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宏觀

文章

社科院:明年二季度後房價或出現斷崖式下跌

發稿時間:2015-12-03 00:00:00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12月3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稱,房價(jia) 在經曆較快上升後,2016年第二季度後,有出現一波斷崖式下跌的可能;但商品房投資有望緩慢回升,對經濟增長帶動有望增強。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城市與(yu) 競爭(zheng) 力研究中心當日在京共同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5-2016》發布會(hui) 暨華房指數預警研討會(hui) ”。


  報告認為(wei) ,2016年住房市場回暖基礎不穩,波動風險較大,分化趨勢嚴(yan) 重。在整體(ti) 經濟趨勢沒有重大變化和沒有重大舉(ju) 措出台的情況下,有鑒於(yu) 2015年商品住房銷售接近2013年的峰值,改善性需求大幅釋放,商品住房銷售增長比較乏力,庫存壓力緩解有限。


  三四線城市形勢嚴(yan) 峻


  2014-2015年,我國的住房形勢超出預期。統計數據顯示,商品住房銷售同比增長經曆V型變化。銷售麵積2015年2月份同比跌幅最大,6月份由負變正,1-10月份增長7.9%;商品住房價(jia) 格從(cong) 下降減緩到明顯上升。2014年10月降幅減小,2015年3月份由負轉正,明顯上升;商品住房供應減緩。1-10月份,新開工降幅增加(-17%);施工持平(0.2%);竣工增幅下降(2.7%);庫存增幅下降。企業(ye) 出現停工爛尾,破產(chan) 倒閉,轉型升級,兼並重組。商品住房過剩庫存高達21億(yi) 。其中,現房過剩1億(yi) (超過18個(ge) 月外);期房過剩19.923億(yi) (超過兩(liang) 年外);總庫存:39.96億(yi) 。其中,待售現房庫存4.2585億(yi) (去化期23個(ge) 月);待售期房庫存35.7億(yi) (庫存=施工麵積51.48—兩(liang) 年銷售15.78億(yi) )(去化期4.5年)。房地產(chan) 投資增速呈現俯衝(chong) 式下降。


  商品房投資增速從(cong) 2014年的10.5%到2015年1-10月份的2%。商品住房投資增速從(cong) 2014年的9.2%下降到2015年1-10月份的1.3%。房地產(chan) 投資對經濟增長直接貢獻幾乎為(wei) 零,與(yu) 上年相比較對經濟增長率降低0.21個(ge) 百分點。


  報告認為(wei) ,在當前市場環境和預期影響下,金融機構資金供給結構的不均衡,是導致“銷售增加,庫存增幅減低,但價(jia) 格明顯回升,投資增幅劇降”的主要原因。


  自2014年四季度以來,中央采取一係列針對和涉及房地產(chan) 的宏觀政策措施。2015年實施5次降準,5次降息,實行個(ge) 人將購買(mai) 兩(liang) 年及以上的住房出售免征營業(ye) 稅,除一線城市外,取消住房限購等。但金融市場資金供給呈現結構性不均衡,即居民住房抵押貸款快速增長,同比增幅高達19.9%;開發商銀行貸款同比下降3.6%,自籌資金同比下降4%,企業(ye) 資金來源總體(ti) 增長僅(jin) 1.3%。與(yu) 此同時,庫存較低的一線城市銷售及價(jia) 格大幅增加,庫存較多的三、四線城市形勢依然嚴(yan) 峻。


  建議實施六項政策


  “單純依靠短期宏觀政策難以刺激更大的需求,應從(cong) 需求與(yu) 供給、長期與(yu) 短期等方麵綜合用力,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房地產(chan) 市場的問題。”報告認為(wei) ,應考慮不同經濟變量對不同的政策工具的差異化響應;考慮政策工具發揮作用的時滯,以及作用強度變化的差異,同時考慮不同城市對政策工具響應程度的空間差異。


  報告建議,2016-2017年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應鎖定三大目標:去庫存,實現銷售大幅增長;防風險,保持房價(jia) 增幅在合理水平,防止大起大落,防止違約風險;促投資:房地產(chan) 投資恢複到正常水平。


  報告認為(wei) ,未來我國房地產(chan) 調調控應主要完成六大任務:需求端:借調原需求,實施貨幣化棚戶區改造;開辟新需求,支持農(nong) 民工購房;擴大原增量,刺激改善型需求。供給端:轉型升級,減少開工;融通資金,加快施工;並購重組,減少爛尾。


  對此,社科院建議實施六項政策,包括金融政策:繼續適時降準降息,注意降息降準對住房市場的影響,擴大公積金對中、低收入居民的覆蓋;財稅政策:增加財政支出,支持保障房由建轉買(mai) ;繼續降低住房交易環節稅負;實施出台按揭貸款利息抵扣個(ge) 人所得稅政策;土地政策:按照土地與(yu) 人口掛鉤要求,增加熱點地區住房建設用地供應;行政措施:調整住房戶型“一刀切”限製,簡化住房交易審批環節及手續;配套措施:加快相關(guan) 領域製度改革,推動住房發展軟硬件環境的優(you) 化;供給措施:支持開發企業(ye) 轉型升級,幫助開發企業(ye) 融通資金,支持企業(ye) 並購重組。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