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文章

中國政治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
—— 深入理解“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發稿時間:2017-03-07 15:11:51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喻中

  解釋當代中國的政治可以有多個(ge) 不同的角度。從(cong) 構成要素的角度來看,當代中國的政治可以概括為(wei) 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yu) 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當代中國的政治,就是由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yu) 依法治國三個(ge) 核心要素構成的。這三個(ge) 核心要素的有機統一,不僅(jin) 可以描述當代中國政治的整體(ti) 與(yu) 全貌,而且有助於(yu) 推動當代中國政治的協調發展。

  黨(dang) 的領導與(yu) 人民當家作主構成了當代中國政治的實體(ti) 性要素,依法治國構成了當代中國政治的程序性要素

  黨(dang) 的領導體(ti) 現了當代中國政治的中國性。當代中國政治最突出的中國特色,就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全麵依法治國,核心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關(guan) 鍵在於(yu) 堅持黨(dang) 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當代中國政治與(yu) 西方政治的區別,首先也體(ti) 現於(yu) 黨(dang) 的領導。四項基本原則的第一條原則,就是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黨(dang) 的領導還體(ti) 現了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從(cong) 曆史上看,黨(dang) 的領導是在漫長的實踐過程中自然生長起來的,是傳(chuan) 統中國走向現代化的產(chan) 物,是中華文明深刻轉型的產(chan) 物。黨(dang) 的領導既是曆史選擇的結果,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自覺選擇。1949年以後,黨(dang) 的領導首先成為(wei) 一個(ge) 實體(ti) 性、製度性的事實,然後又寫(xie) 入中國憲法的序言,得到了中國憲法的正式確認。

  人民當家作主體(ti) 現了當代中國政治的時代性。人民當家作主作為(wei) 中國政治的一個(ge) 核心要素,是幾代中國人曆經艱險、前赴後繼才取得的一枚政治碩果。在當代,人民當家作主的製度載體(ti) 就是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這是憲法規定的當代中國的根本政治製度。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承擔的主要功能,就在於(yu) 實現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內(nei) 在邏輯就是按照人民當家作主的要求來設計的,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運行過程也體(ti) 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要求。

  如果說,黨(dang) 的領導與(yu) 人民當家作主構成了當代中國政治的實體(ti) 性要素,那麽(me) ,依法治國則構成了當代中國政治的程序性要素。因為(wei) ,當代中國依法治國的真實含義(yi) ,是黨(dang) 領導人民依照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這是一個(ge) 方略性、程序性的政治要素,因而稱之為(wei) 中國政治的程序性要素。根據黨(dang) 的十八屆四中全會(hui) 的決(jue) 定,“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guan) 我們(men) 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事關(guan) 人民幸福安康,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由於(yu) 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依法治國構成了當代中國政治的三個(ge) 核心要素之一。

  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yu) 依法治國三者共同組成了中國政治的基本格局、基本框架

  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yu) 依法治國雖然可以分開論述,但是,三者並不能割裂開來,三者共同組成了中國政治的基本格局、基本框架,三者之間的關(guan) 係是有機統一的關(guan) 係。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主要體(ti) 現在三者之間的相互依賴,三者之間的相互依賴又根植於(yu) 三者分別承擔的對於(yu) 中國政治的支撐功能。

  首先,黨(dang) 的領導支撐了中國政治的有效性,人民當家作主與(yu) 依法治國都離不開黨(dang) 的領導提供的有效性支撐。

  所謂政治的有效性,主要包括政治秩序的有效維護、政治關(guan) 係的有效整合、政治目標的有效實現、政治改革的有效推進,等等。在當代中國,無論是維護政治秩序、整合政治關(guan) 係還是實現政治目標、推進政治改革,都離不開黨(dang) 的領導。隻有堅持黨(dang) 的領導,中國政治才會(hui) 成為(wei) 有效的政治;沒有黨(dang) 的領導,中國政治將會(hui) 成為(wei) 無效的政治。一方麵,人民當家作主離不開黨(dang) 的領導。按照某些政治理論,人民當家作主似乎可以自動實現。但是,從(cong) 政治過程、政治行為(wei) 來看,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是一個(ge) 極其複雜的過程,它必須依賴一定的政治形式、政治機製。黨(dang) 作為(wei) 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能夠把人民有效地組織起來,按照人民認同的方式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如果沒有黨(dang) 的領導,人民不能有效地組織起來,就如同一盤散沙或一堆四散無序的馬鈴薯。這種未經組織的人民,不可能實現當家作主的目標。另一方麵,依法治國也離不開黨(dang) 的領導。依法治國首先需要有法可依,法的創製過程作為(wei) 凝聚人民共同意誌的過程,離不開黨(dang) 的領導。實踐中的法的創製過程,都是在黨(dang) 的領導下展開的。由此製定出來的法,既凝聚了人民的共同意誌,同時也反映了黨(dang) 的意誌,是黨(dang) 的意誌與(yu) 人民意誌高度融合的結晶。黨(dang) 的領導不僅(jin) 保障了人民共同意誌的有效凝聚,保障了法的創製過程的有序展開,還保障了法的有效實施。法的運行過程,無論是行政執法還是司法,都是在黨(dang) 的領導下展開的。黨(dang) 的領導為(wei) 依法治國的有效實踐提供了政治保障。

  其次,人民當家作主支撐了中國政治的正當性,黨(dang) 的領導與(yu) 依法治國都離不開人民當家作主提供的正當性支撐。

  自近現代以來,隨著人民主權原則的深入人心,政治的正當性離不開民主,不民主的政治將麵臨(lin) 著嚴(yan) 峻的道義(yi) 危機。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黨(dang) 的領導也離不開人民當家作主。黨(dang) 的領導必須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歸根到底,就是要以保障、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作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政治實踐中,隻有充分尊重人民當家作主,才能為(wei) 黨(dang) 的領導贏得更多的道義(yi) 資源。為(wei) 此,有必要在黨(dang) 的領導下,進一步加強憲法實施,完善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進一步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通過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這一製度平台得到全麵的實現,進一步保證人民在黨(dang) 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社會(hui) 事務。黨(dang) 的領導需要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更需要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對於(yu) 依法治國的理論與(yu) 實踐可以提供多個(ge) 方麵的正當性支撐:在立法環節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由此製定出來的法就能夠得到人民的更多認同與(yu) 更多尊崇。在執法與(yu) 司法環節,充分尊重人民當家作主這個(ge) 根本原則,就能夠有效地改進執法與(yu) 司法,讓執法與(yu) 司法過程能夠更多地滿足人民的需要、更多地符合人民的期待。

  最後,依法治國支撐了中國政治的規範性,黨(dang) 的領導與(yu) 人民當家作主都離不開依法治國提供的規範性支撐。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就是要實現中國政治與(yu) 社會(hui) 生活的規範化。所謂規範化,亦即製度化、程序化。從(cong) 實踐過程來看,依法治國就是講規範、講製度、講程序。一方麵,依法治國有助於(yu) 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領導。規範化作為(wei) 依法治國的思想指向、製度指向、技術指向,同時也是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領導的基本路徑。在黨(dang) 內(nei) ,講規範的核心是依規治黨(dang) ;在黨(dang) 與(yu) 國家、社會(hui) 的關(guan) 係上,講規範的核心是依法執政。概而言之,要加強和改進黨(dang) 的領導,要進一步提升黨(dang) 的執政能力,就離不開依法治國提供的規範性支撐。另一方麵,依法治國有助於(yu) 人民當家作主的有序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一切權力屬於(yu) 人民的實現,離不開規範、製度與(yu) 程序的保障。如果沒有規範、沒有製度、沒有程序,人民當家作主就可能異化成為(wei) 混亂(luan) 無序的街頭政治。當今世界某些國家的人民,在主觀上也有追求當家作主的願望,但是,沒有建立起適合本國的法治,沒有建立起相應的規範、製度、程序,人民當家作主成為(wei) 了泡影,不但“主人”做不成,甚至連基本的生存、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最後隻好淪為(wei) 流離失所的難民。正反兩(liang) 個(ge) 方麵的經驗和教訓表明,沒有依法治國,不實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就不能得到實現。

  對於(yu) 當代中國的政治來說,黨(dang) 的領導是政治有效性的主要源泉,人民當家作主是政治正當性的主要源泉,依法治國是政治規範性的主要源泉。如果說,中國政治離不開有效性、正當性、規範性,那麽(me) ,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yu) 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就是中國政治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為(wei)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

  學者·語粹

  對於(yu) 當代中國的政治來說,黨(dang) 的領導是政治有效性的主要源泉,人民當家作主是政治正當性的主要源泉,依法治國是政治規範性的主要源泉。如果說,中國政治離不開有效性、正當性、規範性,那麽(me) ,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yu) 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就是中國政治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