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人物

文章

重溫毛澤東的領導方法

發稿時間:2017-10-10 14:02:03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黃國雄

  毛澤東(dong) 《關(guan) 於(yu) 領導方法的若幹問題》一文,寫(xie) 於(yu) 戰火紛飛的1943年。文中提出了一般與(yu) 個(ge) 別相結合,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正確確定工作中心、工作秩序等若幹領導方法。時間雖然過去了70多年,我們(men) 黨(dang) 麵臨(lin) 的曆史任務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但細細讀來,這些領導方法並不過時,仍然符合今天黨(dang) 的中心工作和黨(dang) 的建設實際,迫切需要加以大力倡導。

  大力倡導一般與(yu) 個(ge) 別相結合的領導方法。毛澤東(dong) 在文中指出,“任何工作任務,如果沒有一般的普遍的號召,就不能動員廣大群眾(zhong) 行動起來。但如果隻限於(yu) 一般號召,而領導人員沒有具體(ti) 地直接地從(cong) 若幹組織將所號召的工作深入實施,突破一點,取得經驗,然後利用這種經驗去指導其他單位,就無法考驗自己提出的一般號召是否正確,也無法充實一般號召的內(nei) 容,就有使一般號召歸於(yu) 落空的危險”。今天,對於(yu) 一般號召,各級黨(dang) 組織和領導幹部駕輕就熟。而且,相當一部分同誌熱衷於(yu) 一般號召,製發文件,召開會(hui) 議,照抄照搬照轉,好不熱鬧。而對於(yu) 個(ge) 別研究、個(ge) 別解決(jue) 問題就做得比較少了,就沒有那麽(me) 熱衷了。例如,扶貧攻堅工作,一些地方滿足於(yu) 坐在辦公室發指示、製定考核辦法,而很少去甚至不去解剖“麻雀”從(cong) 而提出有針對性的精準脫貧辦法,最終導致扶貧措施隻是停留在嘴上、紙上和會(hui) 議上。我國是一個(ge) 幅員遼闊的大國,東(dong) 西南北中,情況各不相同。作為(wei) 執政黨(dang) ,我們(men) 必須大力倡導一般與(yu) 個(ge) 別相結合的領導方法,既做好一般的普遍號召,把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送到千家萬(wan) 戶,把廣大群眾(zhong) 切實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更做好個(ge) 別研究、個(ge) 別解決(jue) ,增加工作的深度和針對性、差異性,從(cong) 中總結經驗、找出規律,並用於(yu) 指導一般,使黨(dang) 和國家的重大工作部署得到更有力推進。

  大力倡導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的領導方法。毛澤東(dong) 在文中指出,“在我黨(dang) 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他又進一步闡述,“然後再從(cong) 群眾(zhong) 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zhong) 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feng) 富”。然而,在現實中,一些黨(dang) 員幹部,對群眾(zhong) 的喜怒哀樂(le) 知之甚少,群眾(zhong) 想什麽(me) 、盼什麽(me) 、有什麽(me) 意見,不願意去了解,因而在做決(jue) 策時總是閉門造車、自說自話,與(yu) 群眾(zhong) 想法相去甚遠。如此一來,就談不上把政策措施放到群眾(zhong) 中去檢驗正確與(yu) 否,“循環”戛然而止,從(cong) 而嚴(yan) 重危害黨(dang) 和國家的事業(ye) 發展。我們(men) 要自覺堅持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的領導方法,把群眾(zhong) 當老師,虛心聽取意見,正確集中意見,並善於(yu) 把集中的意見放到群眾(zhong) 中去,一方麵見之於(yu) 行動、落到實處,另一方麵在群眾(zhong) 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要通過這樣一輪又一輪的循環往複,使我們(men) 黨(dang) 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實現毛澤東(dong) 所描述的“更正確、更生動、更豐(feng) 富”。

  大力倡導科學確定工作中心、工作秩序的方法。毛澤東(dong) 尖銳地指出,“在任何一個(ge) 地區內(nei) ,不能同時有許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時間內(nei) 隻能有一個(ge) 中心工作,輔以別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少數地方,工作中心不突出,這也是中心工作,那也是中心工作,甚至把一些枝節性的工作當作中心工作、重點工作來部署,弄得下級和群眾(zhong) 無所適從(cong) 、疲於(yu) 奔命;一些單位,機械地、簡單地貫徹上級指示,來一件做一件,分不清主次,件件都做了,但僅(jin) 限於(yu) 蜻蜓點水、觸及皮毛,沒有實際效果,可謂“山河依舊”。凡此種種狀況,應當切實得到扭轉。各級黨(dang) 組織,尤其是主要負責人要根據每個(ge) 地區的具體(ti) 曆史條件、環境條件,統籌好全局,正確地決(jue) 定每個(ge) 時期的工作重心、工作秩序,既保證中心工作任務得到落實,又兼顧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打破畸重畸輕格局,形成良性互動局麵。值得強調的是,一些上級機關(guan) 不分輕重緩急地、沒有中心地同時要求下級機關(guan) 做很多工作,也是導致基層工作沒有重心、步子淩亂(luan) 的一個(ge) 因素。所以,上級機關(guan) 在安排任務時應嚴(yan) 格區分輕重緩急,指導工作時要突出重點,檢查考核時不搞麵麵俱到,以保證下級機關(guan) 、基層組織能夠有重心、有重點地推動工作,從(cong) 而確保黨(dang) 中央重大決(jue) 策部署落到實處。

  領導方法問題,實質上是一個(ge) 黨(dang) 性黨(dang) 風問題。有什麽(me) 樣的黨(dang) 性黨(dang) 風,就會(hui) 有什麽(me) 樣的領導方法。黨(dang) 性純、黨(dang) 風好,就一定會(hui) 采用一般與(yu) 個(ge) 別相結合、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和科學確定工作中心、工作秩序等領導方法。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領導方法是堅持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也就是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我們(men) 黨(dang) 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而踐行這個(ge) 宗旨,要求黨(dang) 的各級機關(guan) 、領導幹部必須增強群眾(zhong) 觀念,特別是走好群眾(zhong) 路線,矢誌不移地堅持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人民群眾(zhong) 是真正的英雄,知政得失者在草野。群眾(zhong) 中有怨言,也有智慧,更有辦法。正確集中群眾(zhong) 的意見,並轉化為(wei) 群眾(zhong) 的自覺行動,我們(men) 黨(dang) 就一定能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無往而不勝。要把是否堅持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當作檢驗黨(dang) 性、黨(dang) 風好壞的一個(ge) 重要標準,時時校對。■

  (作者係中央黨(dang) 校地廳班學員,湖北省檔案局局長、黨(dang) 組書(shu) 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