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成都市創新驅動發展實踐
發稿時間:2016-12-26 14:45:52 來源:开云kaiyun 作者:楊俊
【編者按】:2016年12月17日,kaiyun官方地址(2016)年會(hui) 暨創新驅動高層研討會(hui) 在湖南省長沙市舉(ju) 行。本文是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改革辦常務副主任楊俊的演講內(nei) 容,未經本人審核。

近年來,成都堅持把創新作為(wei) 麵向未來的核心戰略和城市轉型的第一動力。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著力打造西部科技中心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ye) 中心。創新驅動成為(wei) 成都轉型發展的強大引擎。我們(men) 堅持以全麵創新改革實踐為(wei) 統攬,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業(ye) 創新環境,提升城市創新力、創業(ye) 力和創造力,為(wei) 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不竭的動力。我們(men) 主要抓了這幾方麵工作。
第一,深入實施“創業(ye) 天府”行動計劃。我們(men) 搭建創交會(hui) 平台,舉(ju) 辦各類創業(ye) 活動,推動形成創新創業(ye) 的社會(hui) 氛圍。我們(men) 在國內(nei) 首家舉(ju) 辦了全球創新創業(ye) 交易會(hui) ,加快建設創新創業(ye) 的載體(ti) ,建成各類眾(zhong) 創空間兩(liang) 百多家,國家級有36家。
第二,加速政產(chan) 學研用協同創新和居民深度融合兩(liang) 個(ge) 通道。我們(men) 出台科技成果轉化“成都新十條”,探索高校院所分權到分工共享科技成果管理模式。120餘(yu) 項科技成果完成了確權分工,充分調動了科研人員轉化科技成果的積極性,有效將科技資源轉化為(wei) 現實的生產(chan) 力。我們(men) 推進高校院所與(yu) 地方共建成環高校成果轉化區四個(g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15個(ge) 。我們(men) 製定實施促進軍(jun) 民融合發展產(chan) 業(ye) 發展新十條,探索破除軍(jun) 轉民、民參軍(jun) 的體(ti) 製機製障礙,加快軍(jun) 民融合產(chan) 業(ye) 基地。今年航空航天、信息安全、軍(jun) 工電子產(chan) 業(ye) 主營業(ye) 務收入突破780億(yi) 元。
第三,重點建設成都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兩(liang) 大載體(ti) 。依托成都高新區打造西部最大的投融資平台,募集投資基金近50億(yi) 美元,加快推進西南知識產(chan) 權法院建設,設立全國首家創新創業(ye) 交易中心。我們(men) 堅持創新為(wei) 魂,科技立身,在天府規劃73平方公裏的科學城,積極爭(zheng) 創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簽約引進中科院十餘(yu) 所知名院所的科技平台,聚集科技創新企業(ye) 400餘(yu) 家。
第四,著力強化人才和金融兩(liang) 大支撐。我們(men) 按照引進一個(ge) 人才帶來一個(ge) 團隊的理念,在國內(nei) 外招引高端人才。我們(men) 大力發展科技創新金融,設立成都前海產(chan) 業(ye) 基金,建立科技企業(ye) 債(zhai) 權融資風險融資池,給中小企業(ye) 提供信貸。
成都創新創業(ye) 發展良好,區域創新實力和城市的創新吸引力顯著提升,先後獲批“成都市科技企業(ye) 孵化器”和2015年“國家小微企業(ye) 創業(ye) 創新示範基地”榮譽。我們(men) 打響創業(ye) 之城、圓夢之都,創新創業(ye) 成都新名片。在探索創新創業(ye) 探索實踐過程中,我們(men) 有以下幾點體(ti) 會(hui) :
第一,解決(jue) 好由誰創新的問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必須發揮市場決(jue) 定性作用,堅持構建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相結合的體(ti) 係,激發各類創新主體(ti) 的內(nei) 生動力。成都在全國率先實施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ye) 培育計劃,形成具有強大活力創新主體(ti) 動力機製,推動研發成果向生產(chan) 力轉化。
第二,解決(jue) 好在哪裏創新的問題。我們(men)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設創新的“源創區”,依托成都高新區、天府新區、經開區三大產(chan) 業(ye) 板塊建設創新的“引領區”,依托各個(ge) 層級的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創新的“拓展區”。為(wei) 創新主體(ti) 提供更廣闊的產(chan) 業(ye) 平台和更優(you) 越的發展環境,推動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創新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緊密結合。
第三,解決(jue) 好如何引領創新的問題。科技進步和國力發展是創新的基點,統籌推進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在解決(jue) 創新路徑問題上有突破。成都推進航天航空、信息安全等領域發展,在電子信息領域實現1到N的發展。
第四,解決(jue) 好如何保障創新的問題。在不占優(you) 勢的內(nei) 部地區,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必須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營造良好創新創業(ye) 的生態環境,為(wei) 此成都製定“創新型城市建設2025規劃”,積極推進全麵創新改革的事業(ye) ,不斷夯實知識產(chan) 權、人才發展、金融支撐、開放合作的基礎。【《改革內(nei) 參》記者趙琳整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