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文章

建構當代中國話語體係的世界曆史維度

發稿時間:2017-03-01 15:12:58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王莉

  改革開放39年的曆史進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包含中國道路、理論體(ti) 係和製度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僅(jin) 帶給當代中國經濟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而且推動當代中國融入世界曆史,“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在人類曆史的進程中,每個(ge) 民族和國家在一定的曆史階段都會(hui) 用一套話語體(ti) 係來表達、闡釋其獨特的發展經驗和價(jia) 值,對人類的發展提供有參考價(jia) 值的方案。當中國走向世界之時,立足中國,對接全球化的世界格局,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立足點上,錘煉出既讓世界能夠理解,又反映當代中國發展進步,闡釋其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總結其發展經驗,貢獻其發展價(jia) 值的話語體(ti) 係,必須具有世界曆史的維度。

  建構當代中國話語體(ti) 係要反映當代中國發展的世界曆史視閾。1840年以來的170多年的中國,經曆了被動卷入到主動進入世界曆史的進程。整體(ti) 地看,人類曆史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hui) ,且各民族國家交往日益頻繁、思想文化交流交鋒和交融並存,以經濟力為(wei) 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zheng) 日益激烈。這就是馬克思早在19世紀中葉就明確指出的世界曆史時代,即近代以來,各民族國家隨著生產(chan) 力水平的提高、分工的細化、交往以及普遍交往的發展,使世界日益成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的世界,即民族曆史向世界曆史轉變的曆史時代。1840年的鴉片戰爭(zheng) 使中國被動卷入了世界曆史進程。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學知識湧入,中國傳(chuan) 統思想理念的變革,現代的知識體(ti) 係和學科建構開始形成的同時,馬克思主義(yi) 的傳(chuan) 入、傳(chuan) 播及其中國化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的形成以及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實現了國家獨立,開辟了非西方國家走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實現社會(hui) 轉型融入世界曆史的新進程。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以鄧小平為(wei) 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開啟了改革開放,實現了社會(hui) 主義(yi) 模式的轉換,步入了實現傳(chuan) 統社會(hui) 向現代社會(hui) 轉型的新階段——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再一次開啟“非資本主義(yi) 道路”走向世界曆史的“新路”,主動引領中國走向世界曆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推進世界曆史進程的偉(wei) 大實踐就是融入世界曆史、推動世界曆史的新曆程,世界曆史視閾是表達和反映這個(ge) 偉(wei) 大過程的話語體(ti) 係不可或缺的話語背景。

  建構當代中國話語體(ti) 係要展示中國道路所賦予世界曆史的新內(nei) 涵。中國道路走向世界曆史不是簡單地重蹈世界曆史經驗,而是通過中國道路賦予世界曆史新內(nei) 涵進而重構世界曆史的邏輯。近代以來,歐美民族國家崛起過程中走出了歐美的現代發展模式,也形成了西方中心主義(yi) 的話語體(ti) 係。19世紀中葉馬克思對這一曆史進程進行了考察,充分肯定這一曆史進程的積極作用,但同時尖銳地指出,資本主義(yi) 周期性危機使世界曆史發展的腳步受阻,資本主義(yi) 內(nei) 在矛盾和局限擴展到全球,而使世界曆史無法真正繼續前進。完成世界曆史的任務必然由社會(hui) 主義(yi) 擔當,社會(hui) 主義(yi) 是世界曆史發展的必然方向。170多年以來,人類曆史用新的事實證明了馬克思的科學判斷,進入世界曆史的非西方民族國家不斷地開辟新的路徑,推動世界曆史的前行。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當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新路”實現了對傳(chuan) 統社會(hui) 主義(yi) “模式”的轉換。39年來,中國道路波瀾壯闊,成績令世人矚目,但它不是簡單地重走近代以來世界曆史進程的發展道路,而是對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征、曆史和現實進行了深度考察,嚴(yan) 肅批判和深刻反思基礎上的學習(xi) 與(yu) 借鑒,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和生態建設五大建設布局的新實踐,從(cong) 而賦予世界曆史新內(nei) 涵,推動了世界曆史的進程,為(wei) 當代中國話語體(ti) 係積累了豐(feng) 富的新經驗。

  建構當代中國話語體(ti) 係要表達中國方案對世界曆史的重要意義(yi) 。建構當代中國話語體(ti) 係要反映中國發展、總結中國經驗、講中國故事,還要傳(chuan) 遞中國方案、貢獻中國價(jia) 值,推動世界曆史的前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6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9年,幾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接力探索,形成了立足當代中國國情和反映時代特征的,建設和指導中國發展進步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基本路線、建設布局、戰略布局、發展理念、基本要求等整體(ti) 方案,即包括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政治製度、經濟製度、文化製度、社會(hui) 製度和生態製度以及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根本特征的中國方案。中國方案立足當代,根植於(yu) 中華沃土,汲取中華文明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實現了其創造性的現代轉化,展現了人類發展的民族曆史繼承性。同時,中國方案也學習(xi) 和借鑒了人類文明的優(you) 秀成果,彰顯了人類發展道路的多樣性。引領中國實現從(cong) 農(nong) 業(ye) 大國到工業(ye) 大國、從(cong) 低收入國到中等收入國的曆史性跨越的中國方案,為(wei) 發展中國家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推進世界曆史進程提供了有益經驗,為(wei) 世界曆史進程的多樣性貢獻了新的樣本和新意義(yi) ,也為(wei) 建構當代中國話語體(ti) 係提供了新的原創素材。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