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建設與智庫人才培養
發稿時間:2016-11-24 13:32:23 來源:學習(xi) 時報 作者:張康之
美國智庫的興(xing) 起推動了MPP教育的產(chan) 生與(yu) 發展,反過來,MPP教育又為(wei) 智庫提供了專(zhuan) 業(ye) 人才,二者相互促進,共同深化了政策科學的專(zhuan) 業(ye) 化發展,並推動了政府決(jue) 策的科學化。
智庫是在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過程中產(chan) 生的、獨立於(yu) 政府開展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的學術機構。智庫建設以及智庫的研究成果對於(yu) 公共部門的決(jue) 策有著直接而廣泛的影響。智庫所需的研究人才是專(zhuan) 門的公共政策技術人才。美國是智庫發展較為(wei) 成熟的國家,其通過公共政策專(zhuan) 業(ye) 碩士(Master of Public Policy,簡稱MPP)教育培養(yang) 專(zhuan) 門智庫人才的做法也頗見成效。目前,MPP已經成為(wei) 發達國家普遍設立的一項學位教育。智庫的興(xing) 起推動了MPP教育的產(chan) 生與(yu) 發展,反過來,MPP教育又為(wei) 智庫提供了專(zhuan) 業(ye) 人才,二者相互促進,共同深化了政策科學的專(zhuan) 業(ye) 化發展,並推動了政府決(jue) 策的科學化。
美國智庫的形成與(yu) 發展
美國的智庫大致產(chan) 生於(yu) 20世紀初期。1900年成立的全國市民聯盟是第一個(ge) 與(yu) 政府決(jue) 策體(ti) 係有正式聯動的社會(hui) 機構,它一直通過自己的研究工作對政府的決(jue) 策施加影響。這個(ge) 研究機構堅持不懈地對市民關(guan) 心的問題展開調查研究,撰寫(xie) 研究報告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這種運作方式非常接近現代的智庫。但是,學者們(men) 一般把1916年成立的政治研究所(布魯金斯學會(hui) 的前身)視為(wei) 現代智庫的起源,認為(wei) 它是第一個(ge) 專(zhuan) 門從(cong) 事公共政策研究的獨立組織。
二戰期間,由於(yu) 戰爭(zheng) 的需要,研究機構中大批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參與(yu) 到政府決(jue) 策中,政府愈發認識到了工程師、物理學家、生物學家、統計學家等技術專(zhuan) 家的知識和技術對政府決(jue) 策的巨大助益。在此背景下,政府與(yu) 智庫簽訂合同,政府為(wei) 智庫提供大部分資金支持,智庫在接受這些資金支持的同時,幫助政府解決(jue) 現實問題。在這一背景下,智庫得到了快速發展。如蘭(lan) 德公司,起初隻是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的一個(ge) 附屬部門,到二戰期間則成為(wei) 一家獨立的非營利性智庫。政府為(wei) 其提供資金,蘭(lan) 德公司為(wei) 政府提供戰略性的決(jue) 策分析。盡管政府依賴智庫為(wei) 其提供的專(zhuan) 業(ye) 知識,但政府同時也希望智庫堅持自己的獨立性,遵守嚴(yan) 格的社會(hui) 科學研究慣例。
到了20世紀60年代,社會(hui) 問題變得更為(wei) 複雜,政府決(jue) 策對技術專(zhuan) 家的依賴日益加重,智庫的發展進入了繁榮時期。在這一時期,比較活躍的智庫有美國企業(ye) 研究所、胡佛研究所、美國傳(chuan) 統基金會(hui) 等。智庫擁有強大的專(zhuan) 業(ye) 資源,能夠專(zhuan) 注地進行中長期戰略研究。這是疲於(yu) 應付日常大量文案工作的政府部門所缺少的。技術專(zhuan) 家趁此時機進一步擴大在政府決(jue) 策中的影響力。到肯尼迪、約翰遜時期,這一智庫發展趨勢演化成了技術專(zhuan) 家治國的局麵。智庫常常提出專(zhuan) 家意見,形成推動解決(jue) 公共問題的政策方案。
智庫不僅(jin) 對現實的政策選擇產(chan) 生影響,而且推動了政策科學在理論上的發展。智庫與(yu) 政策製定共同體(ti) 中其他組織的一個(ge) 重要區別在於(yu) :智庫強調研究和分析,提供客觀的研究報告,盡可能避免不加論證的、有著較濃重主觀性色彩的政策建議,提供的是理性的政策分析。這可以說是智庫發展之本。每一個(ge) 智庫為(wei) 求得自身的進一步發展,都努力在政策分析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方麵去做文章。智庫推動了政策科學的發展,使政策分析成為(wei) 智庫必須擁有的專(zhuan) 業(ye) 性特征。蘭(lan) 德公司在1950年代就開始大力宣傳(chuan) 將係統分析的方法應用於(yu) 政策分析中。受其影響,美國國防部的項目計劃預算係統在各部門得到廣泛推行,使得經濟學和運籌學的方法大量用於(yu) 政策研究領域。正是智庫所大力倡導的係統分析理念,促進了運籌學的廣泛應用,並掀起了一場被稱作為(wei) 公共政策運動的科學研究事業(ye) 。
適應智庫發展需要的MPP教育
智庫的一項最為(wei) 重要的功能就是使政策分析成為(wei) 專(zhuan) 業(ye) 化的研究活動。智庫的發展推動了政策科學的成熟與(yu) 完善,但同時,智庫也是建立在政策科學的基礎上的,需要得到政策科學的理論支撐。智庫的影響力在於(yu) 它所提供的科學知識、專(zhuan) 業(ye) 技能以及政策思想,而這些方麵必須通過政策分析獲得,即通過政策分析去實現對公共政策的製定、執行與(yu) 評估這一完整過程的認識。作為(wei) 政策分析的中心,智庫需要保持它們(men) 專(zhuan) 業(ye) 上的可信度和作為(wei) 政策知識儲(chu) 藏室的聲譽。為(wei) 了做到這一點,智庫的主要研究人員都必須經過專(zhuan) 業(ye) 知識的培訓,因此,推動了公共政策專(zhuan) 業(ye) 教育的發展。在某種意義(yi) 上,MPP教育正是出於(yu) 滿足智庫人才需要而開設的培訓項目。事實上,通過這一專(zhuan) 業(ye) 學位項目的開展,的確為(wei) 智庫培訓了大批合格的政策分析人才,使智庫在以公共政策為(wei) 基本社會(hui) 治理工具的條件下有著非凡的表現。
從(cong) 美國的情況看,智庫的發展對公共政策分析人才表現出了強烈渴求。針對這一需求,各主要大學通過成立公共政策分析的學生培訓項目作出了回應。1967—1971年間,在研究生層次建立公共政策碩士或博士項目的大學包括:密歇根大學、哈佛肯尼迪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在一定程度上,美國在社會(hui) 治理方麵的持續進步,包含著MPP教育培訓項目的貢獻。
美國MPP課程一般分為(wei) 三類。第一類是方法類課程,主要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經濟學分析方法、統計分析方法、社會(hui) 研究方法和研究設計方法。MPP項目不僅(jin) 重視定量方法,對定性研究方法也給予了充分重視,包括社會(hui) 研究方法、研究設計與(yu) 方法,宏觀經濟分析方法和微觀經濟分析方法等。第二類是學科基礎理論課程,包括經濟學、管理學(尤其是戰略管理與(yu) 人力資源管理)、政治學、社會(hui) 學、組織行為(wei) 學等。在這類課程中,戰略管理、組織行為(wei) 與(yu) 人力資源管理、政治學(包括政治學研究和當代政治科學)是幾乎所有舉(ju) 辦MPP項目的學校都開設的課程。第三類是專(zhuan) 業(ye) 基礎課程,包括政策分析、政策過程和政策評估、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公共財政、比較公共行政等。在這三類課程中,MPP突出經濟學及經濟學方法、定量研究和統計分析方法、公共政策分析和評估,這充分顯示了MPP對定量分析能力和方法的重視。
友情鏈接: