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市隆堯縣主要負責同誌親力親為抓改革
—— 以改革促融合 以融合提效益
發稿時間:2017-07-28 10:30:13 來源:邢台市委改革辦 作者:李建強 隆堯縣人民政府縣長
隆堯縣位於(yu) 冀中南地區,是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大縣,擁有耕地麵積83萬(wan) 畝(mu) ,參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人口達36萬(wan) 以上,是全國首批商品糧基地縣、首批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示範基地縣和糧食生產(chan) 核心區縣。從(cong)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以華龍(今麥郎)為(wei) 代表的食品工業(ye) 快速興(xing) 起、迅猛發展,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方便麵生產(chan) 基地,隆堯也先後榮獲全國食品工業(ye) 強縣、首批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示範基地縣等稱號。
在經濟新常態下,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麵臨(lin) 壓力越來越大,問題日漸凸顯。就隆堯看,盡管食品工業(ye) 有原料需求,但受限於(yu) 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水平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組織化、標準化、規模化水平,全縣農(nong) 業(ye) 的供給效率較差,對接食品工業(ye) 能力不足;同時,農(nong) 產(chan) 品輸送渠道不暢,農(nong) 村經濟的產(chan) 業(ye) 結構不優(you) 等問題,也導致了農(nong) 業(ye) 帶動效應不強、促農(nong) 增收效果不明顯。作為(wei) 隆堯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我始終高度重視農(nong) 業(ye) 發展,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特別是在推動農(nong) 業(ye) 現代化、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等重大政策出台後,我結合隆堯實際,把產(chan) 業(ye) 融合作為(wei) 發力點和突破口,搞改革、抓創新、上舉(ju) 措,探索形成了四個(ge) “農(nong) +”特色發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現代農(nong) 業(ye) +食品工業(ye) ”:放大地緣優(you) 勢,著力構築產(chan) 業(ye) 融合新高地
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是踐行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題中要義(yi) 。隆堯具備較好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基礎,特別是經過多年發展,滏陽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東(dong) 方食品園區)具備了較強的食品工業(ye) 實力,其所在的蓮子鎮鎮,也初步形成了以優(you) 質麥種植為(wei) 主,林果、特色蔬菜種植和畜禽養(yang) 殖互補發展的良好格局。為(wei) 加快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挖潛產(chan) 業(ye) 融合效益,經過研討論證,將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的重心放到了這一區域,把各類發展要素、優(you) 勢資源向這一區域集中。一是規劃引領。聘請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規劃了總麵積15.2萬(wan) 畝(mu) 的東(dong) 方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涵蓋3個(ge) 鄉(xiang) 鎮、40個(ge) 行政村、7萬(wan) 多人口,並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實現了與(yu) 滏陽高新技術開發區(東(dong) 方食品城園區)的高度融合,形成“雙區共建”的良好格局。二是夯實基礎。堅持把各類基建資金向“雙區”傾(qing) 斜,先後投資近20億(yi) 元用於(yu) 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了“十一通一平”標準。同時,不斷提升配套功能水平,園區供電能力達到26.2萬(wan) KVA,日供水能力達到4萬(wan) 噸,日供蒸汽能力4000噸、天然氣30萬(wan) m3,並建成了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等一批功能配套項目,有效支撐了“雙區”發展。三是加強配套。在東(dong) 方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全域落實“一控兩(liang) 減三基本”措施,實現了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無公害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麵積拓展到6.8萬(wan) 畝(mu) 。2016年又投入資金2.2億(yi) 元實施了水肥一體(ti) 化、小麥節水穩產(chan) 等一批農(nong) 業(ye) 配套項目,有力提升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能力和發展水平。
——“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食品企業(ye) ”:貫通對接渠道,著力實現農(nong) 業(ye) 供給新成效
實現農(nong) 業(ye) 提效、農(nong) 民增收,關(guan) 鍵是破除思維定式,對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經營模式進行改革。在食品工業(ye) 的需求帶動下,我們(men) 把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作為(wei) 先行先試的根據地,以提升工業(ye) 供給效率和質量為(wei) 目標,堅持走快、走穩農(nong) 企共贏發展步伐,開辟了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特色路徑。一方麵,培壯經營主體(ti) 。三年來實施了總投資48億(yi) 元的56個(ge) 重點現代農(nong) 業(ye) 項目,全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達到42家,產(chan) 業(ye) 化經營率達到75.7%。通過政策引導、金融支持,全縣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種養(yang) 合作社達到1381家,涵蓋了糧食生產(chan) 、設施蔬菜、特色林果、畜禽養(yang) 殖等7大領域,全縣農(nong) 業(ye) 機械化率達到85%以上。農(nong) 業(ye) 組織化、集約化水平和綜合生產(chan) 能力顯著提升。另一方麵,深化農(nong) 企對接。立足小麥深加工、脫水蔬菜加工等8條產(chan) 業(ye) 鏈,引導東(dong) 方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40多家食品製造企業(ye) 、200多家種養(yang) 合作社與(yu) 1萬(wan) 多戶農(nong) 戶對接,形成了“農(nong) 戶+合作社+龍頭企業(ye) ”“地租+分紅+工資”等多種經營合作模式,園區農(nong) 戶參與(yu) 率達到了80%以上;同時,大力推廣“農(nong) 田車間”項目,重點推動23家種養(ya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與(yu) 今麥郎、遠東(dong) 等龍頭企業(ye) 簽訂合同,成為(wei) 企業(ye) 一級供應商,進一步提高了農(nong) 企對接效率。2016年,在企業(ye) 需求帶動下,園區及周邊優(you) 質小麥種植達到62萬(wan) 畝(mu) ,僅(jin) 小麥深加工1條產(chan) 業(ye) 鏈就消化縣內(nei) 小麥40萬(wan) 噸,直接帶動農(nong) 民增收7440萬(wan) 元。
——“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互聯網營銷”:搭建新型平台,著力激發農(nong) 業(ye) 發展新活力
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實現農(nong) 業(ye) 的有效供給,不僅(jin) 要解決(jue) 農(nong) 民“種什麽(me) 、怎麽(me) 種”的問題,還要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怎麽(me) 銷”的問題。為(wei) 此,我們(men) 大力推動縣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去”。2016年以來,先後組織農(nong) 民合作社、種糧大戶等市場主體(ti) 赴外參加大型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會(hui) 等活動10多批次,並與(yu) 縣外多個(ge) 重點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知名超市建立了供應關(guan) 係,設立了駐外展銷處,加速了全縣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的輸出。同時,我們(men) 還緊緊抓住了電子商務這個(g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借力“互聯網+”優(you) 勢,重點搭建了“兩(liang) 平台、一中心”:一是農(nong) 村電商平台。在全省率先完成了農(nong) 村電商全覆蓋工程,並在全縣276個(ge) 行政村設立了農(nong) 產(chan) 品營銷服務中心,重點與(yu) 全縣10萬(wan) 畝(mu) 的25個(ge) “三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對接。同時,利用供銷社係統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信息化推廣平台,將紅沙峪、寶仁等現代農(nong) 業(ye) 企業(ye) 優(you) 質產(chan) 品推向省內(nei) 外一線城市。二是知名電商企業(ye) 合作平台。隆堯2014年開始與(yu) 阿裏巴巴集團合作實施農(nong) 村淘寶項目,後又相繼引進京東(dong) 、賣貨郎等5家知名電商企業(ye) ,開通了一批食品製造、現代農(nong) 業(ye) 企業(ye) 網上旗艦店。同時,建成了電商產(chan) 業(ye) 園項目,引入電商企業(ye) 33家,開設了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網上銷售板塊,形成了多層次、體(ti) 係化的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營銷格局。三是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配送中心。在縣重點物流企業(ye) ——寶信物流建設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配送中心項目,提升其保鮮、冷鏈等物流能力,並通過與(yu) 阿裏巴巴、京東(dong) 等知名電商企業(ye) 合作,打通了隆堯與(yu) 全國的幹線物流業(ye) 務,能夠在7天內(nei) 將農(nong) 產(chan) 品送至全國任何一個(ge) 地方。2016年,全縣雞腿大蔥、澤畔貢藕等“三品一標”產(chan) 品全部實現網上銷售,銷量超過30萬(wan) 噸;紅沙峪薄皮核桃、梅紅蘋果、玉露香梨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成功打入北國、萬(wan) 達、家樂(le) 園等大型超市;全縣現代農(nong) 業(ye) 企業(ye) 實現銷售收入25.2億(yi) 元。
——“農(nong) 業(ye) 典型村+特色旅遊”:摸準發展脈搏,著力打造農(nong) 村經濟新支撐
農(nong) 村是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前沿陣地。發展好農(nong) 業(ye) ,能壯大農(nong) 村經濟、促進農(nong) 民增收,而農(nong) 村經濟的繁榮,亦可哺育農(nong) 業(ye) 發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壯大農(no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特別強調要大力發展鄉(xiang) 村休閑旅遊產(chan) 業(ye) 。我們(men) 立足縣域實際,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嚐試,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方麵,打造亮點。結合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重點發展了梅莊、南楊樓等一批特色農(nong) 業(ye) 典型村,並投資1億(yi) 多元成功舉(ju) 辦了蘋果節、核桃節等大型休閑觀光活動,形成了集觀光旅遊、休閑采摘、農(nong) 家樂(le) 等多種形式為(wei) 一體(ti) 的特色“農(nong) 村遊”。另一方麵,連點成線。重點將典型農(nong) 業(ye) 村與(yu) 全縣優(you) 勢旅遊資源進行有機融合,打造了4條特色旅遊線路。特別是利用唐祖陵、柏人城遺址、李氏文化園等一批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和今麥郎工業(ye) 旅遊項目,發展了“農(nong) 村遊+文化遊+企業(ye) 遊”的特色旅遊模式,既擴大了現代農(nong) 業(ye) 的效益和輻射麵,又提升了旅遊業(ye) 發展實力。
抓改革,就是為(wei) 了釋放潛力、服務發展。在經濟新常態下,農(nong) 業(ye) 發展、農(nong) 村經濟正在深刻變革,麵臨(lin) 的新形勢、出現的新問題,必須堅持以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攻方向,用改革的理念、創新的思維、有效的措施來化解和推動。今後,我將持續用力、久久為(wei) 功,牢牢抓住現代農(nong) 業(ye) 不放鬆,再增舉(ju) 措、再加力度,進一步釋放隆堯農(nong) 業(ye) 發展潛力,提高農(nong) 業(ye) 發展和農(nong) 民收入水平,為(wei) 隆堯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