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皇帝削兵權皆失敗 為何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獲成功
發稿時間:2017-11-01 17:10:59 來源:鳳凰曆史
核心提示:趙匡胤之所以在“杯酒釋兵權”上順利,成功解除政權威脅,主要原因是,他沒有給大將們(men) 取命的“毒酒”,而是給了他們(men) 香醇的“美酒”,所以釋兵權釋得平安無事,皆大歡喜,這充分顯示了趙匡胤在政治上傑出的禦人之術。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的皇帝削弱節度使的權利都沒成功,而宋太祖趙匡胤用“杯酒”就成功了,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要考量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為(wei) 什麽(me) 能夠成功,首先得了解趙匡胤這個(ge) “杯”子裏到底裝的是什麽(me) “酒”,是兔死狗烹的“毒酒”,還是香醇可口的“佳釀”?
趙匡胤自己就是通過兵變奪取的政權,所以,他對軍(jun) 人掌權過大有著深深的忌憚,尤其是他上位之初,就暴發了李筠和李重進等兩(liang) 位節度使的叛亂(luan) ,更加深了他對這個(ge) 問題的憂慮,也更增加了他對這個(ge) 問題的重視。如何讓自己的位子更加穩妥牢靠,如何消除五代以來不停重複上演的兵變,這是他上位後要做的頭等大事。
凡有大事,趙匡胤就會(hui) 想到趙普。所以,961年,也就是趙匡胤登上皇位的第二年,七月的一天,他專(zhuan) 門找來趙普,問他唐末以來,五十年間換了八姓十二個(ge) 皇帝,如今我得天下,如何長久?趙普提出的對策是:“稍奪其權,製其錢穀,收其精兵。”於(yu) 是,趙匡胤依計而行。
趙匡胤的“釋兵權”其實是分步實施的。他先從(cong) 比較疏遠的將領開始,如張光翰、趙彥徽、慕容延釗、韓令坤,這四人既不是他的義(yi) 社兄弟,也不是跟隨他時間很長的,甚至私交也不很深厚。因此,對於(yu) 他們(men) ,手段相對簡單一點,但雖說簡單,不過也沒有虧(kui) 待他們(men) ,先是,張光翰、趙彥徽分別罷去侍衛親(qin) 軍(jun) 司馬軍(jun) 和步軍(jun) 都指揮使職務。接著,免去了慕容延釗的殿前司都點檢一職,隨後免去韓令坤罷侍衛親(qin) 軍(jun) 都指揮使職務。對這些人,都作了較好安排,一律到各地任節度使,加使相頭銜,給予極高的禮遇。
對於(yu) 他那些義(yi) 社兄弟,趙匡胤的手段柔和一些。961年秋的某日,趙匡胤叫來石守信、王審琦等義(yi) 社兄弟和開國功臣,大家一起喝酒。喝著喝著,趙匡胤忽然不樂(le) 起來,大家問何故,趙匡胤說,假如不是你們(men) 出力,我怎麽(me) 會(hui) 有今天,你們(men) 的功勞,我當銘記。隻是如今做了皇帝,卻老是睡不好覺。大家又問何故。他說,這原因,你們(men) 自然知曉,做皇帝威風八麵,誰不想做?大家嚇得立馬跪倒,當麵表達忠心。趙匡胤接著說,你們(men) 忠心耿耿,我不懷疑,但如果你們(men) 的下屬貪圖榮貴,到時候將黃袍披到你們(men) 身上,那時就由不得你們(men) 了。
這下可把大將們(men) 嚇死了,趙匡胤話裏有話,明顯有猜忌,一旦皇帝開始猜忌,那說莫說榮華富貴,就是卿卿性命也難保。因此,他們(men) 磕頭如搗蒜,請皇帝指明出路。趙匡胤見時機成熟,就直接說,人生短暫,有功勞不如有富貴,你們(men) 何不解去兵權,置產(chan) 立業(ye) ,為(wei) 子孫謀福,又多買(mai) 歌兒(er) 舞女,安心享受,這樣,你們(men) 快樂(le) ,我也安心。
於(yu) 是,石守信、王審琦等大將第二天就上書(shu) 稱病,請求解去兵權。趙匡胤立即同意他們(men) 的請求,同時,賞賜他們(men) 大量珠玉錢財,授他們(men) 節度使官銜,又與(yu) 他們(men) 結為(wei) 親(qin) 家,把長女嫁王審琦的兒(er) 子,次女嫁石守信的兒(er) 子,安排弟弟趙廷美娶張令鐸的女兒(er) 。這就是“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之所以在“杯酒釋兵權”上順利,成功解除政權威脅,主要原因是,他沒有給大將們(men) 取命的“毒酒”,而是給了他們(men) 香醇的“美酒”,所以釋兵權釋得平安無事,皆大歡喜,這充分顯示了趙匡胤在政治上傑出的禦人之術。■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