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再獲削減
發稿時間:2017-05-12 14:10: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記者 林遠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的決(jue) 定》。本屆政府成立之初,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共有226項,2014年經過三批集中調整,保留34項。此次再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5項。至此,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87%改為(wei) 後置審批或取消。
根據國務院部署,2016年以來,國務院審改辦、工商總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推進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工作。在總結上海、廣東(dong) 、福建有關(guan) 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和專(zhuan) 家學者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改為(wei) 後置審批後加強監管的措施、潛在風險的防範和處置、改革條件是否成熟等,決(jue) 定再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5項,具體(ti) 是:省級人民政府商務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的設立典當行及分支機構審批;省級人民政府新聞出版廣電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的設立中外合資、合作印刷企業(ye) 和外商獨資包裝裝潢印刷企業(ye) 審批,設立從(cong) 事出版物印刷經營活動的企業(ye) 審批;中國民用航空局實施的外航駐華常設機構設立審批、民用航空器(發動機、螺旋槳)生產(chan) 許可。
對此,國務院審改辦負責人吳知論在不久前舉(ju) 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表示,把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從(cong) 前置改為(wei) 後置,主要是解決(jue) 一個(ge) “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比如,開一個(ge) 餐飲店,必須有空調、排煙,還要有一定水平的衛生人員,以及所有相關(guan) 工作人員要有健康證明,但實際這些事情要取得的話,就必須先把公司成立起來才能有。”吳知論說,把審批事項改成後置,就可以先做籌備,滿足條件再去申請特殊業(ye) 務許可。
削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對降低企業(ye) 製度性交易成本有重要意義(yi)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減少企業(ye) 設立、企業(ye) 投資中的製度成本,讓企業(ye) “輕裝上陣”極為(wei) 重要。在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的特定背景下,簡政放權需要把減少製度成本擺在突出位置,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發揮政府的有效作用、激發市場活力、激發企業(ye) 活力等方麵走出一條新路子。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