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體(ti) 製

文章

推進“一國兩製”成功實踐的科學指南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誌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發稿時間:2017-07-04 14:22:19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曉明

  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同誌親(qin) 臨(lin) 香港出席有關(guan) 慶祝活動,體(ti) 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居民的親(qin) 切關(guan) 懷。習(xi) 近平同誌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hui) 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取得的顯著成就,精辟總結了“一國兩(liang) 製”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為(wei) 香港未來發展指路引航,是我們(men) 繼續推進“一國兩(liang) 製”成功實踐的科學指南。

  “一國兩(liang) 製”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舉(ju) 世公認的成功

  習(xi) 近平同誌指出:“20年來,香港依托祖國、麵向世界、益以新創,不斷塑造自己的現代化風貌,‘一國兩(liang) 製’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舉(ju) 世公認的成功。”這是對“一國兩(liang) 製”在香港實踐情況的高度評價(jia) 。

  習(xi) 近平同誌的重要講話著重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作了論述:一是回到祖國懷抱的香港已經融入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壯闊征程,二是回到祖國懷抱的香港繼續保持繁榮穩定。這兩(liang) 個(ge) 方麵對應的是“一國兩(liang) 製”方針的根本宗旨,即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前者的著眼點是香港與(yu) 國家的關(guan) 係,特別是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是否得到落實。習(xi) 近平同誌指出,“作為(wei) 直轄於(yu) 中央政府的一個(ge) 特別行政區,香港從(cong) 回歸之日起,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ti) 係。中央政府依照憲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對香港實行管治,與(yu) 之相應的特別行政區製度和體(ti) 製得以確立。”在特別行政區製度和體(ti) 製之下,中央擁有的權力不僅(jin) 包括負責管理與(yu) 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guan) 的外交事務和國防事務,還包括組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機關(guan) ,任命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要官員,以及對基本法的解釋權和修改權,等等。香港回歸以來,這些權力大多已有效行使。特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對基本法五次作出解釋,並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ti) 製發展問題三次作出決(jue) 定,牢固確立了基本法在香港法律體(ti) 係中的最高地位和中央在香港有關(guan) 重大事務上的主導權。

  香港回歸後能否保持繁榮穩定,曾經是香港和國際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焦點。香港回歸前一度出現“移民潮”,美國《財富》雜誌在香港回歸臨(lin) 近時甚至預言“香港已死”。香港今天的繁榮景象、穩定局麵、自由程度、民主進步等,是許多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政權、對中國政府抱有成見和偏見的人完全想象不到的。就像習(xi) 近平同誌所指出的那樣,回歸後,香港自身特色和優(you) 勢得以保持,中西合璧的風采浪漫依然,活力之都的魅力更勝往昔。從(cong) 1997年至2016年,香港本地生產(chan) 總值年均實際增長3.2%,在發達經濟體(ti) 中位居前列。香港同胞的人均預期壽命屢創新高,男女平均預期壽命達81.2歲和87.3歲,雙雙位居全球之冠。特別是當我們(men) 把香港取得的這些發展成就放到香港回歸不久就遭遇亞(ya) 洲金融危機的巨大衝(chong) 擊、後來又遭遇非典疫情和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大背景下來觀察,放到當前資本主義(yi) 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hui) 大環境中作比較,我們(men) 就會(hui) 更加感到殊為(wei) 不易。

  全麵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liang) 製”方針

  作為(wei) 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ye) ,“一國兩(liang) 製”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前進。香港回歸以來,我們(men) 在實踐中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香港經濟社會(hui) 發展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日益顯露,加之處理行政長官普選方案等重大政治較量的影響,出現了一些帶有階段性特征的問題和亂(luan) 象。對此,我們(men) 需要正確看待、理性分析。習(xi) 近平同誌指出,解決(jue) 這些問題,滿足香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繼續推動香港各項事業(ye) 向前發展,歸根到底是要堅守方向、踩實步伐,全麵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liang) 製”方針。

  對今後更好在香港貫徹落實“一國兩(liang) 製”,習(xi) 近平同誌提出了“四個(ge) 始終”的指導意見,即: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liang) 製”的關(guan) 係,始終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始終聚焦發展這個(ge) 第一要務,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這些重要指導意見反映了中央政府對“一國兩(liang) 製”實踐的規律性認識,集中體(ti) 現了中央的治港方略,具有重要的現實針對性和長遠的指導意義(yi) 。

  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liang) 製”的關(guan) 係,才能確保“一國兩(liang) 製”實踐的正確方向。“一國兩(liang) 製”實踐過程中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是正常的,遇到一些挑戰甚至挫折也並不可怕,但“一國兩(liang) 製”實踐的方向不能有偏差。對此,習(xi) 近平同誌早就強調,關(guan) 鍵是要全麵準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liang) 製”方針,確保“一國兩(liang) 製”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從(cong) 實際情況看,對“一國兩(liang) 製”理解不全麵、不準確,對香港與(yu) 國家的關(guan) 係缺乏正確認知,重“兩(liang) 製”輕“一國”,甚至以高度自治權對抗中央依法享有的管治權,是影響“一國兩(liang) 製”實踐方向的主要問題,需要重點防範和及時糾偏。在具體(ti) 實踐中,必須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正確處理特別行政區和中央的關(guan) 係。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nei) 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與(yu) 此同時,在“一國”的基礎之上,“兩(liang) 製”的關(guan) 係應該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諧相處、相互促進。

  始終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是依法治國和維護香港法治的應有之義(yi)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根據國家憲法製定,兩(liang) 者共同構建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製基礎和憲製秩序,也是香港原有法律製度保持基本不變並得以延續的法律基礎。香港特別行政區一切立法、行政、司法活動都必須以基本法為(wei) 圭臬。從(cong) 實際情況看,需要全麵落實基本法的規定,完成有關(guan) 維護國家安全的立法;需要不折不扣地遵守基本法的規定,而不能選擇性地適用和執行;需要自覺維護基本法的權威,共同抵製違反基本法的言行;需要進一步強化全社會(hui) 的憲法和基本法意識,加強對基本法的宣傳(chuan) 教育。

  始終聚焦發展這個(ge) 第一要務,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之道。正如習(xi) 近平同誌所指出的,發展是永恒的主題,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jue) 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在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國家和地區間競爭(zheng) 日趨激烈的環境下,香港社會(hui) 惟有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設、謀發展上來,才能保證香港長盛不衰。為(wei) 此,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要加強對香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謀劃,更好發揮引領和推動作用。社會(hui) 各界要進一步弘揚自強不息、勇於(yu) 拚搏、靈活應變的香港精神,特別是積極參與(yu) 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進程和“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等重大發展戰略的實施,從(cong) 而開辟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天地。

  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是香港居民的共同福祉所在。在過去的20年裏,香港社會(hui) 既有麵對金融危機和非典疫情時的守望相助,也出現過街頭抗爭(zheng) 以至暴力衝(chong) 突的嚴(yan) 重撕裂。對於(yu) 這些年持續的政治爭(zheng) 拗,特別是對於(yu) 人為(wei) 製造對立、對抗的“泛政治化”,香港居民已經普遍感到厭倦。民心思定、民心思安,是當前香港社會(hui) 的主流。雖然香港社會(hui) 各階層、各界別利益多元、訴求多樣,但大家在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應當發揚理性、包容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和衷共濟,實現愛國愛港旗幟下的最廣泛團結,形成建設美好家園的和諧氛圍。隻有凡事都著眼大局,理性溝通,凝聚共識,才能逐步解決(jue) 問題。隻有團結起來、和衷共濟,才能把香港這個(ge) 共同家園建設好。

  習(xi) 近平同誌的重要講話,不僅(jin) 是站在香港回歸祖國20年的時間節點上回望曆史、總結經驗,而且是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戰略和全局高度展望未來、謀篇布局。有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掌舵定向,有回歸20年積累的豐(feng) 富經驗和夯實的發展基礎,有中央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人士的團結奮鬥,“一國兩(liang) 製”在香港的實踐一定能不斷破浪前行、行穩致遠。

  (作者為(wei)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