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共同促進保護人權 讓人人得享人權
發稿時間:2017-02-27 15:10:1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王毅
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1月中旬在聯合國日內(nei) 瓦總部發表演講,深入闡述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這一時代命題,引起各方熱烈反響。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植根於(yu)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契合國際社會(hui) 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共同願望,為(wei) 應對當前突出全球性挑戰指明了根本出路,對完善國際人權治理也具有重要啟示。
(一)
“人人得享人權”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標。在“人類兩(liang) 度身曆慘不堪言之戰禍”後,我們(men) 的先輩們(men) 痛定思痛,成立了聯合國,以“促成大自由中之社會(hui) 進步和民生改善”。國際人權事業(ye) 掀開了新的篇章。
聯合國成立70多年來,見證了國際人權事業(ye) 的發展和進步。世界相對和平與(yu) 安寧,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免受戰爭(zheng) 和衝(chong) 突影響,和平權和生命權總體(ti) 得到保障。在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指引下,全球11億(yi) 人脫貧,發展中國家小學淨入學率達到91%,全球可獲取飲用自來水人口增加19億(yi) ,35億(yi) 人可使用互聯網。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總體(ti) 提高,生存權和發展權取得巨大成就。國際社會(hui) 接過曆史接力棒,製定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勾畫出2030年實現零貧困的宏偉(wei) 藍圖。人權主流化趨勢深入發展,國際人權合作蓬勃發展,公正、客觀、非選擇性原則成為(wei) 聯合國人權工作的基礎和遵循。
聯合國成立70多年來,也見證了國際人權事業(ye) 的風險和挑戰。世界不公正、不容忍、不安寧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依舊突出。全球7億(yi) 多人仍在極端貧困線上掙紮,超過1.28億(yi) 人亟需人道援助,超過6500萬(wan) 人逃離故土,2400萬(wan) 衝(chong) 突地區兒(er) 童無法入學。人權政治化傾(qing) 向有所上升,雙重標準仍大行其道。這些“人權亂(luan) 象”拷問著人類良知,侵蝕著人權的基本價(jia) 值,也暴露出國際人權領域的“治理赤字”。
人權保障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men) 應思考如何加強和改善全球人權治理,推動國際人權事業(ye) 健康發展,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宏偉(wei) 目標的實現。
(二)
習(xi) 近平主席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要從(cong) 夥(huo) 伴關(guan) 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麵作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榮的世界、開放包容的世界、清潔美麗(li) 的世界。這對構建公正、合理的國際人權治理體(ti) 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yi) 。
——主權平等是促進和保護人權的根本。主權平等是當代國際關(guan) 係最重要的準則,也是國際人權法和聯合國人權工作的基本原則。“單絲(si) 不成線,獨木難成林”。國際人權事務應由各國共同商量,全球人權治理體(ti) 係要由各國共同建設,人權發展成果要由各國人民共同分享。各方應該始終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國家主權原則,以平等的夥(huo) 伴姿態開展人權交流與(yu) 合作。各方都要客觀公正看待他國人權事業(ye) 發展,不能把人權政治化,不能借人權幹涉內(nei) 政,更不能搞政權更迭。事實證明,將自身價(jia) 值觀和人權發展模式強加於(yu) 人,肆意幹涉他國內(nei) 政甚至發動戰爭(zheng) ,隻會(hui) 造成混亂(luan) ,導致打開潘多拉盒式的持久動蕩。這樣的例子很多。
——和平安全是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前提。安全是最大的人權。戰亂(luan) 、衝(chong) 突和地區動蕩是導致大規模侵犯人權現象的主要根源。敘利亞(ya) 兒(er) 童艾蘭(lan) 在還不懂“人權是什麽(me) ”時,就已失去生存權,這值得深思。沒有和平,何談人權?沒有安全,何談尊嚴(yan) ?沒有穩定,何談自由?各方應止戈化武、講信修睦,為(wei) 促進和保護人權提供基本的外部條件。一國人權事業(ye) 的發展也離不開安全穩定的國內(nei) 環境。正如同恐怖分子沒有善惡之分,違法犯罪分子也沒有好壞之別。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和個(ge) 人犯了法,都應受到應有的處罰,這才符合真正的法治精神。各國依法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hui) 治安的努力,應該得到尊重和支持。
——共同發展是促進和保護人權的關(guan) 鍵。“倉(cang) 廩實而知禮節”,發展是人類社會(hui) 永恒的主題,也為(wei) 實現各項人權創造了基本條件。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球發展事業(ye) 帶來重創,也為(wei) 各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維護發展權增添了挑戰。各方要以聯合國《發展權利宣言》為(wei) 指引,堅持以“發展為(wei) 基礎”落實2030年議程,促進經濟、社會(hui) 、環境協調發展,確保人人過上有尊嚴(yan) 的生活。各國有權平等參與(yu) 發展進程,各國人民有權公平分享發展成果。國際社會(hui) 要堅持南北合作主渠道,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幫扶力度,優(you) 先幫助發展中國家消除饑餓和貧困,實現生存權和發展權,“不讓一個(ge) 人掉隊”。
——包容互鑒是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動力。“世界上沒有兩(liang) 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社會(hui) 因包容而豐(feng) 富,文明因多樣而精彩。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發展道路和保障模式。人權事業(ye) 是各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根據各國國情和人民需求加以推進。各國人權發展理念和實踐的豐(feng) 富多彩,應該成為(wei) 國際人權事業(ye) 欣欣向榮的源泉,而不應成為(wei) 各方對抗對立的根源。不同國家、文明和族群之間應平等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各方應尊重他國人民自主選擇的人權發展道路,堅持建設性對話,妥善處理人權分歧,共同尋求促進和保護人權的有效途徑。
——民主民生是促進和保護人權的抓手。民主和民生是人權的兩(liang) 個(ge) 方麵,如鳥之兩(liang) 翼、車之雙輪,都是國際人權事業(ye) 的重要奮鬥目標。經濟、社會(hui) 和文化權利與(yu) 公民政治權利相互聯係,不可分割。各項人權同等重要,不可偏廢。各國應根據本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和人民需求,平衡推進兩(liang) 類人權,將人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統籌個(ge) 人權利和集體(ti) 權利,兼顧權利和義(yi) 務。
(三)
中國始終高舉(ju) 人權旗幟,既努力提高本國人權發展水平,又積極推動國際人權事業(ye) 的發展。
——中國是人權發展道路的探索者。我們(men) 堅持人權普遍性與(yu) 特殊性相統一,堅持集體(ti) 人權與(yu) 個(ge) 人人權相統一,堅持民主與(yu) 民生協調推進,堅持兩(liang) 類人權協調推進,走出一條適合國情的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取得巨大成就。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2016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突破70萬(wan) 億(yi) 人民幣。我們(men) 解決(jue) 了13億(yi) 多人民的溫飽問題,減少了7億(yi) 多貧困人口,占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率先實現貧困人口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為(wei) 人類減貧事業(ye) 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為(wei) 7.7億(yi) 人提供就業(ye) ,實現9年義(yi) 務教育全覆蓋,關(guan) 愛2.3億(yi) 老年人、700多萬(wan) 大學畢業(ye) 生和8500萬(wan) 殘疾人,保障6000多萬(wan) 城鄉(xiang) 低保人口基本生活,人均預期壽命從(cong) 1949年的35歲提高到現在的76歲多,被聯合國譽為(wei) “過去30年間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民主法治建設持續推進,司法領域人權保障取得重大進展,人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權利和自由更加廣泛。中國切實保障少數民族、婦女、兒(er) 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ti) 合法權利,人權成就有目共睹。中國人權事業(ye) 巨大成就充分彰顯了中國的製度優(you) 勢和道路優(you) 勢。
——中國是全球人權治理的參與(yu) 者。中國始終秉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全麵深入參與(yu) 國際人權合作,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人權體(ti) 係。去年,中國以180票的高票第四次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成員,成為(wei) 為(wei) 數不多的四次當選的國家,充分體(ti) 現了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人權事業(ye) 發展的肯定。中國加入包括《經濟、社會(hui) 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等6項核心人權公約在內(nei) 的26項國際人權公約,認真履行國際人權義(yi) 務,多次接受國別人權審查和人權公約履約審議。我們(men) 同近40個(ge) 國家舉(ju) 行人權對話與(yu) 交流,同聯合國人權機構開展建設性合作,為(wei) 國際人權治理注入了動力。在此過程中,我們(men) 深刻感到,對話合作比對抗對立好,交流互鑒比相互指責強。這也是大多數聯合國會(hui) 員國的共同心聲。
——中國是國際人權事業(ye) 的助力者。截至2016年,中國累計對外提供援款4000多億(yi) 元人民幣,向69個(ge) 國家提供醫療援助,派遣60多萬(wan) 援助人員,為(wei) 120多個(ge) 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幫助。中國—聯合國和平與(yu) 發展基金已投入運營,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正式啟動,將為(wei) 促進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事業(ye) 作出新的貢獻。中國將於(yu) 今年5月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讓這一倡議更好造福世界。正如習(xi) 近平主席指出,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的發展將為(wei) 全球人權事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將於(yu) 今年召開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這是在中國發展的關(guan) 鍵階段召開的重要會(hui) 議。我們(men) 將繼續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實現到2020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和城鄉(xiang) 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全民脫貧、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等目標。
當前,中國正在為(wei)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努力。中國的人權夢就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之夢,也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夢。讓我們(men) 共同努力,在全球範圍內(nei) 促進和保護人權,讓人人得享人權。
(作者為(wei) 外交部部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