軍(jun) 長征的有關(guan) 情況時,也給了這段曆史一些重要的補遺。

  河南羅山縣何家衝(chong) ,紅二十五軍(jun) 長征出發地。當年的軍(jun) 部舊址何氏祠,如今已改造成紅二十五軍(jun) 紀念館。當時劉華清隻有18歲,擔任軍(jun) 政治部宣傳(chuan) 科長。

  紅二十五軍(jun) 是以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名義(yi) 開始長征。據劉華清生前回憶:“這支部隊的長征很特殊。自從(cong) 撤離鄂豫皖蘇區,就一直和黨(dang) 中央失去了聯係,連遵義(yi) 會(hui) 議都不知道,成了一支獨立作戰的孤軍(jun) 。直到1935年7月,才得知中央紅軍(jun) 的消息。”紅二十五軍(jun) 紀念館展示了一幅手工刻印的《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出發宣言》,這是劉華清當年親(qin) 手刻印的。

  1934年11月15日,軍(jun) 政治部主任鄭位三把鄂豫皖省委發布的《出發宣言》原稿交給劉華清,要求他快速刻印,多印一些,發給部隊,出發前來不及發,就邊走邊發。《出發宣言》主要內(nei) 容是強調當時中華民族危機深重,宣布黨(dang) 的抗日救國主張和紅軍(jun) 北上抗日宗旨,號召全國同胞,不分政治傾(qing) 向,團結起來,一致抗日,號召國民黨(dang) 軍(jun) 隊與(yu) 紅軍(jun) 訂立協定,共同抗日。劉華清連夜完成了刻印任務。

  當問及“紅二十五軍(jun) 在長征途中都經曆了哪些戰鬥,給您留下印象最深的戰鬥是哪一次”時,劉華清說:“紅二十五軍(jun) 在長征途中經曆了許多次激烈的戰鬥,哪一次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紅二十五軍(jun) 離開鄂豫皖蘇區時,開始是先向西挺進。當時,國民黨(dang) 軍(jun) 5個(ge) 師和“鄂豫皖三省追剿隊”已麇集在鄂東(dong) 北,正準備對鄂豫皖蘇區進行大規模“圍剿”,但尚未完全形成合圍。我軍(jun) 適時而主動地實施轉移,打破了敵人的“圍剿”計劃。蔣介石急忙調動3個(ge) 團的兵力追擊堵截,先後在湖北棗陽、隨州一帶,河南境內(nei) 的桐柏、方城、盧氏等幾個(ge) 地區布置了封鎖線,企圖將脫離根據地孤軍(jun) 遠征的紅二十五軍(jun) 圍殲於(yu) 途中。

  紅二十五軍(jun) 人數雖少,但武器裝備好,彈藥充足,戰鬥力很強,指戰員們(men) 都是經過多次戰鬥考驗的骨幹,個(ge) 個(ge) 能征善戰。後勤、醫院等保障單位也都非常戰鬥化,說走就走,說打就打,全軍(jun) 隨時都保持著良好的戰鬥姿態。“11月17日,我軍(jun) 在一個(ge) 叫朱堂店的地方突破敵人阻攔,當晚趁夜暗從(cong) 信陽以南越過平漢鐵路,進入豫鄂交界的桐柏、棗陽一帶,實現了戰略轉移的初步目標。鑒於(yu) 該地區距平漢鐵路和漢水較近,機動範圍狹小,加之敵重兵壓境,難以立足發展,遂掉頭北上,向豫西的伏牛山區轉移。”

  血戰獨樹鎮死裏逃生

  長征第10天,獨樹鎮之戰,關(guan) 係紅二十五軍(jun) 生死存亡。那一仗,劉華清負了傷(shang) ,死裏逃生。

  當時已是11月下旬,寒流南下,氣溫驟降,而紅軍(jun) 指戰員卻衣著單薄,糧秣不給。但部隊仍保持著高昂的鬥誌,頂風冒雪,向北突進。26日下午,我軍(jun) 正準備從(cong) 方城獨樹鎮附近越過許南公路時,突然遭到預先抵達在該地區的敵一個(ge) 旅和一個(ge) 騎兵團的阻擊。同時敵“追剿縱隊”5個(ge) 支隊和1個(ge) 師又隨後緊追,形勢相當嚴(yan) 峻。而那天的氣候條件又極為(wei) 惡劣,我軍(jun) 發現敵人較遲,一時陷入被動。衣服被雨雪浸透,饑寒交加的戰士們(men) 手指都凍僵了,有的槍栓也被凍住了。敵軍(jun) 乘機發起衝(chong) 擊,並分兵從(cong) 兩(liang) 翼包抄,情況異常險惡。“在這危急時刻,軍(jun) 政委吳煥先衝(chong) 到最前線,發出‘堅決(jue) 頂住敵人,決(jue) 不後退’的命令,使我軍(jun) 很快穩住了陣腳。在他的率領下,指戰員們(men) 奮不顧身衝(chong) 上前去,與(yu) 敵軍(jun) 展開白刃格鬥。”

  吳政委的舉(ju) 動讓劉華清熱血沸騰,劉華清也舉(ju) 槍高喊:“衝(chong) 啊!”衝(chong) 著衝(chong) 著,劉華清覺得左腿被重重敲了一下,身子一歪就倒了。爬起來一看,左腿踝骨上側(ce) 被子彈打穿一個(ge) 洞,鮮血直流。“當時也不覺痛,還要衝(chong) 。但剛一站起又摔倒,被後麵的人抬了下去。”

  經過一番惡戰,我軍(jun) 終於(yu) 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但負傷(shang) 的人不少。劉華清說,自己的傷(shang) 經過處理,血止了,也不那麽(me) 痛了,但不能走路。天黑以後,風雪大作,接著轉為(wei) 大雨,部隊行動極為(wei) 困難。但數倍於(yu) 我的敵軍(jun) 仍在附近,天亮後必將發動新的進攻。因此,軍(jun) 領導果斷決(jue) 定:就是有天大的困難,也要帶領部隊迅速脫離危險區。緊急集合的命令一下,大家都忍受著極度的饑餓和疲勞,又頂風冒雪踏上征程。

  “這次戰鬥後,為(wei) 了使部隊迅速擺脫敵人,軍(jun) 領導決(jue) 定讓我和部分傷(shang) 病員留在當地養(yang) 傷(shang) ,可是我不願意離開部隊,說‘拖著傷(shang) 腿走可能會(hui) 死,就是死,也要死在紅軍(jun) 隊伍裏’,堅決(jue) 要求跟隨大部隊轉移,軍(jun) 政治部主任戴季英才同意讓我騎馬走。”靠了那匹小馬,劉華清跟上了部隊的轉移。劉華清一直很感激戴季英和那匹小馬。■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