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領導、專(zhuan) 家演講

文章

秦國文:抓“三個轉變” 建“糾纏機製”
—— 湖南創新全麵深化改革推進落實辦法

發稿時間:2017-09-21 15:38:32   來源:开云kaiyun   作者:秦國文 湖南省委改革辦專(zhuan) 職副主任

  【編者按】:2017年9月17日,由中國經濟體(ti) 製改革雜誌社主辦的“全麵深化改革推進落實暨淄博實踐高層研討會(hui) ”在山東(dong) 省淄博市召開。本文是湖南省委改革辦專(zhuan) 職副主任秦國文的演講內(nei) 容。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把改革任務舉(ju) 措落實到位,要有明確的路線圖、時間表和可檢驗的成果形式。任務書(shu) 、路線圖、時間表, 是打好改革攻堅戰,統籌考慮戰略、戰役、戰術、戰鬥層麵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开云kaiyun官方實踐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改革推進落實的關(guan) 鍵,就是如何讓改革的任務書(shu) 、路線圖、時間表更有可控性、更具操作性、更顯實效性。近年來,湖南省按照中央決(jue) 策部署,著力在三要素上下功夫,不斷探索改進推進方法,實現了手段的“三個(ge) 轉變”,形成了落實的“糾纏機製”,有力地促進了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一、把任務書(shu) 變成項目樹。改革推進要有力有序有效,任務設計和鋪排是關(guan) 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突出具有結構支撐作用的重大改革,把握好重大改革的次序,優(you) 先推進基礎性改革。本質上就是要把握改革的輕重主次及相互關(guan) 係。全麵深化改革,無疑麵廣線長點多任務重,如何厘清項目關(guan) 係,使任務鋪排是“有機”的而不是“無機”的,是改革有序推進的重要基礎。隻有把改革任務的目標、層次、邏輯搞清楚,根、杆、枝、葉是什麽(me) 分清楚,才能看清“四梁八柱”,才能突出重點、把握次序,才能有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才能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湖南在鋪排全年改革任務時,著力在構建改革任務“項目樹”上創新方式方法,形成以貫徹中央決(jue) 策部署為(wei) 遵循,落實省委提出的“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為(wei) 主線,省委書(shu) 記、省長親(qin) 自領銜的十大改革為(wei) 主幹,省委深改組會(hui) 議審議事項為(wei) 重點,其他改革事項配套協調,層次清晰、重點突出、邏輯嚴(yan) 密、渾然一體(ti) 的重點改革“項目樹”。通過構建“項目樹”,各級各部門既看到了局部又看到了全局,既搞清了前後關(guan) 係又搞清了左右關(guan) 係,既明確了當前重點又明確了方向路徑,改革的整體(ti) 感、係統感、協同感、節奏感明顯增強。各級幹部特別是基層同誌普遍反映,改革的目標更明了、底數更清了,被動應付的局麵改變了,主動作為(wei) 的空間擴大了。

  二、把路線圖變成導航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提高改革精確發力和精準落地能力。這一輪改革本身就是“爬陡坡”“涉險灘”,要翻過一道道“婁山關(guan) ”,注定在路徑上不會(hui) 是一條條“筆直大道”。推進改革精確發力和精準落地的重要方法,就是要科學分類,區分不同的實現路徑,采用不同的推進手段,形成設計精準的導航圖,最終到達同一個(ge) 目的地。近年來,湖南認真學習(xi) 中央精神,根據改革任務不同特點,堅持分類管理、精準施策。第一類是“直接落實類”。就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一次會(hui) 議上強調的,“中央有具體(ti) 要求的,要一竿子插到底,不折不扣落實下去”。對這類改革,我們(men) 堅持 “限時調度”“跑表計時”,抓好跟蹤落實,要求牽頭部門在1個(ge) 月內(nei) 轉發到市(州)縣,明確落實的時間表和任務書(shu) ,確保早日落地見效。第二類是“細化實化類”。就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一次會(hui) 議上強調指出的,“中央提出原則要求的,要結合實際進行細化實化”。對這類改革,我們(men) 充分發揮專(zhuan) 項小組和牽頭部門的作用,既注重貫徹和借鑒,又注重實情和實效,既把好進度關(guan) ,又把好質量關(guan) ,要求在中央方案印發6個(ge) 月內(nei) 提出落實舉(ju) 措、推出實施方案。第三類是“差別化探索類”改革。就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深改組第十七次會(hui) 議上強調指出的,“必須鼓勵和允許不同地方進行差別化探索”。對這類中央指出了改革方向、提出了基本原則,各地可以自主作為(wei) 、大膽嚐試的改革,我們(men) 堅持重點攻堅,既注重專(zhuan) 項小組牽頭抓總,也注重深改領導小組統籌謀劃,強化“一把手抓一把手”責任,成熟一個(ge) 、推出一個(ge) ,推出一個(ge) 、見效一個(ge) 。導航圖解決(jue) 了“路線混亂(luan) 擁堵”的問題,改革推進的方向感、速度感、效率感明顯提高。

  三、把時間表變成監測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一次會(hui) 議上強調指出,抓改革落實,要遵循改革規律和特點,建立全過程、高效率、可核實的改革落實機製,推動改革舉(ju) 措早落地、見實效。完成重要任務的時間表不應當是計時表,而應當限時表,應當有跟蹤功能、報警功能、監督功能。為(wei) 此,湖南開發了全麵深化改革信息係統,實現了“三全”監測體(ti) 係,即:實現全麵監測,將各類任務納入監測範圍;實現全方監測,既監測進度,又監測效果,既把握方向,又把握質量,既掌握動態信息,又掌握特色亮點,既重視約束,又重視激勵;實現全程監測,聯網共享,即時更新,智能分析,動態顯示。在有效監測基礎上,湖南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建立了改革“糾纏機製”,從(cong) 事前、事中、事後三個(ge) 環節鎖定目標糾纏不放。事前在改革質量上糾纏。改革方案初稿形成後,將通過牽頭部門把關(guan) 、專(zhuan) 項小組聯絡辦把關(guan) 、第三方評估、省委改革辦內(nei) 評等程序,若未通過其中的任意程序,則返回牽頭部門修改,直至質量達標。事中在協同上糾纏。改革方案實施過程中,通過專(zhuan) 項督察對改革任務的配套性進行督察,配套不足的,要求相關(guan) 部門製定配套改革方案;通過配套監測,對配套改革方案製定和推進落實進行監測;通過專(zhuan) 題督察,對主體(ti) 改革和配套改革之間的協同性進行督察評估;最終邀請第三方機構對改革整體(ti) 推進的協同性進行評估。若未通過相關(guan) 督察評估,則通報整改,直至通過。事後在效果上糾纏。改革事項完成後,通過專(zhuan) 項督察、第三方評估、績效考核等措施對改革的成效進行全麵評估。若成效達不到評估要求,則通報整改,直至通過。通過建立改革“糾纏機製”,緊緊扭住事前、事中、事後三個(ge) 環節,改革質量不達標不罷休、改革任務不配套不罷休、改革效果群眾(zhong) 不滿意不罷休,切實提高了改革含金量、協同度和獲得感。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