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你的公館是我們黨的‘產床’”
發稿時間:2017-11-01 23:05:05 來源:北京日報
摘要:1921年6月,共產(chan) 國際代表馬林、尼克爾斯基抵達上海,與(yu) 李漢俊、李達在李公館秘密會(hui) 見,馬、尼建議盡快召開全國代表大會(hui) ,成立全國統一的共產(chan) 黨(dang) 。李漢俊、李達即與(yu) 陳獨秀、李大釗通信商定,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宣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正式成立。1964年,毛澤東(dong) 會(hui) 見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首任農(nong) 業(ye) 部長李書(shu) 城時說:“你的公館裏誕生了偉(wei) 大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我們(men) 黨(dang) 的‘產(chan) 床’啊!”1969年,毛澤東(dong) 在回顧建黨(dang) 初期的往事時說:“一大是在李漢俊的哥哥李書(shu) 城家召開的。”
“家就是你的活動場所、‘避風港灣’,我就是你的‘保護神’”
李書(shu) 城(1882-1965年),湖北潛江人。1902年赴日本留學,與(yu) 黃興(xing) 成為(wei) 同學。後追隨孫中山,參與(yu) 組織同盟會(hui) 。1911年武昌首義(yi) 時,黃興(xing) 為(wei) 戰地總司令,李書(shu) 城為(wei) 總參謀長。1913年後,他任“湖北護國軍(jun) ”總司令,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國、護法鬥爭(zheng) 。
當時上海法租界為(wei) 國民黨(dang) 政治精英集中居住地,李書(shu) 城在法租界白爾路三益裏租了一幢三樓三底的房子把家人安頓下來。護法失敗後,李書(shu) 城回到上海公館,在苦悶與(yu) 彷徨中閉門讀書(shu) ,欲從(cong) 中尋找中國革命之出路。此時,他的胞弟李漢俊從(cong) 日本留學回到上海,住進哥哥的公館。留日期間,李漢俊受日本著名馬克思主義(yi) 經濟學家河上肇的影響,接受了馬克思主義(yi) ,成為(wei) 當時中國最為(wei) 精通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革命者之一。
滬上重逢,兄弟倆(lia) 促膝而談。李書(shu) 城對護國、護法運動連連受挫,感到革命前景渺茫。李漢俊則向哥哥介紹了馬克思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說這是中國革命的一條新路,俄國人那裏已經獲得成功。這使李書(shu) 城思想深處為(wei) 之一振。
李漢俊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建立組織推動革命,需要一個(ge) 穩定的活動場所。李書(shu) 城表示,家就是你的活動場所、“避風港灣”,我就是你的“保護神”。
李書(shu) 城為(wei) 官清廉,並沒有多少積蓄,但他對李漢俊的革命活動給予慷慨資助,李書(shu) 城妻子還不惜變賣家中收藏書(shu) 畫,充作李漢俊的活動經費。為(wei) 節省開支,1920年夏,李書(shu) 城退掉了寬敞房子,搬到租金便宜許多的法租界望誌路106、108號(後改為(wei) 興(xing) 業(ye) 路76、78號)。房子是上海當時最流行的石庫門建築,為(wei) 了方便居住,李書(shu) 城把兩(liang) 幢房子的隔牆打通,成為(wei) 兩(liang) 樓兩(liang) 底的住所。
在李書(shu) 城的全力支持下,無論是三益裏,還是望誌路106、108號,都成了李漢俊從(cong) 事革命活動的基本據點。由於(yu) 李漢俊當時“在黨(dang) 內(nei) 地位僅(jin) 次於(yu) 陳獨秀”(一大代表包惠僧語),望誌路李公館又是他開展革命活動、革命同誌聚集最多的地方,這裏順理成章地成為(wei) 中共建黨(dang) 初期在上海的活動中心。
李公館因中共一大在此召開,被毛澤東(dong) 稱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產(chan) 床”
1921年初,湖北人民不堪忍受北洋軍(jun) 閥王占元的殘酷統治,掀起了驅王自治運動。公推李書(shu) 城為(wei) 驅王運動的領導人,李書(shu) 城需要回湖北主事。李書(shu) 城返鄂後不久,李漢俊以李公館為(wei) 大本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建黨(dang) 工作。
早在1920年8月,陳獨秀、李漢俊等發起成立上海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組織——“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這是中國第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組織,成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發起組和聯絡中心。後陳獨秀去廣州任職,委托李漢俊“負責上海黨(dang) 組織的工作”。
1921年6月,共產(chan) 國際代表馬林、尼克爾斯基抵達上海,與(yu) 李漢俊、李達在李公館秘密會(hui) 見,馬、尼建議盡快召開全國代表大會(hui) ,成立全國統一的共產(chan) 黨(dang) 。李漢俊、李達即與(yu) 陳獨秀、李大釗通信商定,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
李漢俊、李達經過反複磋商,決(jue) 定一大會(hui) 址設在李公館。一來李書(shu) 城民國元老的顯赫聲望,有很好的掩護作用;二來這裏地處市郊,周圍環境比較僻靜,利於(yu) 會(hui) 議安全進行。
李漢俊在家人的協助下,將李公館18平方米的餐廳兼客廳布置成中共一大的秘密會(hui) 場。7月23日晚,口音不同、衣著各異的13名一大代表陸續從(cong) 後門走進李公館,馬林等兩(liang) 名共產(chan) 國際代表列席會(hui) 議。他們(men) 在一樓餐廳圍坐在一起,醞釀開天辟地的大事——成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由是,李書(shu) 城在上海的家便成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產(chan) 床”。
7月30日晚,中共一大在李公館舉(ju) 行第六次(閉幕)會(hui) 議。會(hui) 議剛開始,法租界巡捕房密探不顧李公館娘姨阻攔,闖入會(hui) 場。李漢俊問他幹什麽(me) ,他支吾說找錯了地方,然後匆匆離去。
具有秘密工作經驗的馬林敏感到有問題,當即建議立即休會(hui) 轉移。李漢俊不顧個(ge) 人安危,留下掩護其他代表安全撤離。
代表們(men) 離開會(hui) 場後僅(jin) 十幾分鍾,望誌路突然響起了尖厲的警車鳴笛聲。接著,十多名法租界巡捕闖入李公館。李漢俊以房主親(qin) 屬身份與(yu) 之周旋,說這裏是李書(shu) 城先生的公館,你們(men) 有何貴幹?巡捕們(men) 例行公事般地做了一些盤問,對“會(hui) 場散落的文件警察們(men) 並沒有翻動”,對於(yu) 樓上臥室“甚至連房門都未要求打開”,便草草收場。
倘若沒有像李書(shu) 城這樣具有顯赫地位的民國元老的政治聲望和影響力作掩護,中共一大會(hui) 場如果被徹底搜查,其後果之嚴(yan) 重不堪設想。
8月3日,中共一大代表轉移到浙江嘉興(xing) 南湖的一艘畫舫上,舉(ju) 行最後一次會(hui) 議後勝利閉幕。
李書(shu) 城後來成為(wei) 與(yu) 中共長期合作的民主人士,新中國成立後出任首任農(nong) 業(ye) 部長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李書(shu) 城對蔣介石的倒行逆施極為(wei) 氣憤,以民國元老身份參加武昌閱馬場討蔣大會(hui) ,振臂高呼反蔣口號。7月15日,汪精衛實行“分共”,在“清黨(dang) ”中李書(shu) 城拒不重新登記。
1927年冬,桂係19軍(jun) 駐守武漢,軍(jun) 長胡宗鐸擔任武漢衛戍司令,大肆屠殺共產(chan) 黨(dang) 員、國民黨(dang) 左派和革命群眾(zhong) 。時任湖北省教育廳廳長的李漢俊在《楚光日報》等報紙上多次發文抨擊當局血腥屠殺。12月17日,胡宗鐸下令以“共產(chan) 黨(dang) 首領”和“密謀暴動”等罪名將李漢俊逮捕。
李書(shu) 城得知此事,懇請老朋友、時任西征軍(jun) 總指揮的程潛營救未果,李漢俊慘遭殺害,年僅(jin) 37歲。李書(shu) 城本人也受株連,當局給他扣上“傾(qing) 共嫌疑”的罪名軟禁了100多天,後由馮(feng) 玉祥、閻錫山等通電交涉獲釋。
全麵抗戰爆發後,周恩來、董必武到武漢做統戰工作。當時華北上千名兒(er) 童流落到武漢,董必武希望李書(shu) 城為(wei) 此事善後。李即敦促湖北省政府成立“戰時兒(er) 童保育院”收容了難童。1938年6月,日軍(jun) 調集重兵進攻武漢,周恩來安排《新華日報》記者陸詒采訪李書(shu) 城,征詢他對武漢是保還是棄的看法。
1948年冬,李書(shu) 城發起成立“湖北人民和平促進委員會(hui) ”,主張停戰。白崇禧揚言在撤退時要炸毀張公堤、武泰閘、水廠和電廠。李書(shu) 城找到白崇禧,憤怒地以手杖擊地:“你先把我這把老骨頭炸沒了再說!”白是李在廣西陸軍(jun) 小學堂時的學生,見老師動怒,白連賠不是。
5月16日晨,人民解放軍(jun) 開進漢口。李書(shu) 城受邀擔任中南軍(jun) 政委員會(hui) 委員、武漢市軍(jun) 管會(hui) 高級參議。不久,李書(shu) 城接到毛澤東(dong) 親(qin) 筆信:“李老先生,見信後速來京共商國家大事。”他欣然北上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由周恩來提名,李書(shu) 城出任首任農(nong) 業(ye) 部長,5年間為(wei)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nong) 業(ye) 的恢複和發展做出了寶貴貢獻。■
(作者單位: 湖北鄂州市委辦公室)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